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前后,隨著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期的到來,一批批有志于互聯網領域的年輕人前赴后繼,正是張朝陽、丁磊、高春輝、陳一舟等前輩在互聯網領域的成功,以及SINA、SOHU、163、CHINAREN、ETANG、ELONG等一大批名站的熏陶,和其他數萬、數十萬國內互聯網第一批用戶一起,汪德意沉浸于互聯網個人主頁、個人網站、域名、虛擬空間等互聯網基礎知識、技術的學習,并在互聯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大學的時候,那還是1998年,汪德意就迷戀上了網絡。和早期的網民一樣,最開始是笨手笨腳地申請sina郵箱,申請QQ號碼,申請個人主頁……,但是,很快就因為個人主頁及互聯網的神奇魔力,汪德意幾乎每周都至少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在通宵上網,不斷地學習的他,終于由菜鳥冬瓜成為一個駕馭互聯網并開始通過互聯網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的站長。大學畢業以后,他總是想,我就不能把自己的愛好轉化為事業去發展么?這個想法一直暗藏于他的心底,直到有一天,這個謀求自身崛起的渴望與夢想終于得到實現。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互聯網是新興領域,新技術和新的模式總在不斷地更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博客這個新興事物已經進入中國互聯網。由于對互聯網新興事物、最新資訊的敏銳反應,汪德意成為最早一批開始研究國內外的博客模式的互聯網人。
由于他對博客非常有研究,并對博客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認為這個新生事物很有市場價值。在一番侃侃而談之后,他征服了一個廣州的投資商,決定開發“博客中國人”網站,由汪德意擔任運營總監。這是一個大舞臺,在2003年的時候,博客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在廣州成立的博客中國人網站成為中國較早的博客網站。他知道,在這個大舞臺里,他可以得到很多的鍛煉,他可以得到迅速的發展,他甚至可以由此在網絡世界實現自己更多的夢想。經歷了四年的拼殺,博客中國人成為中國赫赫有名的大網站。這期間,他成就他自己,他使用的網名“劉瑜”成為自己的一個金字招牌,博客中國人成就他,他也成就了博客中國人。
廣州,是一個商業發達城市,新生事物往往最先在這里興起并形成潮流,這里也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人才。廣州是國內互聯網業界交流最方便最頻繁的城市之一,在廣州,通過廣州互聯網聚會,可以有更多朋友參與分析你的網站運營模式,可以有更多的經驗分享,可以有更多的人才一起創業,有更多的網站一起合作。沒有交流前,是閉門造車,是一潭死水,交流后的汪德意,通過廣州互聯網圈子,認識了更多行業內的精英,經常光顧DONEWS華南聚會和廣州NASDAQ8的互聯網聚會,在廣州也發起過一些互聯網聚會,并開始通過DONEWS專欄、BOKEE專欄分享自己在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心得。由此開始了“劉瑜”筆名,《跟劉瑜學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博客》、《劉瑜博客盈利模式專題》《劉瑜手寫武漢互聯網——武漢互聯網聚會專題》等一系列的專題文章通過BLOG專欄發表后,被無數媒體轉載,包括被《電子商務世界》《互聯網周刊》等IT知名雜志轉載。廣州本地的報紙媒體也有多篇采訪報道。2006年初,出版個人專輯《劉瑜博客》。2006年底,博客中國人被評選為華南最佳博客網站,劉瑜博客被BOLAA評選最2006年度最佳互聯網博客,劉瑜博客被賽迪傳媒評選為2006年度最佳評論員。
然而,劉瑜是一個熱愛家鄉的人,2007年他毅然離開了博客中國人,回到武漢,開拓武漢的網絡事業,他由此成為武漢互聯網每周聚會發起人,并經營促銷商情網。這時,他更覺得有一種找到家、找到事業的感覺,而他已經成為網絡世界非常有名氣的人了。
至于網絡到底如何賺錢,網絡真有那么好的賺錢前景嗎?這到底是怎樣一個賺錢模式?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劉瑜先生。
劉瑜回復記者互聯網問題
問:您本是會計專業出身,但從您的工作履歷來看,似乎大學一畢業您才干了兩年財務工作就投身互聯網事業了。是什么導致你做出這一選擇呢?當初轉行經過掙扎沒有?
答:對互聯網這個新生事物,我早在大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而財務專業,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我大學期間是經常上網的。大概是在2000年之前,我就開始在chinaren上做了自己的個人主頁,畢業之后在會計師事務所做資產評估工作,因為自己要考資產評估師就開始做了資產評估師培訓網站,收取會員費用。應該說我進入互聯網行業是有互聯網知識基礎的,不過主要是在網站運營方面。但是早期根本就沒有網站運營的概念,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互聯網可以賺錢,比我以前的工作可以賺更多錢。
問:什么時候發現網絡里的商機的?又是如何發現的?
答:早在學校的時候我就做了一個資產評估師培訓網站。資產評估師培訓網站是一個會員收費制度的論壇,這個網站用免費的動網論壇做的站,直接收取會費。因為當時的資產評估師開始很火熱,符合很多人的需求,所以這個服務一推出就直接產生了商機。當年沒有盈利模式這個名詞。
問:您的本名是汪德意,為什么以劉瑜之名行世呢?作家才有用筆名行世的嗜好,您作為互聯網研究者,似乎也有點以網名行世的味道呢?
