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銷售工作已經兩年多了,從最基層的促銷員到現在的省區經理,一路走來,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因為工作緣故,我經常出入于各類賣場,看著那些促銷員不遺余力地推銷產品,我總想起自己剛出道時的樣子。人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現在把自己做促銷員時的經驗寫出來與拼搏在銷售第一線的同仁們共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國內一家非常著名的音響企業做促銷員,我至今還非常感謝這家企業,在那里我開始了自己的銷售生涯,獲得了良好的培訓,為后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時候我大學還沒畢業,鑒于嚴峻的就業形勢,我提前一年開始了實習,用高中畢業證書應聘進了這家企業,并且在短短的半年之內,用優異的業績征服了公司所有人,被破格提升為專賣店的店長。后來,我離開了企業,南下發展。
總結自己的成長經歷,我認為一名出色的銷售員,必須要做到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厲兵秣馬
兵法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做為銷售來講,道理也是一樣的。很多剛出道的促銷員通常都有一個誤區,以為銷售就是要能說會道,其實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記得那時候我們培訓了將近一個月,從產品知識到故障分析,從企業歷史到銷售技巧,每一個環節都反復練習,直至倒背如流。那時候我們同事之間經常互相打趣說咱都成了機器人了。我記得當時為了調試出一個最佳音樂效果,一沒有顧客在場,我就專心致志地一個鍵一個鍵的反復試驗,持續了將近一個星期,終于得到了自己滿意的效果。
每次輪到自己休息,我總喜歡到各個賣場去轉轉:一來調查一下市場,做到心中有數。現在的顧客總喜歡訛促銷員,哪里哪里有多么便宜,哪里哪里又打多少折了,如果你不能清楚了解這些情況,面對顧客時將會非常被動。二來可以學習一下別的促銷員的技巧,只有博采各家之長,你才能煉就不敗金身!
二、關注細節
現在有很多介紹促銷技巧的書,里面基本都會講到促銷員待客要主動熱情。但在現實中,很多促銷員不能領會到其中的精髓,以為熱情就是要滿面笑容,要言語主動。其實這也是錯誤的,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度,過分的熱情反而會產生消極的影響。熱情不是簡單地通過外部表情就能表達出來的,關鍵還是要用心去做。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真正的誠就是想顧客所想,用企業的產品滿足他們的需求,使他們得到利益。我常常跟下面的促銷員說,現在競爭這么激烈,簡單的向顧客重復產品賣點顯然是不行了,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怎么樣才能讓顧客記住你,記住你的產品,你必須要學會想象,學會畫餅,讓他感受到切實的利益。我現在有個促銷員,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出色,非常用心去觀察生活,并把它運用到銷售中去。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推出了一款新型電壓力鍋,它的特點是安全、省電、環保。他就講解的非常有特點,先是跟顧客嘮家常,現在用煤氣怎么貴啦,用電則速度慢啊等等,取得了顧客的共鳴,接著話鋒一轉,介紹到自己要推薦的產品,給顧客算了一筆經濟賬,用了這款產品,怎么省時,一個月又可以幫他省多少錢。最后,顧客歡天喜地地買了產品走了。
三、借力打力
銷售就是一個整合資源的過程,如何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對銷售業績的幫助不可小視。作為站在銷售第一線的促銷員,這點同樣重要。
我們經常在街頭碰到騙子實施詐騙,其中一般都有一個角色——就是俗稱的“托兒”,他的重要作用就是烘托氣氛。當然,我們不能做違法的事,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中得到些啟發呢?我在做促銷員的時候,經常使用一個方法,非常有效,那就是和同事一起演雙簧。特別是對一些非常有意向購買的顧客,當我們在價格或者其他什么問題上卡住的時候,我常常會請出店長來幫忙。一來表明我們確實很重視他,領導都出面了,二來談判起來比較方便,只要領導再給他一點小實惠,顧客一般都會買單,屢試不爽!當然,如果領導不在,隨便一個人也可以臨時客串一下領導。關鍵是要滿足顧客的虛榮心和愛貪小便宜的壞毛病。
