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薄撐”浙江俏賣 月利上萬
薄撐,又名“薄餐”,屬廣東中山特色小吃。傳說,從前天上破了個大窟窿,雨水成災(zāi),人們煎薄撐來拜祭天神,結(jié)果雨過天晴。于是廣府地區(qū)以正月十九為“天穿日”,家家戶戶煎黏軟的薄撐供奉天神,輔以紅線和縫衣針,寓意“補(bǔ)天”。傳統(tǒng)薄撐多以糯米粉為主料煎制而成,吃起來香脆可口,外酥內(nèi)軟,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歡。
由于地域所限,薄撐一直只在廣東地區(qū)流行,直到2007年9月,香港雙食記飲食文化集團(tuán)推出“雙食記廣東小點”加盟連鎖計劃,將其列為重點推介品種,才為這一美食正式走向全國打開了一扇大門。經(jīng)食銘公司美食專家改進(jìn)后的薄撐共有咸、甜兩種口味,咸的在面餅中加入了鹽、胡椒粉和香蔥,甜的除了白糖外,還要在煎好的薄餅上鋪上一層由芝麻、花生碎、鮮椰絲、鮮麥片等拌勻的餡料,折好后切成小塊上桌。其中,鮮椰絲能增加薄撐的香味,鮮麥片則可增添口感,吃起來香香甜甜,回味無窮。浙江打工妹劉婷就是憑借這一美食賺了個開門紅。
劉婷學(xué)習(xí)的是5800元的休閑小食項目,包括鵝姐粉果、京都鍋貼餃、香煎粟米餅、煎咸甜薄撐、鮮蝦香菌餃、奶皇西米球、酸辣牛三星、胡椒豬紅湯、鹽焗鵪鶉蛋、咖喱魚蛋、蜜汁雞中亦、蘿卜燜牛腩、茶香鳳爪等十幾種廣東特色小點。學(xué)成回家后,由于缺乏啟動資金,劉婷只得先以流動經(jīng)營為主,她花300多元錢托人制作了一輛手推車,買了一口大平底鍋,準(zhǔn)備了一個煤氣爐,又置辦了些日常用具,便開始營業(yè)了。
她將手推車推到自家附近的農(nóng)貿(mào)市場,邊做邊賣,大家都沒見過這種獨特的美食,紛紛圍上來問長問短。一個年輕人先要了一份,趁熱嘗了一口,只覺得甜香滿口,邊吃邊點頭:“不錯,不錯,真香啊。”“我要兩份,一份甜的,一份咸的,中午就不用做飯了。”一位老奶奶笑著說。大家你一份,我一份,爭相購買。僅僅3個小時,劉婷就賣了50多份薄撐,賺了160多元錢。
眼看生意這么火爆,劉婷趕緊找來表妹幫忙,第二天一大早就把美食車推了出去,光早市就賣了60多份,其中不少人就是前一天的回頭客。一天下來,劉婷一統(tǒng)計,銷售額竟然突破了200份,凈賺300多元。接下來的一個月,劉婷又試著在步行街、火車站、大學(xué)城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擺賣,結(jié)果所到之處無不引起巨大轟動,純收入高達(dá)10000多元。劉婷萬萬沒有想到,光賣薄撐生意就這么好,如果再增加其他品種,開個雙食記廣東小點店,生意一定更紅火。
廣東小點河南揚(yáng)名 日利可觀
河南加盟商鄭曉光的成功也得益于雙食記廣東小點獨一無二的特色。鄭曉光和妻子吳梅都是普通工人,每月工資加起來才1000多元。今年7月,兒子和女兒雙雙考入大學(xué),夫妻倆身上的擔(dān)子突然重了許多。為了緩解壓力,夫妻倆打算利用下班時間做點小生意,他們發(fā)現(xiàn)離家不遠(yuǎn)的大型農(nóng)貿(mào)市場每天早上都非常熱鬧,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大部分商家都來這里批發(fā)肉類、蔬菜、水果等回去賣。由于早上起得太早,他們的早飯通常都在市場里吃,從而帶火了這里的早餐生意。
“我們也去賣早點吧,人流量那么大,生意肯定不錯。”“好是好,可賣什么呢?包子、饅頭、油條,都有人賣了。”正當(dāng)二人猶豫不決時,鄭曉光偶然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有關(guān)雙食記廣東小點的介紹。作為嶺南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茶點小吃匯集了南北東西百味,與簡單、粗糙的北方面食小吃相比,其品種豐富,口味多樣,咸、甜、酥、脆,蒸、煮、煎、炸、烤都有,既可作為三餐主食,也可作為人們飲茶、聊天、看電視、上網(wǎng)時的休閑小吃。然而,在國內(nèi)其他地方,廣東茶點小吃大多隱藏于粵式海鮮酒樓中,普通百姓根本難以接觸,也消費不起。“這不就是我們苦苦尋覓的別人沒有的早餐品種嗎?”二人一商量,當(dāng)即決定由吳梅利用十一假期到廣州去學(xué)習(xí)。
他們選擇的是6800元的蒸類包點糕點,包括蜜汁叉燒包、香菇生肉包、秘制麻茸包、蛋黃蓮茸包、香滑奶黃包、鮮奶小饅頭、福祿壽星桃、蔥油花卷、荷香糯米雞、臘味糯米卷、臘味蘿卜糕、泮塘馬蹄糕、五香芋頭糕、馬拉糕等十多個品種。回家后,吳梅和丈夫在總部的建議下,自制了一輛美食餐車,購買了煤氣爐、蒸籠等相關(guān)用具,就算準(zhǔn)備就緒了。
10月13日,是他們開張的第一天,早上6點,夫妻二人就將美食車推到了市場上,車上整齊地擺著30個小蒸籠,呼呼冒著熱氣。吳梅勇敢地喊出了第一句:“正宗廣東叉燒包、蓮茸包、泮塘馬蹄糕嘍!”立刻引來百分之百的回頭率,馬上有人湊上前來問:“你們賣的什么?”“叉燒包、蓮茸包、馬蹄糕,正宗廣東口味。”“是嗎?廣東的?先給我來一籠叉燒包嘗嘗鮮。”“我要一份馬蹄糕。”“給我一籠叉燒包、三個蓮茸包。”……30籠小點一轉(zhuǎn)眼就被搶購一空,幸虧夫妻二人早有準(zhǔn)備,立刻回家又裝了一車,誰知不到8點,又賣光了,前后一共賺了180元錢,除去各項成本,純利也有80多元錢,比他們上一天班掙得還多。
看著空空的蒸籠和鼓鼓的錢包,夫妻二人樂得合不攏嘴,馬上給總部打去報喜電話:“光賣這三樣生意都這么火,如果時不時換些新品種,生意肯定更好,加盟雙食記,真的沒錯!”
相關(guān)鏈接:
香港雙食記飲食文化集團(tuán)
廣州辦事處地址:廣州市海珠區(qū)金菊路
電話:(020)31647821 31522905
手機(jī):13710419002
網(wǎng)址:www.shuangshiji.com
招商QQ:511855073
客服QQ:979837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