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之中,鯊魚是一個十分兇狠的家伙,非常不好相處,許多魚類都是它們的攻擊目標,但有一種小魚卻能與鯊魚共游,鯊魚非但不吃它,相反倒為它供食。
有一個故事可以給大家啟發:一只猴子在四處尋找食物。他從一個巖石的間隙中看到在巖石那邊有一棵結滿果子的果樹。于是拼命想從巖石狹小的間隙中鉆過去。如果對于猴子來說,巖石那邊的果實是它渴求的利潤,猴子會怎么做呢?它選擇的是意志堅定地一直使勁鉆,身體有好多處都被巖石磨破了。因為勞累和饑餓,猴子瘦了。就這樣,在第3天時,它竟然很輕松地鉆了過去,并美美地吃上了果子。等樹上的果子全部吃完后,猴子準備繼續尋找食物,這時他才發現,因為太飽了,它又鉆不出來了,猴子的結局顯然是可悲的……
其實猴子可以這樣選擇:在自己辛苦鉆過去后,把果子先搬到巖石的那一邊,然后再鉆出來,邊吃邊尋找下一棵果樹;他也可以叫一個小一點的猴子鉆過間隙,把果子運出來一起分享。顯然,尋找到了贏利模式,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
贏利模式是近年來企業界和學術界經常談到的一個話題。所謂贏利模式,說白了就是企業賺錢的方法,而且是一種有規律的方法。它不是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打游擊,更不是抖機靈。它是這樣一種東西:能夠在一段較長時間內穩定維持,并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有多少企業就有多少賺錢方法,但只有最優秀的(而不一定是最大的)企業才談得上模式。模式因為它的規律性,所以可以把握、可以學習、可以仿效、可以借鑒。它就像一塊陶土、一個半成品,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改造。有關專家者通過大量研究,為創業者提煉出創業企業三種可模仿的贏利模式。認真學習研究,或許可以幫助一些創業者走出困境。
魚模式
關鍵提醒:找到與大行業或者大企業的共同利益,主動結盟,將強大競爭對手轉化為依存伙伴,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以達到爭取利潤的第一目標并使企業快速壯大。
溫州臨海,據說溫州人對魚類的生長極為熟悉。在大海之中,鯊魚是一個十分兇狠的家伙,非常不好相處,許多魚類都是它們的攻擊目標,但有一種小魚卻能與鯊魚共游,鯊魚非但不吃它,相反倒為它供食,這種魚就是魚印魚。魚印魚的生存方式,就是依附于鯊魚,鯊魚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當鯊魚獵食時,它就跟著吃一些殘羹冷炙,同時,因為它還會為鯊魚驅除身體上的寄生蟲,所以鯊魚不但不反感它,反而十分感激它。因為有鯊魚的保護,所以魚印魚的處境十分安全,沒有魚類敢攻擊它,也不能夠攻擊它。這種生存方法和生存哲學,說起來讓人十分泄氣,但卻十分有效。
正是基于這種“適者生存”的自然啟示,聰明的溫州人從中悟出許多道理,這就是:弱者借助強者生存,不但是智慧的,而且是有效的。
做精做專業模式
關鍵提醒:專業化的意思就是專精一門,也就是俗話說的“一招鮮,吃遍天”。在這樣一個誘惑多多的年代,要靜下心來,專精一門是不容易的,要不然就不會有幾年來“多元化”在國內企業界的甚囂塵上了。
也許你認為指甲鉗太“小器”了吧,指甲鉗是很小,但你想過沒有,只要有1/5的中國人使用你生產的指甲鉗,你的利潤會有多大?要是全世界1/5的人都用你生產的指甲鉗呢?如果這樣的利潤空間還不算大的話,你不妨再想想,普通檔次的指甲鉗利潤空間的確有限,但是如果是高檔產品呢?如果是專業化生產的全套指甲修護工具呢?
