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千姿百態,有流行,有過時,也有復古。圍棋定式折射時代特色,十年前被愛好者奉若圭臬的手法現在可能會遭到高手哂笑,而二十年前就被認為落伍的選擇倒可能被舊曲新唱,太行其道。
小目低掛定式中,夾擊的內涵最為豐富,從一間低夾到三間高夾,都是好棋。其中變化有的相仿佛,有的又大相徑庭,一路之差帶來的異同足夠高手們大費一番腦筋了。
三間低夾是夾擊中比較緩和的一種,對對方掛角一子的壓力相對較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為“功夫派”棋手所青睞,因為這樣的夾擊很容易形成拼官子的格局。近些年來,棋壇流行的是激烈的一間高夾,將棋局早早導人戰斗中去。但任何事物都不會一成不變,隨著棋手們對棋理、棋形的理解逐步深入,很多老定式被推陳出新,重新成為高手們行走江湖的防身利器,三間,低夾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基本圖:黑3三間低夾,白棋的應法有很多種。這里我們重點討論的是白4的尖頂,這是最緊湊的一手。黑5往角上長也是積極應法,白6扳,黑7斷,各不相讓。以下到黑11都沒有什么變化余地,其后的演變則大費周章。
先來看一下上圖形成的理由——
參考圖:黑5往外長也是有的,不過白6扳角,棋形很好。到黑9拆也是一個老定式,白10、12可以立即交換掉。這個棋形在三十年前的日本棋戰中經常可以看到。因為A、B兩點必得其一,白棋不用擔心黑棋的攻擊,就此脫先搶先手也可以,反擊黑三間低夾一子也可以,在黑貼5目半的年代,這都是白棋比較歡迎的定式,何況如今。黑9也有在13位飛的,關于這個定式后續的種種攻防,大竹英雄曾經在著作中詳細介紹過,只是那些變化已經不會為現代高手們所采用了。
當今棋手極端重視行棋速度和效率,基本圖的黑5對他們來說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以下黑棋如何通過棄子封鎖外圍,取得滿意的外勢,就成了攻防的關鍵。





先來看一個實戰——
實戰圖一:這是一盤網絡對局,黑棋“無敵供應商”對陣白棋“溫州江心寺”。右下角出現三間低夾定式。到黑15長,與基本圖的進行一致,白16拐,最穩妥之策,黑17靠是封鎖白棋的必然手法,黑19連扳看起來過強,卻很有想法,以下雙方變化非常有趣,到白52長為止告一段落,黑取實地,白取外勢,分野明確。
來分析這一變化。按照以前的定式——
圖一:黑1靠時,白2扳、4爬,然后6位擋住,黑得外勢,白取實地。黑棋外勢并不甚厚,但白角地也不像看起來那么大。
圖二:將來黑1點是官子手筋,白角地不可怕。
這一型下,黑棋的變化也就只有連扳一手了——
圖三:黑3連扳,這也是實戰圖一中的下法,白棋當然要還擊。
圖四:白4、6打、壓之后于8位接上。黑9如果長一手,白10、12先交換,然后有14位的跳,但黑棋考慮棄子,19、21滾打,然后23長,黑棋實地很大,可以滿意。
圖五:白10直接吃角,黑11補,A、B位都是先手,黑棋明顯比圖一要厚。不過本圖黑是后手。
圖六:白8先扳一下,黑9斷,征子誰有利就很重要了。
圖七:白6單粘,黑7枷是好手。看上去黑棋勉強,其實轉身之策甚多。白棋一味向外沖,到22,征子有利與否又成為關鍵。而黑棋即使征子不利。也還有A位的后路。
圖八:白10先沖。黑棋還可以棄子。讓白棋連拔兩子看似虧損極大,但黑19可以打吃到,上邊白三子很可能無疾而終,黑棋未嘗不可一試。
綜上可見,在征子有利之時,有了棄子的思路,隨時可以轉身得角,黑棋的連扳就可以成立了,所以自棋在這里也會早早求變——
圖九:黑11立時,白12先尖一下,然后再于14位拐。以下變化是1995年富士通杯決賽馬曉春對陣小林光一時下出的定型,局部黑棋稍便宜。
除此之外,求變的方法還有很多——
實戰圖二:這是中國“無韻之離騷”和韓國“jswjava”的網絡對局,白12跳是另一種變化。黑13、15又是新穎的思路了,到21封,后面的變化中又會是叫人眼花繚亂的轉換,進一步的探討我們將在以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