四、見好就收
銷售最懼的就是拖泥帶水,不當機立斷。根據我的經驗,在銷售現場,顧客逗留的時間在5-7分鐘為最佳!有些促銷員不善于察言觀色,在顧客已有購買意愿時不能抓住機會促成銷售,仍然在喋喋不休地介紹產品,結果導致了銷售的失敗。所以,一定要牢記我們的使命,就是促成銷售!不管你是介紹產品也好,還是做別的什么努力,最終都為了銷售產品。所以,只要到了銷售的邊緣,一定要馬上調整思路,緊急剎車,嘗試締約。一旦錯失良機,要再度勾起顧客的欲望就比較困難了,這也是剛入門的促銷員最容易犯的錯誤。
五、送君一程
很多促銷員在達成銷售后就馬上松了一口氣,甚至有人馬上離開顧客干自己的活去了。其實這也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很多人都說,一個人最重要的資源不是別的什么,而是人脈!這是很有道理的。銷售上有一個說法,開發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保持一個老客戶成本的27倍!要知道,老客戶帶來的生意遠比你想象中的要多的多。我在做促銷員的時候,非常注意和已成交的顧客維持良好關系,這也給我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其實做起來也很簡單,只要認真地幫他打好包,再帶上一聲真誠的告別,如果不是很忙的話,甚至可以把他送到電梯口。有時候,一些微不足道的舉動,會使顧客感動萬分!有一次,我忘了把促銷禮品給顧客,發現時他已經出了商場門了,我馬上拎起禮物,撒腿就追,當我氣喘噓噓地趕上他時,顧客當時感動的真是不可用語言來形容。這位顧客后來給我介紹了很多生意,我們也成了很好的朋友。我現在服務的企業也是他介紹進來的,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銷售無定式!關鍵是自己要用心專研,找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模式。希望這篇拙文能對各位有所幫助,則無憾我心。
促銷案例:
中國有句俗話:“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有比較才有鑒別。把這種理論應用到經營領域,往往能起到良好的促銷效果。
武漢有一家專門經營電子玩具的商店,新引進兩種不同型號、質量相差無幾、價錢一樣的電子游戲機。可是擺在柜臺上卻很少有人光顧。該店新上任的女經理便在標價上出了個好主意,把型號小的那種游戲機的標價,從80元提到160元;型號較大的游戲機的標價不變。
俗話說,百貨送百客。有人看到型號又大,價格又便宜的游戲機并不比標價高的那種質量差,以為撿到了便宜,機會難得,毫不猶豫將其買下。一些有派頭的人,看到型號小,價格反比型號大的游戲機的價格高出80元,以為遇到了“真貨”,慷慨解囊,趁游戲機盛行之時,送給上司的寶貝兒子。很快,幾千臺兩種型號的游戲機被搶購一空。
沒改變價格前,兩種游戲機都賣不出去,有意提高小型號游戲機的價格,使兩種游戲機的價格形成強烈的對比,引起顧客的購買心理,收到了良好的促銷效果。
日本小汽車投放到國際市場之初,美國、德國的小汽車已在國際市場先后稱霸,面對實力雄厚的強大對手,善于鉆營的日本人撥起了低價對比銷售的戰術。
當時,一向自負的美國人根本沒把巴掌大的日本放在眼里,當日本人帶著日本小汽車到美國游說時,美國人朝笑日本人只會模仿別人,不會有什么新花樣。日本人并不動怒,降低小汽車的價格,以不虧本為準,勸說美國人試著買、試著用。不管在多么傲氣的國度,愛占便宜的人總是大有人在,傲氣沖天的美國人看到比同類產品便宜大半的日本小汽車時,開始主動光顧,幾年后,人們發現,日本小汽車比美國價便宜,但性能質量并不比美國車差,日本產品日益贏得了美國人的信任,日本人見占領美國市場的時機已到,便以一個客人的口氣,耐心的向美國人介紹自己的小汽車,勸說美國人放棄自己的產品,少出幾美元買日本貨。
經過幾年苦口婆心的誘導,日本人終于打入并占領了世界汽車市場。目前,日本的豐田牌汽車同美國的福特汽車已在國際汽車市場抗衡。當然,誰是最終贏家,目前還不確定,還得讓時間說話。
(責任編輯倚天)
咨詢相關問題或對本文發表評論,請編輯“10#0+內容”,移動、聯通用戶均發送到106698813。咨費0.5元/條,不含通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