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家事如天》中有段情節:老大鄭大龍為迎接母親的到來作精心準備時,一個讓他萬萬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做了多年人事工作并且剛剛還在動員別人下崗的他居然被通知下崗了。他為了不讓母親為自己擔心,只好每天照樣假裝上班并且編出許多的謊言來掩飾。然而命運似乎有意要與他作對,剛領到手上的買斷工齡的20萬又被搶了。災難一樁接一樁地降落在鄭大龍身上,一次又一次巨大的人生落差無情地打擊著他。就在他慌亂無助的時候,母親用堅強支撐起了他的心靈世界。鄭大龍得到了母親的理解和激勵,終于頓悟了,喊出“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一雙手。”最后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獲得了新生。
走出電視劇,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類似的版本。就在剛過去的幾個月,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冰天雪地之中,電線斷了、交通阻塞、火車停開,生活物質更是無法及時供應。湘西南山區最偏遠的一個山村,厚重的積雪壓毀村里的木房子、糧食、肥豬。當忙著去幫受災人家搶救物資的父親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時,眼前的景象嚇壞了他。自家房子也坍塌了,一雙有幸逃生的兒女緊緊躲在母親的身上悲傷地哭泣著:“我們家里什么都沒有了,我可愛的查比小熊也走了,我的書本也走了,家里的電視機和糧食也沒有了,我們怎么辦啊?我們是不是就會沒有家了?”父親強忍著傷悲,安慰兒女說:“妞兒,娃兒,莫哭啊!我們有雙手,我們還怕什么啊!房子沒有了,我們建;糧食沒有了,我們種;放心好了,你們也不會失學的,何況,還有政府、還有好多好多人在幫著我們呢!”
是啊,我們有雙手。
手,人身上的一個部件,上肢前端拿東西的部分。“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握之成拳,立之成掌,曲之成爪,前伸可推,上舉可托,對內可抱和拉,對外可甩和拋,手的靈活度是身體其它部分無法比擬的。腦思、耳聽、眼看、鼻聞、嘴說和吃、腳走,只有手是用來“做”的,手是母親給我們的最完美也是最適用最不應該被閑置的工具。勞作中我們“親手”,學習時我們“手不釋卷”,情深處我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兄弟相處為“手足”,夸獎別人有“手藝”“大手筆”,美好藝術我們稱“手工藝”,面對難題我們“手到擒來”、“手到病除”,溝通傳情我們用“手勢”,風雨路上我們“攜手共進”……一雙手可以擒住肉眼看不到的細菌,一雙手可以捧起浩淼的宇宙……播種希望的是手,收獲果實的是手,創造奇跡的是手,傳情達意的是手,溝通心靈的是手,改變命運的是手。手既是勞動工具,更是力量、勇氣、毅力和智慧的象征。
既然我們都有一雙手,那我們還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