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應結合以下幾點來考慮: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能否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有沒有市場需求;有沒有相應的資金準備。
模仿賺錢不可行解說
1、同一項目別人能賺錢,你未必能賺,做生意有虧有賺
同一項目,別人做能賺錢,你做不一定能賺錢,因為各人的情況及所處的環境不一樣。
商場如戰場,總是有人勝利、有人失敗。倘若盲目模仿他人,在沒有調查的情況下進入某一個行業,可能會導致該行業的混亂,如有某生意人調侃地說:世上本來有路,走的人多了,路就堵了。事實證明,現在有很多行業已經做“穿”了,再去模仿別人,無疑是自尋死路。
2、即使項目穩賺,無法應對失敗情形也不能賺錢
這個項目以及它的賺錢模式,雖然是可行的。但是它在成功之前,可能會有很多失敗的經驗教訓。它們的成功往往也是建立在眾多次失敗基礎之上,并做了深入的實踐、摸索。假使你僅僅只看到他的成功,便急于模仿,可能你也會遇到同樣的失敗情形,很有可能你就不具有應對能力了。如一個老板說:“我深知,成功的經驗大抵相似,不難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與其用11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研究錯誤與失敗;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但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也就是說,研究失敗比研究成功更重要,你模仿得了別人的成功模式,卻未必模仿得了別人的失敗經歷,你不能模仿別人的失敗經歷,那么成功也將離你很遙遠。所以,那位老板干脆說:“別人的成功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這不是悲觀的預言,而是直面現實人生得出的結論。
3、項目標準太高,你夠不著,假使投資只會打水漂
有些項目,確實是穩賺的。但如果你對該項目不是很了解,而且經營管理能力不強,自己不能很好地駕馭全局,那么你將會以失敗告終。這就是說,一個人能否成功,與自身的素質、能力也有關系。所謂外因僅是引起變化的條件,而內因才最終起決定作用,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硬性投資,很可能只會打水漂。
有些賺錢模式可以模仿
1、兩種基本賺錢模式
若你屬于適合創業的人,那就最好以創業的模式賺錢;而若你是適合就業的人,那就最好致力于謀求更好的就業,最終以更好的就業作為自己的賺錢模式。
一種基本的賺錢模式是就業,也就是打工,即給某人或某一機構(或組織、或企業等)服務。
就業的“定義”有多種,但不管怎么說,作為一種基本的賺錢模式,就業客觀上使那些眾多就業賺錢的人們在很多方面均處被動,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賺錢者被他人或某一機構,不受“他人”所驅使,他們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去駕馭一個機構,而只能被一個機構所駕馭。在這種賺錢模式下,很多人由于處于被驅使的狀態,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很大程度上被抹殺,殊為可惜。
與就業作為一種基本的賺錢模式相對應,創業是另一種基本的賺錢模式。創業者在沒有工作時,或被剝奪了既有的工作時,抑或是不想從事既有的工作時,他們不是向某一機構申請一份新的工作,而是創建一個新的機構(當然這個機構有時候可能會表現為個體戶,但個體戶也是一種“小型機構”,因為它總是要用一兩個人手)來為自己、也為其他沒有工作的人們提供工作。也就是說,創業者的一個重要特征,不光是為他們自己創造工作,同時客觀上還為他人創造工作。
與就業者一般被某一機構所駕馭不同,創業者一般不被某種機構所駕馭,而是必須駕馭這個被他創造出來的機構。要知道,對于某一特定人群來說,駕馭一個機構是重要的,因為這種駕馭機構的機會可能會使他的諸多潛能得以發揮,而如果沒有這一機構讓他駕馭,那么他的某些潛能就可能被非常可惜地埋沒掉。這些潛能包括創新能力、尋找新市場的能力、整合所能整合的各種資源創造巨額財富的能力等等。處于就業狀態中的一些個人,可能事實上也擁有這些潛能,但由于他被某一機構所駕馭,所以不能釋放,不能施展,實為可惜。
2、哪種模式更賺錢?
那么,兩種基本的賺錢模式,哪一種更有利于人們賺錢呢?或者說,哪一種模式讓人賺錢更快、更多呢?比較一下,還是創業這一基本的賺錢模式讓人賺錢更快、更多。
改革開放以來,創業起家的人們大致有千萬之眾。以其一半致富來算,賺錢較快、較多的人們也有五百萬之眾。而好的就業拿高薪致富的人們想來沒有如此之多吧。另外,創業者一旦成功,其所賺之錢的增長速度遠非高薪一族所能比擬。今年賺它個一百萬,明年可能就是兩百萬。但高薪一族所拿高薪要達到這樣的增長速度我看較難。之所以如此,一個根本原因,是創業者在一個大的適宜發展的環境中,可隨心所欲施展才能,揮灑自如光大自我,這樣就容易抓住轉瞬即逝的賺錢機遇,一舉成功,一舉成名。這種情況下,創業者的獨特才能往往可用多種靈活的方式與他們所能掌握的其他有限資源充分整合,以此走向很多情況下一般人都認為不太可能達到的巨大成功。
3、財富可以模仿、復制嗎?
