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金融風云變幻,華爾街金融危機如海嘯般沖擊著全世界的神經,美國經濟不可避免地出現大衰退,并將全世界各國的經濟帶入泥潭。隨著金融危機蔓延至全球,并由金融機構波及到實體經濟,全球資產面臨重新議價,金融版圖隨之悄然改寫,伴隨著金融危機的還有油價的跌宕起伏和能源危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由中國金融網、中國金融研究院和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的“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11月2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開幕。

由于金融衍生品的風險擴散及資產泡沫的破裂,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金融危機在全世界范圍內迅速惡化。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賤賣、美國國際集團獲政府資助、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華爾街銀行業危機迅速向歐洲蔓延,整個歐洲哀鴻遍野。不同于簡單的經濟周期,本次金融危機揭露的是全球金融秩序的不平衡和經濟增長模式的不可持續性。
能源危機的加劇更凸顯了全球金融局勢的緊張。一方面,在傳統能源領域,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全球石油產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同時,石油的金融化也使得油價波動日益劇烈,這使得經濟增長存在巨大的風險;另一方面,全球變暖趨勢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峻的考驗。
這一切使得本次大會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此次會議在召開之前就受到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并吸引了大批有識之士共襄盛舉。
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蔣正華先生、科技部副部長吳忠澤先生、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侯云春先生、中國光大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唐雙寧先生、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主席解思忠先生、荷蘭阿姆斯特丹市市長Mr.Cohen、荷蘭金融中心主席Mr.Haakm、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CEO Mr.V.d.Does de Willebois及20多位各國駐華官員、50多位金融市長、能源企業家、銀行家、學者等出席了本次會議,就世界金融新格局、能源與金融、金融生態與城市未來等熱門話題進行了探討。
此前,溫家寶總理出訪俄羅斯并簽署了《關于斯科沃羅基諾至中俄邊境原油管道建設與運營的原則協議》。此次協議的最終達成宣告了中俄有關能源合作的長期談判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是中俄雙方企業長期互利合作、共同不懈努力的結果,標志著中俄兩國政治互信和日益密切的經貿關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主席、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認為此次中俄達成的重要協議并非偶然,一方面在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風暴沖擊和近期國際原油市場出現的歷史罕見暴跌,使得俄羅斯國內的石油巨頭面臨巨大的財務危機和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也使得長期由于價格問題而一度陷入僵局的中俄能源談判有了一個可以達成妥協的契機。正如外電所報道的那樣,俄羅斯在面對外匯儲備不斷縮水的情況下,尋求外部資金支援已經迫在眉睫,而中國也是當前俄方唯一可以信賴的資金提供者,這不僅與中方接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關,而且是中俄兩國近年來形成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順勢推進。
從今年7月11日創出147美元一桶的歷史天價到跌落至近期60余美元,國際油價創出自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建立25年以來最大單月跌幅。這種從天堂到地獄般的巨幅波動迫使產油國(主要是歐佩克組織和俄羅斯)不得不認真考慮制定新的能源政策。由于內部分歧過大,歐佩克的官員們盡管反應迅速,有關減產的會議的商討也罕見地達成一致,可是卻沒有阻止國際原油價格的跌勢。市場人士普遍預測近期油價仍將會在震蕩中不斷尋底。
何世紅稱能源問題和近期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中通過的有關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將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中最受關注的政策改革“集中地帶”,加之國際能源市場的大幅波動為此次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賦予的特殊歷史背景。