專業化為什么可以成為你的贏利模式?一個最簡單的解釋是,因為它精,所以它深,深就提高了門檻,別人不容易進來競爭,而專業化的生產,其組織形式比復合式生產要簡單的多,管理也相對容易。在市場營銷方式上,一旦市場打開,后期幾乎不需要有更多的投入。成本降低的另一面,就是利潤的大幅度提高。而在通常情況下,專業化生產一般最后都會形成獨占性生產,至多是幾個行業寡頭同臺競爭,行業間比較容易協調,從業者較易形成相互保護默契,有利于保持較高的行業平均利潤。這是一個封閉或半封閉式市場,不像開放市場上的產品,一旦有利可圖,大家便蜂擁而入,利潤迅速攤薄,成本迅速攀升,本來有利可圖的產品很快變成雞肋,人人都覺得食之無味,同時又覺得棄之可惜。
經測算,普通產品的生產者,如果其利潤是15%,那么,一個專業化生產的產品,它的邊際利潤通常可以達到60-70%。當一個企業進行專業化生產時,其多數成本都用在解決方案的開發和創意階段,一旦方案成立,就可不斷復制,并依照自己的意愿,確定一個較高的市場價格,因為你是惟一的或少數能提供該解決方案(或產品)的人,所以,市場對你的高定價根本無力反對。專業化生產的另一個方式是,以簡單化帶動大規模,迅速降低行業平均利潤,使小規模生產者根本無利可圖,從而不敢也不愿與你進行同臺競爭。
獨創產品模式
關鍵提醒:這里的獨創產品是指具有非同一般的生產工藝、配方、原料等核心技術,又有長期市場需求的產品。鑒于該模式的獨占性原則,掌握它的企業將獲得相當高的利潤。比如祖傳秘方、進入難度很大的新產品等。
一個偶然的機會,小王(化名)遇到了一位因吃了有毒蔬菜而中毒暈倒的老人。晚上,小王回到家中和房東老伯說起白天碰到的事情,老伯告訴他說,他的一個親戚,也曾因吃了有農藥的蔬菜中毒,搶救不及而死亡。老伯的話再一次觸動了他的神經,當天晚上,小王在網上泡了一個通宵,搜索有關“農藥蔬菜”的信息。結果他發現,“農藥蔬菜”除了可能造成人們急性中毒或死亡外,更為可怕的是一些“農藥蔬菜”所造成的慢性中毒,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三致”危害,甚至通過遺傳危害后代(已得到科學公認)。通過檢索相關資料他還發現,國家質檢總局對全國23個大中城市的蔬菜抽查結果表明:市場上農藥殘留量超標的“問題菜”高達47.5%,全國有將近一半的蔬菜屬于不能食用的“農藥蔬菜”……
面對令人生畏的“農藥蔬菜”,市民通常采取方法是“一洗二浸三燙”,但專家認為這種方法作用不大。也有人采用洗潔清洗滌,但洗潔精本身就是一種化學物質,用多了對人體一樣有影響。小王由此想到,能不能研制出一種可以除掉蔬菜中殘留農藥的機器呢?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很快,小王因生產和銷售“果蔬脫毒機”快速發達了。
小王的精明之處在于,他利用不同手段迅速拓展市場,在跟進者到來之前,就賺取了大量利潤,落袋為安。從目前狀況看,大家都在尋找賺錢機會,一種有利可圖的產品,很難長期保持它的“獨特”性。每個人都在尋找它的弱點,或克隆,或改造,所以,高效率地利用市場空白期迅速賺取利潤是這種模式成功的關鍵。
獨創產品模式,實際上也是很多創業企業在創業之初可以大力借助的模式,“獨創”的魅力所能帶來的高額利潤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是獨創產品模式并不是進入利潤區的“萬能鑰匙”,它也有很多局限性:
第一、因為獨創,即意味著“前無古人”,所以往往需要很大的研發費用和很長的研發時間。
第二、因為獨創,即意味著市場認知度不高,也即意味著打開市場,獲取市場認同需要花更多的錢。
第三、盡管你事前可能做過很細致的調查,但一個獨創產品在真正進入市場之前,是很難測度市場是否最終會接納它的。常常發生的一種情況是:你花了很多錢,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拿出了產品,結果卻不獲市場認同。這樣,你所有的投入就都打了水漂。所以說,依靠獨創產品打市場具有很大的風險性。
第四、由于對產品缺乏細致的了解和認知,國家有關部門很難對某一種獨創性產品提供完善的保護,生產者將面臨著諸多帶有惡意的市場競爭,這種競爭經常會使始創者陷入困境。
(責任編輯 黃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