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花店時,花香使你下意識地在門前站了站,心里根本沒想買花,卻被賣花人的熱情從門外拉到了門里。對方熱情地介紹,使你不買一盆就會覺得對不起人家,你實在不好意思就那么兩手空空地轉身就走。于是,無心買花的你,竟然抱了一盆花出來。
你走在街上,身邊突然傳來叫你的聲音,稱你是大老板、大領導、大人物。問能不能麻煩你一下,給你擦擦鞋?你本來沒想要擦鞋,但對方卻告訴你是免費的。盡管你知道不可能是免費的,但對方連珠炮似的肯求和奉承弄得你很不好意思,不就是擦個鞋嗎?于是你只能聽便,伸出一只腳……
平日去逛商店,在一件商品前,你無意識地站了站,可能是走累了,不留意間,好心而熱情的售貨員卻已經跟你說了一堆這個產品如何好的話,弄得你只能陪笑,隨聲附和,不過你絕沒有想買的意思。但最后你竟然還是掏了錢,不然你會覺得欠了對方什么,心里怎么也不落忍。
到飯館吃飯,伙計不厭其煩地給你推銷本店的特色菜,本來菜已上夠,但伙計的熱情讓你失去了主意,最后你只好同意加一個嘗嘗。
以上這些事,每一個人幾乎都遭遇過。在心理學上,“不好意思”是一種無法確定的情緒。這個情緒會被別人所操縱,最終使你做出不情愿的決定,即被動的選擇。
在西方的零售業中,“不好意思”是服務人員常常利用的一種手段,一門重要的攻關課題。對方就是要把你弄得“不好意思”,然后讓你掏錢。
推銷人員的所有介紹,其實都不重要,真正讓你掏錢的是那種讓你不好意思的熱情。在推銷中,銷售人員千方百計讓你進入“不好意思”的陷阱,這時你的腳步會被一種無形的繩索纏住,使你進退兩難,最后達到賣的目的。
在西方商業銷售的統計中,利用顧客的“不好意思”所成功推銷的產品,占到銷售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也就是說,在人們掏錢買商品時,其中百分之三十的成交量,是人們“不好意思”的心理在起作用,而不一定是真的對那件商品感興趣。
西方國家的商品銷售方式,常常是以直銷為主。在直銷的過程中,推銷人員利用的正是人們“不好意思”的心理,這是推銷商品的一大特征。“不好意思”值多少錢?在美國的商業銷售的統計中,人們因為“不好意思”花的錢,每年都要占到幾個億,甚至更多。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沒有一個人能在這一生里總是“好意思”。因此,我們為自己的“不好意思”便要不斷地付出金錢,幾百元,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都有。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為什么說在買房子、買汽車中,人們首先要冷靜,就是因為潛意識一再告訴我們,絕不能帶著“不好意思”的心理去購買如此的大件商品。盡管如此,在買車、買房子的選擇中,“不好意思”的成分仍然是存在的。
“不好意思”的理論在西方已經被商業界人士廣泛地掌握。銷售人員在銷售中,首先就是要千方百計地讓你“不好意思”起來。一旦顧客處于“不好意思”的境地,銷售人員就好辦了。就是憑著你的這個“不好意思”,人家才能有錢賺。賺的就是你“不好意思”的錢!
正是基于這一點,西方國家的消費者總是要比中國的消費者更理智、更冷靜。他們通常注意的不光是商品的質量,還有自己買商品時的心態,盡量不使自己陷入“不好意思”的境地。
中國人到了國外都是消費高手,大把花錢的主兒。這個總讓外國人吃驚,認為中國人很有錢。其中“愛面子”和“不好意思”的成分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好意思”的心理,在購買商品時,直接會轉換為金錢的流失。中國人“愛面子”的心理肯定還會推波助瀾,水漲船高。如果統計,中國的商家因此賺的錢,大概該是排在世界的前幾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