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奸商”打交道、發生業務往來,一定要“口說無憑,書面為證”,以免“奸商”日后糾纏、無理取鬧!
筆者入行做家電營銷已6年多,先后任職于大型上市公司、著名民企、跨國家電巨頭等,最近其又回到了大型上市公司。經歷了高中低各個崗位后,又回頭來擔任大區銷售經理,來補其營銷生涯中最重要的一課——具體操作一個微觀的區域市場,補足銷售的基本功。
這幾年,筆者從推廣主管最高做到主管營銷的總經理助理,并順利從市場策劃轉型到銷售管理,感觸頗多。特別是對于那些不守信用的“奸商”更是深有體悟。
在與一些“奸商”打了一些交道后,筆者漸漸體悟到了幾條戒律,值得和大家分享:
1、商人的本性是逐利,追求利潤最大化;“奸商”的本質就是懷疑一切,利用一切,利潤至上,大有當年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氣勢!
2、“奸商”的特性決定了其日常交往也被當作生意來做。朋友歸朋友,生意就是生意;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生意場上很難有真正的知心朋友。
3、不要過于相信當面與你稱兄道弟的經銷商,要聽其言,觀其行,看其業績增長;日久見人心!順風順水時要冷靜,逆風而行時更要沉著。
4、“利”是經銷商永遠的最高利益。“奸商”的本質就是“貪得無厭的追求最大利潤”,要適當滿足其對利潤的追求以達到完成市場銷售業績的目標,但絕對要適可而止,不要放縱“奸商”恣意妄為。
5、不要輕易承諾“奸商”額外支持,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盡量不要承諾一般政策外的額外支持,否則“奸商”的胃口會越來越大,永不知足。只要哪一天再沒政策了,即可能翻臉不認人。
6、不要讓“奸商”之間“互相勾結”、交流“奸策”,否則必將導致市場管理失控。一旦出現此苗頭,一定要按照公司政策堅決整肅!
7、不要發公司的牢騷,特別是不要在“奸商”面前,更不要在“奸商”面前暴露與公司其他部門的矛盾,否則多半會被“奸商”迅速加以利用以牟取好處。
8、與“奸商”打交道、發生業務往來,一定要“口說無憑,書面為證”,以免“奸商”日后糾纏、無理取鬧!
9、做市場首先還是要把“奸商”當朋友,用其所長,做好我們該做的市場服務和支持,讓其為廠家的市場業績貢獻力量和獲取經營利潤;也要對“奸商”因勢利導,及時宣傳公司政策,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和素質培訓,將其從“奸”不斷往“精”的方向引導;并輔助經銷商落實公司各項經營活動。
10、要堅決引導“奸商”勞動致富、市場致富,而不是讓其老是虛情假意的來騙交情、騙政策、騙支持。
當年美的小家電朱鳳濤總經理對營銷團隊說:“營銷人要學會享受孤獨”!營銷人拋妻棄子,風吹日曬雨淋,疲于奔命,為了完成公司下達的一次又一次銷售指標,其中的困難和艱辛不言而喻。但 “奸商”決不是你隨便可以傾吐心聲的知心伙伴,鬧不好解悶不成又被“奸商”利用!
但愿“奸商”們都會演變成“無商不精”,而不是“無商不奸”,也好讓辛苦的營銷人少受一些傷害;愿商場少一些“奸商”,多一些“情商”!讓廠商之間多一些快樂。也讓營銷成為快樂之本!
奸商是個什么概念?
先談談“奸商”的來歷:傳說,中國的財神爺趙公明是賣米的,當時賣米是用斗量的,他的店從來都是給足量,讓米高高地堆起來形成一個尖。他臨終前,交代他的子孫,賣米要給足量,無尖不成商。后來被人們演變成“無奸(奸詐)不成商”了,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當前人們所說的奸商,常有以下行為特征:
1.在正常統一價格的基礎上,加上另外自己所定的高利潤價格,達到獲得更高利潤的目的。
2.所售商品有瑕疵,或假冒,或有缺陷,或有其他隱瞞行為,以正品的價格售出欺騙消費者,以達到獲得更高利潤的欺詐行為。
3.心口不一。所售出商品售后服務沒有保障,售前為了能售出商品,花言巧語承諾很多,售后或推托責任,或以搪塞的手段置之不理。
(責任編輯 黃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