第一種賺錢模式,一是賺錢少。如果是靠出賣體力賺錢,雖然可以復制,但意義不大;如果是靠知識、技術賺錢,必須具備相應的素質才可以去找與別人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如果發現別人的工作可以拿到更高的回報,在提高自身技能的前提下可以嘗試尋找類似工作。
第二種賺錢模式,主要決定于項目,如果別人有好的項目,而且賺到錢了,你完全可以通過了解、考察,并做出是否復制、模仿的決定,一旦您認為時機條件成熟,積極復制、模仿,你可以“順藤摸瓜式”地掘到利潤。我們認為,對于簡單易行的項目,模仿賺錢法是賺錢最簡潔的方法,復制他人模式也能致富。
4、模仿別人的賺錢模式
有些成功的商業賺錢模式,如果加以復制可以賺大錢。
在面臨快速變化的營銷環境與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時,更多傳統產業陷入同質的廝殺,面臨的不僅僅是銷量的下滑、利潤的趨低、更是在生存邊緣的搖擺徘徊。有管理學大師建言:“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是產業的競爭,更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成功的賺錢模式更值得陷入“價格”、“產品”、“廣告”、“促銷”之爭的企業參考和借鑒。
下面以服裝產業為例來說明商業賺錢模式的重要性,以及一旦形成自己的獨特商業模式之后,將會產生巨大的價值,并具有可復制性。
無論是PPG的襯衫、ITAT的服裝、還是婷美的美體塑身衣、還是夏娃之秀的小文胸,它們都身處國內競爭激烈的服裝傳統產業,但并沒有局限于傳統的常規操作,而是將傳統產業的有機要素結合營銷環境的變化進行了創新的思維,以獨特的模式來顛覆市場、提升市場,這將是中國更多傳統企業突破升級的必經途徑,即“跳出行業看行業,跳出營銷作營銷”。
PPG是充分利用了網絡信息的改變而將襯衫市場與網絡銷售進行改變,確定了“服務器專賣”的獨特營銷模式,主攻品牌、產品、客戶,將生產進行外包,以價格優勢、渠道模式改變了傳統襯衫的銷售格局;ITAT則沒有局限服裝商場百貨、品牌專賣、流通批發的渠道銷售格局,以價格、規模借助資本快速“跑馬圈地”,以零售模式來發起沖擊;婷美應該將是一個創新的專注者,不僅是在內衣的產品品類中創新出來,更是與時俱進,不斷跟隨環境變化而調整模式,從最早專賣到“雙網”運行,它始終在創新中前進;夏娃之秀不僅從產品進行了創新,更將渠道進行了創新,實現實體店與網絡購物相融合,從而在激烈的小內衣競爭中跳出來;這種模式的創新關鍵在于企業操作思維的改變,不僅僅從營銷的一個點上著眼,而是從整體的產業鏈條、組合要素、操作模式來看,在傳統操作與現代環境中尋找機會整合,從而在傳統產業競爭中“賣出不同,形成獨特競爭力”。
在更多企業欣賞、模仿這些成功模式時,其實更多的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模式驅動的根源,才能形成自身特色的商業模式。
綜上,我們認為投資者關鍵是要認真分析別人能夠賺錢的原因,分析其生意好的主要因素,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最好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長、資金準備,考慮哪類創業項目比較適合自己。例如社區創業項目一般分為經營類:如面店、花店、日雜店等;服務類:如家電維修、房屋修繕、房屋中介等;勞務類:如家庭保潔、嬰幼兒護理等。比如原來一直從事銷售工作的下崗職工,對商品銷售和市場有一定經驗且有一定資金準備,那么他選擇經營類服務項目的把握性就比較大;又比如,年齡較大、原來在車間一直干電工的下崗職工,由于對市場經營毫無知識,再加上家庭積蓄有限,所以應選擇服務類項目,如家庭水電維修,就能揚長避短。
由此可見,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應結合以下幾點來考慮: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能否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有沒有市場需求;有沒有相應的資金準備。其中,市場需求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社區服務是靠服務賺錢,有需求才能產生供應,服務就是一種供應;同時,量力而行,量錢而行,切忌頭腦發熱,貪大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