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農業植物品種保護名錄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植物品種保護名錄(第七批)業經2008年4月3日農業部第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已發布施行,列入其中的有:橡膠樹、茶組、芝麻、木薯、甘蔗屬、小豆、大蒜、不結球白菜、花燭屬、果子蔓屬、龍眼、人參。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施行
5月25日,修訂后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公布,條例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條例強調,未經定點,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生豬屠宰活動。但是,農村地區個人自宰自食的除外。在邊遠和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可以設置僅限于向本地市場供應生豬產品的小型生豬屠宰場點。
條例強調,國家根據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規模、生產和技術條件以及質量安全管理狀況,推行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分級管理制度,鼓勵、引導、扶持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改善生產和技術條件,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提高生豬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條例指出,違反條例規定,未經定點從事生豬屠宰活動的,由商務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生豬、生豬生產屠宰工具和設備以及違法所得,并處貨值金額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對單位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并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保險公司養老保險業務
管理辦法》發布
中國保監會宣布,我國保險業第一部專門規范養老保險業務的部門規章——《保險公司養老保險業務管理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辦法》從經營主體、養老年金保險的產品管理和經營管理、企業年金管理業務等方面,對養老保險業務的經營行為做出規范,對保險公司的違規經營行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做出明確規定。
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負責人表示,出臺《辦法》的目的是規范保險公司養老保險業務,保護養老保險業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推動社會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完善。這對促進養老保險專業化發展、推動產品創新、規范市場行為、改善外部環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藥品gmp認證檢查評定
標準》實施
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去年10月29日發布了新修訂的《藥品GM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標準》提高了GM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進一步強化了軟件管理。
據悉,新《標準》由原來的225條修改為259條,其中關鍵項目由56條調整為92條,一般項目由169條調整為167條。主要增加了對企業在人員資質、生產過程、質量控制、驗證文件等軟件管理方面的技術要求,以進一步加強對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薄弱環節的監管,確保藥品質量。
據了解,新《標準》的認證檢查評定標準更加嚴格,按照原來的《標準》,如果認證檢查發現嚴重缺陷少于3條,可以限期整改后通過認證,但新《標準》規定,如有嚴重缺陷將不予通過認證。同時,為有效制止藥品生產企業在GMP認證中存在的弄虛作假行為,新《標準》規定,“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企業隱瞞有關情況或提供虛假材料的,按嚴重缺陷處理。檢查組應調查取證,詳細記錄”。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
5月1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開始實施,新法規對原法規的第76條作了修改,進一步明確了汽車在無過錯情況下撞人的賠償責任。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實施以來就引來多方爭議,原法規強調“以人為本”,撞了不白撞,從尊重生命權的角度看比較進步。但是,第76條規定由機動車負主要責任甚至全責,引來眾多司機的質疑,并一定程度上引發了某些新的交通問題,如一些地方屢次出現撞傷不如撞死、事故逃逸、碰瓷敲詐等案例。
新法規明確了汽車在無過錯情況下撞人的賠償責任,并把賠償限額定為10%,令眾多司機松了一口氣。以2004年“新交法第一案”為例,當時某車主在北京南二環撞死橫穿快車道的行人,最后被判決賠付15.69萬元,占整個事故賠償金的三分之二,按照新法規,他只需要承擔2.39萬元的事故賠償。
專家指出,在眾多機動車撞人事故中,并非機動車與行人兩方的責任,路政管理部門及道路設計部門等漠視行人路權,人行橫道分布不合理,導致行人違章,也是事故的誘因之一。“新交法”在完善行人與機動車兩方責任的同時,似乎忽略了對路政和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
基本生活消費品提價
實行備案制
國家發改委宣布,從2008年1月1日開始實施《基本生活消費品提價備案制》,以后,凡是糧食、食用油、豬肉等等這些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生活消費品,經營者要是一次性提高價格5%以上或是十日內連續提高價格累計達到8%以上的,應當在價格變動之時起24小時內向當地價格主管部門書面報告價格變動的情況及原因。如果理由不充分,主管部門將會要求經營者退回原價或者降低調價幅度。
我國實行塑料購物袋
有償使用制度
6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限塑令”,即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并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國家工商機關將于6月1日至8月1日開展一次全面的集中檢查,重點是銷售單位使用塑料袋的情況,對無合法證照的塑料袋銷售單位將依法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