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里最重要的就是實現自我價值,升職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成績被肯定。職場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辦公室的無形“直升機”里有你的位置。可是,很多人一心只盯著職位、業績,卻時常忽略了一些升職必要的條件。也許你應該問問自己:升職,夠資本嗎?
什么在阻擋你升職?
不少公司人員都清楚地看到,某些員工作技能很強,但在公司的歷次提升中總是與之失之交臂。是什么妨礙了他們的升職?
●不安心本職工作
時常羨慕別人的工作,總認為自己的價值在“別處”,對手頭的工作或不盡職盡責或不積極主動。時常把“跳槽”兩個字裝在腦海,而沒有想到在新的工作崗位要建立新的人際關系,面對新的矛盾和挑戰。
●該出手時不出手
職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雖然明哲保身是做人準則,但一個人要完成自己的職業變遷,只有依靠自己的優勢,發揮強項,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個畏縮不前的懦夫盡管滿腹經綸,也是升職的致命障礙。
●時常上演“個人秀”
每一個進入職場中的人,都迫切的體現自我價值,很多人喜歡用標新立異的工作生活方式來標榜自己。如在任何一次會議上總是“力排眾議”,給大家的熱情潑冷水,或者雖然才能優秀,卻只會工作不會合作,憑的只是單打獨斗的匹夫之勇,你的“個人秀”只有技術權威,而領導層在決定升遷人選時,總會把你歸為沒有團隊精神的“另類”而打入冷宮。
●忽略做人處世的細節
某些人常把公司當成“八卦陣”,傳播小道消息,搬弄是非:或者行動遲緩,將上司交待的工作擱置不求效率;或慣于推卸責任。小肚雞腸,種種看似微小的事情集沙成塔,都會成為絆腳石。
用什么方法升職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要恕先人一步,你都得講些策略,職場更是如此,只有策劃好了,你才有升職的可能。
●做一個好下屬
很多優秀的職員都奉信“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士兵的位置總是多于將軍的位置。很多時候,好高騖遠是職場成功的大敵。要想做一個好上司,你首先就是平靜心態,用踏實的行動做一個合格的好下屬。
●精一技而壓群雄
職場不需要你的“八面玲瓏”,要的是你擁有某一方面的特長或技能。仔細看看,那種自詡為“多面子”的能人,他們大部分時間干的,都是些東打西敲“打零工”的活。至力于對公司效益的一門功課,精益求稿,你所創造的價值有目共睹,你的上司只要不足眼神不好,就一定會看到。
●充實自己,了解前沿資訊
一個好的管理者,不僅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和素質,還需要隨時進行知識更新,同時,具備敏銳的視覺,及時掌握所屬行業的最新動態,適時做出市場調控,你才能成為大浪淘沙中留下來的金子。
如何為自己的升職埋下伏筆
有了“資本”,剩下的就是如何進入決策層的跟中,勇于出鏡無疑是必要的,但同時還要注意你的表演技巧。
故事一 容得暫時的委屈,留住上司的面子
彭華依照上司的安排做好了全年的市場計劃,可是,公司在開第一個季度例會時,上司對彭華說“今年計劃沒有做,下周開例會時給我。”彭華知道因為上司管理的事務太多,把布置給她的工作忘了。會下,她和上司溝通,上司也想了起來。下一次例會時,上司主動說:“請彭華說一下第一季度的計劃。”很自然地,彭華做了全年的計劃,第一季度的計劃包括在里面。上司在升職后,向公司推薦了彭華接替自己的職位。
提醒
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容得暫時的委屈甚至不公平,留住上司的面子。這同樣是在為自己創造機會,有時也是一種有效的升職捷徑。
故事二 別做留守功臣,自我激勵不可少
憑姜琳琳的能力,完全可以去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工作。可當她表露想跳槽這個意思的時候,上司總會很體貼地允諾加薪升職什么的。好幾次老板夸她救公司于危難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那種真誠讓姜琳琳心一軟就打消了離開的念頭。不可避免地,姜琳琳那種中流砥柱、力挽狂瀾的沾沾自喜也縈滿胸懷。
成了公司的“急救包”后,姜琳琳總自我感覺良好,工作也因得心應手而顯得比較隨意,慢慢地,她在工作中松懈了。一次,在處理一項緊急事務中,她的決策能力及敏銳性竟不及一個新手,這讓她顏面盡失。
提醒
人才稀缺與人才流動,讓員工挑老板正在成為潮流。但是,缺少鞭策力的留人留下的就只是成本,永遠也成不了職場上風馳電掣的千里馬。
故事三 職場容不得“小富即安”
計算機專業畢業后,施小芳進入一家大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審計經驗。有了根基后的施小芳忙里偷閑,通過廣泛了解與學習,同時還學到了很多管理的理念,并應用到工作實際中去。而后又如愿考取了注冊會計師。有了這些資本,她既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又熟悉本土市場,同時也具備了很好的溝通技巧和溝通能力。
一年后,施小芳等到了機會,美國總公司想從下邊分公司中提拔一個財務主管。當時她的競爭對手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海歸,對方的“硬件”無疑是驕人的,但是總公司還是看中了她的適應能力——一個學計算機的“外行”可以在一家知名的大公司做得如此出色,一定也可以適應從咨詢到企業財務的轉變。
提醒
當你在事業上打造出自己的一塊天空時,你就需要靜下心來,把眼光投向更高的目標,要讓這份財富,成為你能看得更遠的平臺,而不是一個樹在眼前只見自己的鏡子。
編輯 朱小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