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元月份,我的小店在我所住城市的商業中心區的一家商場2樓正式“開幕”,不知不覺一年的時間轉瞬即逝。
在我出來創業前,我是一家商業零售公司的人力資源從業者,工作穩定,收入也還湊合,但是我不滿我的現狀,在自己經歷了3個多月的思考后,鄭重地作出了一個決定,我決定放棄我現在的工作,去打拼自己的一片天地。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手上只月6萬啟動資金。當時我心里很明白,創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創業是一件具有極大風險的事情。所以,每一步必須要仔細思考,客觀分析。不能盲目,更不能操之過急。那些日子,真是夜不能昧,食不知味。
開始第一步,選項目,選項目是個痛苦的過程。我覺得項目一定要適合自己做,如果沒有太多的資金,千萬不能盲目跟風。剛開始的時候,我準開個文化公司,后來隨即被自己否定。原因:
1、行業資源不足。
2、個人能力也有限,公司剛開張,又請不了人。這兩個缺陷都是致命的,于是隨即打消了這個念頭,自己也茫然了一段時間。后來有一次和女朋友逛街,逛到一家商場的家居用品部,面對那些來自歐洲的一些精品家飾,我們愛不釋手。一個念頭劃過我們腦海:做家飾行不行呢?經過后來我們的思考和分析,最終決定了,我們做家飾。
確定了項目,接下來就要考慮貨源的問題。怎么找?做家飾,屬于輕工,找小商品,不能不去一個地方——義烏。
義烏真是小商品的天堂。如果你是做小商品生意的,在義烏,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東西。
回程途中,我們去了上海宜家商場看了看,我們再一次被宜家琳瑯滿目的商品和設計吸引住了。也從那時開始,我開始關注家居的一些工業設計,加上女朋友是藝術設計師,我也受到了不少的熏陶。
回到家,我們終于完成了對自己即將要做店鋪的定位,創意設計家飾。
定位有了,貨源有了,下一步就是:選址。
現在回想過來,那真是一段苦日子。天天騎著單車,在城市每一個可能適合的角落尋找,合適的店鋪租金太高,轉讓費更是離譜,便宜的地方位子又差。店鋪是成功的一大半,一定不能隨便,在我的單車輪下,2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這時已經是新春伊始了,難道我要無休止的找下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我精疲力竭時,我們這中心商業區步行街上的一家小店轉讓的消息傳入我的耳朵,而且前店主要價不高,租金也比較合理。美中不足的是,這家小店在商場的2樓,人流量比1樓小的多,而且整個2樓全是服裝店,沒有一家做小裝飾的,后來自己仔細想了想,再找也不一定能找到比這更好的位子。
2008年元月8日,小店開張了。
也或許是我帶了點財運,開店第一個月,就有很多生意找上門。第二個月,也很不錯。算算看,兩個月將近賺了10000多塊。這就像是強心劑,讓我信心百倍。
后來幾個月,生意量稍微下降了些,但是店鋪還是處于盈利狀態,這讓我感到很欣慰,聽說很多人第一次創業都失敗了。
最近兩個月,在我們這附近的地區,又有類似的兩家店開張了。競爭也開始激烈起來,我又開始焦慮起來。盡管自己還是算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光賣別人的東西,究竟走的了多遠?在價格競爭的陰影下,利潤率是否還能保持?我認為,要想有競爭力,一定得有自己的產品。
我女朋友是學設計的,我雖然沒有專業學習過設計,但是對設計也有比較獨特的眼光。我們決定,我們要做自己的設計品牌。做一些自己設計的燈飾、花器、裝飾品等等……在我的說服下,家人也漸漸贊同了我的意見,機械設計出身的老爸也給了我們很多生產技術上的支持。漸漸的,小店里我們自己生產的東西開始多了起來,喜歡我們設計的小東西的顧客也多了,也開始有人詢問我們的店鋪是否可以加盟。在自己獨立經營小店4個月后,我也準備抽身出來,全力負責自己品牌產品的設計、生產。
……
生意終于走上正軌并穩定下來。2008年一路走來,個中滋味,苦樂相間,前方路還長,我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能做多大,但我有信心堅持走下去。
總結自己一年的成功和失誤,得出以下創業心得:
1、要清楚自己適合做什么,充分準備。
2、要清楚自己能支配的資源狀況。
3、快速反應,及時調整。
4、人無我有,人有我新。
5、充分相信自己。
6、只有你的家人才是你最該信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