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朋友,相約吃一頓飯,席上談天,開口閉口都是“我”,瑣事連篇,無休無止。
“我的下屬開小差竟反過來向老板投訴我……”“我剛買的一大套復式最近跌了二十萬,竟有經紀打來電話,問我是否要賣……”“我兒子最近愛上念唐詩,嚷著要我每天教他……”“我給我的保姆三百元補貼叫她星期天不放假,她非常感激我……”
席上還有其他十人,大家一起聽她講“我的故事”,她情緒高漲,說個不停,每次有人轉移話題,她都有本事插口“我”下去。
多年的老朋友,看著她由美少女變成長舌婦,從眼界開闊到“我”念纏身,回憶的紐帶默默聯系,也就姑且聽下去。
另一種公事上的朋友,無奈同桌吃飯,大伙兒總要聽他演講:“我女兒在美國念書最近認識了一個新加坡籍男友不知如何是好……”誰關心你女兒的愛情生活?
“我有錢但我的錢是不會亂捐的……”誰關心你的錢如何用法?
“我住的大廈最近下水道總是不通……”誰關心貴住宅的大廈管理?
“我買馬的心得是只買冷門……”對不起,全桌沒一人賭馬。
遇著這等人,只能默默吃飯,凈眼旁觀,心里告誡自己,小心自我膨脹,說話減少“我”字。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你關心的事,其實沒多少人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