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冰棒
冰棍的歷史
我國是冰棍的故鄉。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國就有用冰解暑的記載。后來皇宮里就有了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時代(大約700多年前),皇宮里又有了類似現在冰激凌的食品,叫做冰酪。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解暑食品是冰核。直到清代,每當盛夏到來之際,北京大街上還有人買冬天入窖保存下來的天然冰塊冰核。
大約在1935年,北京有人想出了“絕招”:先把天然冰放進一個大木桶里,加入適量的食鹽,這樣的木桶就成了一個“土冷凍室”。再準備許多圓柱形小鐵筒,每個小鐵筒里都裝滿加了香料和糖的水,并插上一根木棍。然后把一個個裝滿糖水的小鐵筒放進“土冷凍室”大木桶里,封閉起來冷凍。經過半小時后,小鐵筒里的糖水就凍成了冰棍。由于這種解暑食品很受顧客的歡迎,所以很快就在前門大街出現了專售冰棍的商店。
市場前景
大的方面來看:冷飲生意是“忙三月,吃一年”的行當,但近幾年來,冷飲銷售季節已在不斷提前,冰棒正逐漸具備休閑食品的功能,每年春冬季占全年銷售額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就中國冷飲市場而言,并根據有關數據顯示,中低端市場才占據主要市場額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小的方面來看:在以前,冰棒是最佳、最普遍的冷飲之一,甚至在一定范圍內是一枝獨秀的。現在,冷飲的品種很多,供人選擇的余地很大,但相對其他品種,例如冰激凌、奶茶、雪糕等,冰棒是最便宜的,僅需五毛錢,更適合一般消費群,尤其是中低端消費者。
老冰棒有以下三點市場優勢:
首先,老冰棍的購買群體多為15—55歲之間的人群,這類人有著共性特點,要么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經濟基礎相對較差;要么是剛有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雖說有了一定經濟基礎,但家庭負擔較重。這一群體不會花費10元、20元去購買高端市場的冷飲,多會選擇低端產品,滿足解渴、消暑的基本需求。
再者,一些青年男女和中老年,童年多數是“啃”著冰棍長大的,看到老冰棍,很容易聯想起童年的趣事,點燃兒時的回憶,因此對冰棒有著特殊的懷舊感情,他們往往會帶著一種情感沖動消費老冰棒,從中獲取樂趣或安慰。
第三,這些消費還不喜歡奶制品類冷飲的油膩,還是清爽可口的老冰棍來的過癮,滿足了消費者的口味需求。
同時,冰棒的成本很低,利潤率相對其他冷飲要高,因此,冰棒的市場前景、利潤空間是非常巨大的!經營好老冰棒這種低端產品,將大有賺頭。
利潤分析
一根冰棒的進價大概是1—2毛錢(根據批發量有所不同),賣價是1元,每支可賺利潤是8—9毛錢。如果一天能夠零售出50支,一個暑期按120天算,那么總共零售利潤是:0.9元×50×120=5400元。實際的情形是,假如操作得成功,每天零售上百支,并固定送到一些工廠、醫院等單位消費,每天賣出幾百上千支問題是不大的,而在暑期以外,照樣可以做老冰棒生意,只是相對蕭條而已。那么,半年下來,光是賣冰棒可以產生上萬元乃至幾萬元的價值空間。
自制冰棍的流程:
1、準備好涼開水
2、加進糖、果汁等
3、倒進冰棍模
4、放進冰箱冷凍室
5、二三小時后取出
解密老冰棒品牌
1、準確定位:全面滿足消費需求
產品名字叫“老冰棍”,跟其他琳瑯滿目的產品相比較而言,名字略顯有點土。產品的主要成分就是冰糖和水,零售價格0.5-1.5元一支,成本不足一毛錢,但適合廣大消費者。
2、產品包裝:搶眼又動心
打開零售店的冰柜,花紅柳綠、五顏六色、不同廠家都相差無幾的產品包裝,沒有幾個能給消費者留下很深印象。老冰棍的包裝卻十分搶眼,雪白的底襯,亮度略微有點暗,那種感覺恰恰像是翻看褪色老照片時的感覺。上面細細的黑色線條,構繪出一幅當年“老貨郎”走街串巷叫賣冰棍的場景。很容易從雜亂無章的冷飲堆里脫穎而出,并且瞬間把你帶到兒童時代,深深打動消費者的心。
3、產品命名:借勢發力
可以說,老冰棍的目標消費者,都是從小就接觸冰棒,兒時的清涼一直烙在腦海。這種市場潛力已經蓄勢多年。最近幾年,有幾個國內品牌企業也意識到冰棒市場的潛能,已推出系列冰棒產品,產品形狀是冰棒,但名字離題萬千,只是做了前期市場教育工作,沒有找到合適的爆發點,沒能引爆市場。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老冰棍”名字一出,立刻打開積蓄多年的市場潛能,引爆冰棒市場,一發不可收拾,短時間內竄紅市場。沒有消費者心理積蓄的懷舊情結,沒有前期的市場培育積累的勢能,老冰棍的成功與否還不得而知。
4、渠道驅動:有效又省錢
老冰棍沒有什么做廣告宣傳,市場上也找不到關于老冰棍廣告的影子。比較注重網點的建設。一步到位,居民區、街頭便利店成了老冰棍的重點渠道。凡是有目標消費者的地方,就可以輕易買到老冰棍。
小知識:
冰棍制作原理:為什么把食鹽放到天然冰里混合后能使水結冰呢?這是因為許多純凈物質一旦摻入雜質,它的凝固點就會降低。放在大木桶里的天然冰,加入適量的食鹽,就會因凝固點降低而融解;冰融解時要從小鐵筒里的水中吸熱,小鐵筒的水就會放熱凍結成冰。這就是制作冰棍的道理。
