之四 天若有情天亦老
2008年至今的圍棋國際賽場上,日本棋手延續著低迷狀態,幾大杯賽紛紛敗退,春蘭杯、應氏杯、富士通杯已經早早對他們關上了大門,只有LG杯上他們出人意料地表現不俗,,山下敬吾與河野臨兩人打進八強。被一些輿論稱為“冷門”。他們兩人將在四分之一決賽上分別挑戰李昌鎬與李世石,雄關如鐵,再進一步機會渺茫。
山下敬吾是當今日本棋圣,曾經以“天元流”、“超高且”等布局著稱于世,他的天馬行空很容易讓我們聯想起另一位激情四溢的浪漫主義大師武官正樹。而河野臨是小林光一的弟子,在已成傳說的“六大超一流”中,小林是現實派的代表人物。
“那個少年早已不見了,只剩下我的垂老之軀。”這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臺詞。無論浪漫主義還是現實主義,都逃不過時光的侵蝕,回眸中的風景,美麗而憂傷。
武官正樹的那些花兒
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前程,用一點光,溫暖孩子的心。
這星星,是武宮正樹,他的宇宙流伴著無數愛棋者在黑白兩色的世界中自由徜徉。
不喜歡武官正樹的業余棋手幾乎沒有,即使學不來他的大模樣,也會被他始終微笑的灑脫為人所折服。但是我想武宮先生其實是寂寞的,棋道與人生的探索之路上,他并沒有找到幾個知音。
同為大豪木谷實門下,武宮正樹卻與小林光一、加藤正夫他們情形相異,他是帶藝投師,13歲成為職業棋手之后才進入木谷道場學習,所以他的圍棋思想與木谷實決然不同,但他一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比起冠軍數目,武宮正樹更讓棋迷膜拜的是他飛揚的圍棋構思。三連星被武富發揚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職業棋手中如他這樣一直堅持宇宙流大陣的寥若晨星。只有理想主義者才肯有這樣的堅持,因為一直在探索未知的領域,失敗的可能性遠大于循規蹈矩地在熟悉的局面下安全運轉。
所以,武宮正樹其實一直在挑戰自己,挑戰自己面對世俗名利的心態。以武官的才氣,如果他不是那么堅持宇宙流,如果他多一些變通,他的成績必定大大超出如今,但是探索之路會因此中斷,茫茫中原蘊藏的神奇將繼續成為秘密。許多高手都曾有過迷戀大模樣作戰的時期,包括極端實利派的木谷實,包括趙治勛、小林光一。一直死抱著理想不放的大棋士只有武官正樹,即使宇宙流大陣已經被別人視若等閑,他也不曾放棄。
這才有了1985年棋圣戰七番勝負上武宮正樹與趙治勛的天地大決斗,那是堪稱當代圍棋史上最精彩爭棋的激情碰撞,也只有趙治勛才肯用最極端的實地戰術與武官正樹正面對抗。3比4,武官正樹惜敗,但雙雄在精疲力竭中都感受到了無比的滿足,這是理想者才有的滿足。
有些鳥畢竟是關不住的,他們的羽翼太光輝了。這話也出自《肖申克的救贖》,那個關于自由的故事打動了無數人,而自由是理想的最高追求。
勇于堅持理想的人一定可以擁有自己的燦爛天空。1988年第一屆富士通杯決賽,武官正樹以最標準的宇宙流戰法迎戰林海峰,中盤時一手5五肩沖星位角技驚四座。如果圍棋是如足球一般的室外運動項目,歡呼聲尖叫聲必定響徹云霄。連奪兩屆富士通杯,連霸四期亞洲快棋賽,并且在世界冠軍特別戰中2比0完勝應氏杯得主曹薰鉉,那時的武官正樹壯志飛揚,享受著棋界無上的榮光。
這就足夠了吧?何必用長長的王朝來羈絆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武官正樹的探索之旅仍在繼續,直到頭銜盡失,直到逐漸從第一線淡出身影,他還是不曾放棄自己的理想。前年日本天元戰,武富正樹奮勇殺進挑戰者決賽,可惜在新一代棋杰山下敬吾陣前折戟,功虧一簣,未能再度登上番棋舞臺。浪漫主義的大旗依舊招展,只是擎旗的人面容已經滄桑,當年風度翩翩的武宮先生如今頂著個大光頭,喜劇演員一般的微笑擋不住眼界漸深的皺紋。
拿破侖說:這世界上只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劍,一種是思想,而思想最終戰勝劍。如果說趙治勛、小林光一他們手執的是無堅不摧的利劍,武官正樹就是用自己華麗深邃的思想來抗衡。說誰勝誰負也許只是角度不同。他們同樣是圍棋的英雄。無可替代。
與我們漸離漸遠的武宮正樹一定依然在追尋自己關于宇宙的夢想,也許他這一生也無法盡抒胸中暢想,理想主義者最好的歸宿是不是與未竟的夢一起飛翔?
如此星辰非昨夜,點點寒星是否還能點亮當年燃燒在少年胸中的那簇艷火?
于是就想起樸樹的《那些花兒》: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
如今這里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
好在曾經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
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里呀?宇宙流、天煞星、名古屋小鉆石,武官正樹、加藤正夫、山城宏……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