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身農村的毛小伙,懷揣著創業夢,只身闖蕩北京城,在幾次破釜沉舟之后,終于一躍成為身價千萬的傳奇人物,并將中國教育一卡通覆蓋到全國各地。
你想了解這個傳奇人物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嗎?請看下文:
筆者:聽說你是1999年6月大學畢業的,畢業以后是怎么打算的呢?
邵樹軍(以下簡稱邵):當時很多人都選擇去南方那些大城市謀求發展,因為我是北方人,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好多東西都是典型的北方人特征,所以我選擇了到北京來。北京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蘊涵著巨大機會,這也是我選擇來北京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筆者:大老遠地來到北京,心里有底嗎?是在北京有親戚朋友還是家里有經濟基礎?
邵:什么依靠都沒有,就一個人來闖北京。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當時我們(姐姐、弟弟和我)三個人都在讀書,已經花了家里很多錢。要去北京發展,是需要一筆錢的,想來想去沒辦法只好跟老爸開口了。我說,爸,我想去北京找工作,您給我1000塊錢吧。沒想到老爸說,一千哪夠???拿著,這是三千。當時心里覺得很難受,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就暗下決心,以后再也不向家里要錢了,一份錢也不要了。②
筆者: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機會多,可來得人也多,你未必會發展得好?
邵:確實如此。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連公交車都不會坐。到北京后,我找了個便宜的地下室,月租一百多,非常破舊,不到60平米的地方住了14個人。最有趣的是每天早晨起來,洗漱都要排隊。因為地下室里分不清白天黑夜,所以一直想買塊手表,走到超市一看,可把我嚇壞了,一塊手表幾千塊錢,最便宜的也要兩百多。99年的時候,BP機還是很流行的通訊工具,當時找工作又需要通訊工具,后來就買了個BP機,也就兩百多點。既方便工作,又可以當手表用。
那時候,除了出去找工作面試,每天只能在家里等消息。因為地下室里BP機沒信號,就把它掛到窗子上面,盡量離地面近一些,這樣才能收到信息。雖然整天待在住的地方,但從沒有好好休息過,總想著陽臺上的BP機,想著有沒有公司發傳呼讓我去面試,就這樣又過了一個多月。
終于有一天,等來了一個好消息。在廣州工作的一個朋友給我打來傳呼,他說他在一家大型生產型企業做經理助理,一個月三千多塊,而且工作也不累。他說他和他們領導關系處得非常好,問我想不想過去,要是想過去的話他可以幫忙。考慮到當時身上的錢已經花的差不多了,加上在北京找工作一直碰壁,于是就動了去廣州的念頭。
這時候,另一個在北京的朋友知道了這事,他懷疑廣州的朋友在做傳銷,勸我最好別去。他說,你把傳呼上留的電話打過去就知道了,打了這個電話我就傻眼了,因為那個電話是個公用電話,而且附近根本就沒有廣州朋友說的那個公司。后來經過考證,廣州的朋友確實在搞傳銷。我險些步入傳銷大軍的行列中,這件事對我的打擊也很大。③
筆者:自己認為是朋友的人還來騙自己,確實讓人不好受。要不,咱干脆回家,那里肯定不會這么窘迫?
邵:不,要相信自己,再難也要堅持。后來,1999年的國慶節,很偶然碰到一個朋友,他介紹我到他們公司應聘,面試后居然錄用了我。上班的第一天,部門經理找我談話,要求我把個人形象修飾一下,也就是要我換身衣服,理一理頭發什么的。這下我才知道,以前可能是我太不注意個人形象了,穿衣服太隨意了,而且不喜歡穿正裝。于是,我跟朋友借了幾百塊錢,去商場買了平生的第一套西服,花了380元,又去理發店理了個發,感覺自己真的跟原來不一樣了。
因為自己一直都很期待工作,所以我特別勤懇,每一件事都很用心去做。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只負責接聽電話。這個項目面向全國,所以特害怕電話響,電話一響我就緊張,不知道跟對方說什么。后來我把有關這個項目的所有資料都看了一遍,整理出一套自己的項目資料,工作起來就得心應手了。很快,我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認可。
我覺得很多年輕人在工作兩三年后就會有創業的想法。我也一樣,當時特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于是辭職以后搞了個培訓公司,主要做ISO9000內審員的培訓和其它咨詢項目,但由于缺少經驗和資金,三個月后就做不下去了。④
筆者:又回到了起點,你打算怎么辦?
邵:在這以后的兩個來月里,受到了很多打擊,一個是信心的打擊,一個是經濟上的打擊。我開始反復思考,以后的路到底該怎么走?如何解決眼前的危機?⑤
筆者:你的第二次轉折是怎么開始的?在你身上,是不是那句“機會只會青睞于有準備的人”體現得特別明顯?
邵:我不敢如此自夸。當時是這樣的,有一次我去書店買書,在選書的時候,聽到一對母女問銷售人員,有沒有中小學的學習卡,因為自己的職業關系,所以對學習卡這個詞非常敏感,我仔細一聽,原來是母親想給女兒買一套初三的學習卡。后來銷售人員說,他們這沒有,如果想買得到別的地方去。后來這位母親報怨說,要是這種學習卡能像銀行卡一樣就好了,那多方便?。∥彝蝗灰庾R到通用學習卡是一個以前從沒有過的大好商機。當時我特別高興,感覺世界突然變得燦爛起來,我所有的狀態都回來了。⑥
筆者:不過我覺著還沒有到真正高興的時候,畢竟一個好的創意,轉變成現實需要一個過程。
邵:恩,是的。由于第一次創業失敗,這次我可不再那么沖動了。我先對教育市場進行了深入調研,發現現代遠程教育是一項國策,也是關系到建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成敗的一項大工程。
現在90%以上的中小學生及其家長都迫切需要低成本、高品質的優質教育,75%以上的在職工作人員都在進行不同程度的繼續再教育,50%以上的企業管理者都在主動學習和參加培訓,45%的年輕人都在進行外語類培訓學習。而上網學習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所以我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筆者:要想啟動一個項目,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資金這個問題你是怎么解決的?
邵:為了籌錢,夸張一點說我是日夜不停地奔波,我覺得這么好的創意,如果不去實踐,實在太可惜了。
有一次,我也是偶然跟我身邊的一個朋友說起這件事,我的這個朋友回去就把我的想法跟他們老板說了。聽了我朋友的講述,他們老板覺得我的想法非常好,就直接打電話給我,約我詳談。經過雙方多次深入交流溝通,對方決定投巨資做這個項目,并且讓我全權負責運作。⑦
筆者:聽到這里,我想,很多人都會羨慕你碰到了那么好的投資者?
邵:其實,最關鍵的還是這個項目打動了投資方。
啟動這個項目,從市場到技術,從技術到資源,從資源到服務,我把整個項目做了一個系統的規劃。兵法有句話,叫做“三軍未動,糧食先行”,準備工作一定得做好,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做準備工作,包括從資源的開發和整合、技術平臺的研發和搭建以及其它準備工作,我們的產品終于在2005年3月正式推向市場。因為中國教育一卡通對市場定位得非常準確,所以產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我們的一卡通具備了像銀行卡一樣的功能,無論學什么都可以通過一張卡來實現,滿足了所有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這樣,我們想不成功都難!⑧
……
后面的故事不用多講,自然是財富像水流向大海一樣流向邵樹軍。據說,早在2007年年底,邵樹軍的個人身價就漲到了千萬元之巨。
(責任編輯 黃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