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領導:
您好!
現在公司正值用人之際,我很遺憾自己在這個時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辭職。此次申請,純粹是個人價值取向的原因,非關其他。我為我以后不能繼續為公司效力了說聲:“謝謝和對不起。”
其實不想走,其實還想留。戀人分手,是因為看透。員工辭職是因為無法忍受!我考慮了好久,也與自己做了好長時間的思想斗爭。當我徹底失望了,公司的環境不適合我了,我又無法改變公司環境,因此我只好選擇離開。下面讓我來匯報一下我辭職的原因和對公司的一些看法吧!
1、有勁使不出
我是學管理的,而我在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卻是普通員工的招聘工作。但真正的招聘卻一直被別人支離破碎地控制著,要么是親戚朋友,要么是直接分配,什么招聘面試、測評,什么考核試用,什么勝任力模型,讓你全都用不上,既使你渾身是勁,卻怎么使都使不出來,讓人好難受。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很難受,而薪酬是豐厚的,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達到某種心理上的平衡。而我呢,每個月領4000元的工資。扣除每月上班的公交費200、房租費800、生活費1000、手機花費150,這些是最基本開支,如果稍微有一點點交際,那每月就剩不了幾文錢了。
想想就郁悶:一起來的人力資源經理,資歷沒我高,經驗沒我豐富,工作中又要我指導,但人家的工資一開就是8000元,現在拿8000的人走了,而我憂國憂民,一人做幾個人的工作(人力、行政、辦公室管理)卻還是只有區區4000元。真不明白公司(總監大人)為什么這樣安排?
2、人性化管理?還是一個部門說了算?
不少企業都在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們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卻陷入了管理的誤區。本來,人性化管理是指在管理中更多地注入人性的東西,體現柔性的一面,但絕不意味著可以放松對管理的嚴格要求,絕不意味著可以對管理考核制度的軟化和任意打折扣。強化剛性管理,才是對以人為本的最好詮釋,才是對員工的最大關愛。但再好的管理,碰到某些權勢部門就例外了,“嚴于律人,寬以待已”的權勢部門,自己隨意外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都沒事,而且有人代打卡,很方便。即使別的部門看見了有意見又能如何,反正考勤統計是本部門說了算的。
3、大材小用之運營成本
從人力資源角度來說,公司運營成本太高了。舉例來說,公司的辦公物品采購,無論數量大小,往往都是行政總監和行政經理一起完成,比如要采購些掃地的拖把、水桶等小件,也要跑上差不多一天,不僅在時間上、效率上、成本上都實在是讓人佩服。你想想,行政總監,工資怕不下10000元/月吧,就按1萬算,再加上行政經理的工資(估計也少不了5000元),那么這天采購掃把拖把的成本如下:(10000+5000)/21+車費+油費+掃把和拖把的價錢。難怪財務部門直說公司行政太貴了。
類似的事情還很多了,送個文件要一天,收個文件要一天,買幾桶水要一天,買幾支筆也要一天,這樣一個星期下來,總監基本上都在外面勤奮工作,真令下面的辦事員汗顏!
4、董事長是靶子還是擋箭牌?
一個公司即一小社會,行為、環境等既要有規范管理,又要有文化建設,既要檢查執行情況,又要統計反饋員工工作和心態等信息。沒有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報,有事瞞著,則公司氛圍就會演變為:董事長發脾氣,員工偷笑——因為知道你用了這么一個人,你發脾氣也沒用;董事長好脾氣——員工則趁著脾氣好,要求增加工資;而董事長沒脾氣,員工的情況——不愿意坐這個辦公室了,怎么辦,鬧唄,一鬧就靈的。
5、馮主任,你帶一帶她
再說說人員選聘的事,別的部門從市場上招聘,唯獨行政人事自成體系,專不專業沒關系,懂不懂也沒關系,只要是朋友和親戚,一切都好說。工作上不去?那么,馮主任,你帶一帶她?
至于工作效率和質量,那是總監說了算的,你說再多也沒用。什么?你想向上反映?反了你了,沒聽見董事長在大會上說嗎,遇事要逐級反映,不得越級,有了這句話誰敢越級反映?不記得以前的人事經理是怎么被開掉的了嗎?
……
如此視而不見,是董事長在裝糊涂呢?還是董事長不在乎?如果是不在乎,那我等就真的該閉嘴了。
最后收筆之際、送出韓非子的一句話:“只會壓抑自己叫‘怕’;只會糾正自己叫‘亂’;只會節省自己叫‘賤’。”
好了不說了,辭職信到這就算結束了。最后希望領導能盡快批準,敬請早些安排,最好找一個公司方便的時候讓我離開。當然了,在還沒離開公司之前我會在剩下的這段日子里做好交接工作的。
最后,愿公司在以后的工作中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祝公司興旺發達!
辭職人:馮主任 20**年**月**日
(責任編輯 黃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