答:我母親姓劉,瑜是我的小名。我是家里的長孫,名字是一出生爺爺給取的,我不喜歡,但是一直在使用。
用劉瑜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互聯網確實存在不確定性,我使用自己的小名感覺更方便。僅此而已。
實際上,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名字是汪德意(筆名:劉瑜),我對外的名片都是如此注明。
問:互聯網到底是依靠什么來賺錢?是否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直接拉廣告,二是自身作為一種平臺,向使用這個平臺的客戶收取費用?
答:有需求才能產生服務,才能產生收益。廣告也是因為客戶有廣告需求才能產生,其他平臺也是一樣。歸根結底,做有需求的產品,才能賺錢。
問:在所有網站中,有多少種可以賺錢的網站模式?我是指類似于是博客、招商網、團購網就是其中的一些模式。
答:網站盈利模式,國外總結了,有77種。其實萬變不離其中,都不能離開需求二字。
問:您覺得以上各種模式中,哪種最賺錢?
答:越是直接的需求,越是簡單的服務,賺錢可能越多越快!越復雜的服務可能最難。
問:博客也可以賺錢?這可以說是讓一般人很難接受的,請問博客到底是怎么可以賺錢的?
答:按照上面的理論,博客是可以賺錢的。沒有賺錢是因為國內的博客全部都是免費服務,把賺錢的模式通過免費習慣給破解了。如同:如果乘坐公共汽車的免費的,公共汽車的盈利模式也很單薄是一樣的。
其他通過博客衍生的賺錢模式,就復雜一些,當然賺錢的能力就更差一些。
問:博客中國人網站應該來說運作得比較成功吧!將運作成功的網站進行轉手似乎也是目前互聯網賺錢的一種模式?
答:轉手不能算賺錢方式,就如同接受VC的投資也不是盈利模式。轉手是一種退出方式。博客盈利模式在門戶的威逼之下,中型博客即使有較好的創意、模式,都將被輕易的抄襲、超過。這個就是小魚和大魚的競爭問題了。
問:現在,網上營銷也非常流行,請問,網上營銷與傳統的商業有何不同?它的優缺點在哪里?
答:最佳的營銷都是網絡營銷與傳統銷售相結合。
網絡營銷的優點:
(一)有利于降低成本
(二)能幫助企業增加銷售商機,促進銷售
(三)有極強的互動性,有助于實現全程營銷目標
(四)可以有效地服務于顧客,滿足顧客的需要
(五)具有高效性
網絡營銷的缺點:
(一)網絡只是最前沿的東西,大部分的人還沒有接受這種方式。
(二)網絡化發展的的確快,可按照現在的電腦普及率要完全的向網絡化轉變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問:現在經常看到有人鼓吹上網賺錢,坐在家里就可以賺錢?真的有這么一種好的賺錢模式么?
答: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也沒有免費的晚餐。
所有的賺錢都是通過自己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轉化來的,你賺錢的多少和你服務勞動的多少成正比。如果拋開這一點,可能就已經進入一個騙局。
問:互聯網賺錢模式中有哪些創業陷阱?據說有一種類似于傳銷的網上創業項目正到處泛濫?
答:這個問題正是上一個問題所答到的。天上不會掉餡餅,記住這一條,可能要少走一些彎路。
問:一個網站要做成功,要準備哪些條件?
答:項目、經驗、人才、人脈、資金、平臺。如果哪一條最薄弱,失敗的原因也就可能在這一條上。所以說互聯網創業實際上是競爭非常大的一種創業模式。當然你的某幾條優勢可能可以彌補其他的不足。
問:目前所有操作成功的網站,似乎都與創意有很大關系,例如豆瓣網,近年迅速崛起,在年輕人群體中極受歡迎,而它的成功與創意就有極大關系。
答:說到創意,最終體現給網民的,還是需求。
豆瓣解決了網民什么問題呢?我覺得答案可能是讓豆瓣的網友“精神上不再孤獨”。其實一個項目只需要解決好一個小問題,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服務了。
問題是很多網站根本就不知道能夠解決網民什么問題,這樣的網站在慢慢消退。
問:您如何看待互聯網賺錢的前景?今后有再轉行可能么?
答:互聯網越來越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不管你承認與否,科技一直是在改變世界。所以互聯網的前景、錢景只會越來越明朗。但是競爭參與者會越來越強大,成功可能會越來越困難。這個困難和互聯網的錢景、前景無關。
社會的發展速度是不能夠簡單預料的,未來的科技發展狀況也是無法預料,所以很難談未來個人如何發展。
互聯網是我深愛的行業,這個領域有我最熟悉的朋友、同行、競爭對手,他們都是我的良師益友,在我能預見的時間內,我會在這個領域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目前是在經營的項目是促銷商情網www.cxsq.com。
2007年初我從廣州回武漢,一直默默致力于召集武漢互聯網聚會近30期,將自己在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分享,讓武漢互聯網業界的朋友形成互聯網思維習慣,多多交流思想、多多拓展人脈資源,乃至通過武漢互聯網聚會這個平臺在未來實現與風險投資的對接,解決互聯網創業“項目、經驗、人才、人脈、資金、平臺”各個環節中盡可能多的問題,盡量讓武漢互聯網創業者少走彎路。
(責任編輯 許舜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