冰棍為什么會冒汽:夏天的氣溫比冰棍的溫度高得多,冰棍一遇到空氣就要融化,融化時要從周圍的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的溫度下降。平時空氣里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氣,由于溫度突然降低,就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也就是說,冰棍周圍的空氣由于溫度降低,便容納不下原來所含的那么多水蒸氣了。在這種情況下,多余的水蒸氣就結成微小的水珠,形成一團團飄浮著的霧狀水滴,經光線照射,就成了白色的水汽。
綠豆湯
市場分析
據專家介紹,綠豆不但是食品,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的功效。從食療的角度來說,食物的溫熱、寒涼等天然屬性要與攝食者的體質狀況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健作用。正由于這種在解渴之外的保健功效,以及在廣大村鎮,綠豆很常見,所以在城鎮、鄉村,綠豆湯的市場容量比其他冷飲要大,更為老百姓所接受。
綠豆湯的做法
綠豆是夏日里消暑的主要食材之一,用其做綠豆粥、綠豆湯、綠豆糕、綠豆芽等均可,不但味美、營養,還具有許多的食療功能。所以盛夏之時,每個家庭幾乎都會使用它來防暑降溫、清熱解毒,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將綠豆做得好,用得好的。要把綠豆做得美味好吃,還是需要掌握一定的烹飪技巧。烹制綠豆湯時,有時會因為煮得時間過久,而使綠豆湯的色澤發紅發渾,失去了綠豆應有的特色風味。在此,羅列了幾種熬制綠豆湯的方法,您不妨試試。
方法一
將綠豆洗凈并控干水分,倒入鍋中,加入開水,開水的用量以沒過綠豆2公分為好,煮開后,改用中火,當水分要煮干時(注意防止粘鍋),加入大量的開水,蓋上鍋蓋,繼續煮20分鐘,待綠豆已酥爛,湯色碧綠時即可。
方法二
將綠豆洗凈,用沸水浸泡20分鐘,撈出后放到鍋里,再加入足量的涼水,旺火煮40分鐘。
方法三
將綠豆洗凈,放入保溫瓶中,倒入開水蓋好。3~4個小時后,綠豆粒已漲大變軟,再下鍋煮,就很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綠豆煮爛。
方法四
將挑好的綠豆洗凈晾干,在鐵鍋中干炒10分鐘左右,然后再煮,綠豆很快就可煮爛。
方法五
將綠豆洗凈,用沸水浸泡10分鐘。待冷卻后,將綠豆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內,冷凍4 個小時,取出再煮,綠豆很快酥爛。
快煮綠豆湯法
通常燒煮綠豆湯,是先把綠豆浸泡后放入冷水鍋中用旺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熬煮,燒出的綠豆湯渾濁呈灰黃色,很費時間。快速燒煮綠豆湯的方法可以避免這一缺陷,做法是:首先把綠豆淘洗干凈,瀝干水分;沙鍋放清水燒開,然后放入綠豆,水量應該略多于綠豆(浸沒綠豆約半寸)為宜;用大火燒煮,煮至湯水將收干時,添加滾開水,并把沙鍋蓋嚴,燜煮20分鐘,撇去上浮的皮殼,再煮15分鐘,綠豆就開花酥爛,加糖即成綠豆湯。
經營支招
綠豆湯可以單獨設一個攤點,可以在集市,也可以依托商店、小賣部兼買,條件好的,可以買一個冰柜或冰箱。
綠豆湯很容易串味,如果沒有賣完的話,只有用保鮮膜附在容器口上,放進冰箱冷凍。
流動攤位要注意城管,最好是在你想要走的那幾個地段觀察一下,掌握人流規律以及城管人員的動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裝綠豆湯需要一次性的大塑料杯以及吸管。而你還需要準備一個大容器,容器放入泡沫箱子以后,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還需要在容器內放入大量冰塊,以保證綠豆湯的冰凍效果,同時,用布掩住泡沫箱子的封口處,以免冷氣外泄。
此外,在剛開始試營業階段,不要做太多綠豆湯,以免賣不完浪費,再摸索一段時間以后,你就知道規律了。
小知識:
綠豆解毒看來是眾所周知的。但以下幾類人不適合飲用:
1.屬于寒涼體質的人。例如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癥狀者,不適宜太頻密飲用綠豆湯,吃了綠豆反而會加重癥狀,甚至引發其他疾病。
2.老人、兒童以及體質虛弱的人。因為綠豆中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大分子蛋白質需要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小分子肽、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這類人的腸胃消化功能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掉綠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3.正在服用各類藥物的人。綠豆的解毒作用源于綠豆蛋白等成分與有機磷、重金屬結合成沉淀物。然而,這些解毒成分也會分解藥效,影響治療。要避免綠豆吃得過于寒涼,不一定要喝綠豆湯,可以選擇另一種吃法,也就是吃綠豆粥。做法是將米、綠豆分別淘洗干凈,同下鍋加水煮成粥。同時,如果要單獨用綠豆煮甜水飲用,必須煮爛綠豆才不至于吃得太涼,因為綠豆剛剛煮得開花時吃了最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