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在發言時也指出,盡管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我國經濟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在邁向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穩中求進,力求把金融危機對我國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中央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正確有效的措施,保持我國經濟金融的安全。我們要積極應對,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把宏觀調控的重點放在保經濟增長上,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彈性的貨幣政策,增加公共財政支出,培育內需潛力,靈活調整貨幣政策,做好外匯資產的保全工作,擴大低風險信貸,降低高風險信貸,爭取在與國際合作應對金融海嘯的同時改善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對國際金融經濟的影響,為國際金融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光大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唐雙寧表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換個角度看正是發展中國農村金融的歷史機遇。中國金融的最大問題在農村,主要表現為投入少、機構缺、風險大;中國金融的最大難點在農村,農村貸款難,由于風險大銀行在農村又難貸款;中國金融結構調整的重點在農村,解決了農村金融問題也就解決了中國金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中國金融發展的最大潛力也在農村。因此,解決好農村金融問題正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情況下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和歷史機遇。
科技部副部長吳忠澤認為,中國應當切實保障能源的安全。他說,中國的能源消費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保障能源安全成為中國能源政策的突出問題。如何構建一個穩定的、經濟的、清潔的、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面臨著重大的挑戰,表現為以下幾點:1.資源約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2.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環境壓力加大。3.市場體系不完善,應急的能力還有待加強。4.能源資源的勘探、開發的秩序還有待進一步規范,能源監管機制尚待健全。無論是當前還是長遠,能否突破能源領域的科技瓶頸的約束,這是決定中國能源安全的一個關鍵因素。
阿姆斯特丹市市長Mr.Cohen對于能夠受到邀請出席“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感到非常榮幸。他在致辭中說道:這次論壇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創意,尤其在現在這樣一個非常艱難的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尤其需要領導力和經驗,現在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需要領導力,而且這個時刻更需要國際的合作,在能源和金融的行業,應該攜起手來,建立一個可持續性的世界,一個可持續性的世界金融體制。
由荷蘭金融中心主席Mr.Haakma率隊的荷蘭金融代表團,成為本次論壇的亮點。
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個金融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創造了股票交易的地方,尤其在這次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中,荷蘭的金融體制凸顯出了獨特的優勢。荷蘭金融代表團的到來,無疑為“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增添了精彩的一筆。
Mr.Haakma透露,要借助“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掀起中荷經貿合作旋風,實現金融合作雙贏。為此,在“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特意設立的荷蘭專場上,荷蘭金融中心國際事務主任Mr.Kees、荷蘭中央銀行處長Mr.Heuvelman、荷蘭金融市場監督管委員會處長Mr.van der Laan、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CEO Mr.V.d.Does de Willebois、荷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Mr.Crans、普華永道合伙人Mr.V.d.Linden、AO合伙人等重量級人物悉數登場發言,詳細介紹了荷蘭的金融體制、稅收體系、荷蘭公司法以及荷蘭在金融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相關經驗等,并向中國企業拋出了金融合作的橄欖枝。
荷蘭金融中心主席Mr.Haakma表示,荷蘭擁有良好的金融結構以及健全的稅收法規制度,在世界金融市場上占據著獨一無二的位置,而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地位已不容小覷。中國和荷蘭從17世紀以來就有著淵源的貿易歷史和穩定的外交關系,目前,全球正籠罩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之下,希望荷中兩國能夠繼續加強經濟合作,共渡難關,攜手應對金融危機。
Mr.Haakma還高度贊揚了“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的品質與重要性,積極邀請大會組委會把下一屆“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放在阿姆斯特丹市舉行。Mr.Haakma一再表示,荷蘭愿意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更多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歡迎中國企業入駐荷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奧地利OMW能源公司總裁Dr.WolfgangRuttenst、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副主任周大地、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以及唐旭、湯敏、李稻葵、劉紀鵬等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在論壇上作了精彩演講。

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重點闡述了石油定價權和石油期貨交易所兩方面的石油金融戰略。他指出爭奪石油定價權應該是海內外資金大量的交易,也就是人民幣和美元和其他有關流通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同時他認為各國相關國家都要共同呼吁,要改善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加強地區間的貨幣合作;在石油交易中尋求貨幣多元化,和交易國家之間貨幣的雙邊互換合作;另外,目前國際金融動蕩時期,美國金融危機已經波及影響到世界的金融、世界的經濟增長,一些產油國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鑒于此,他希望中國本著真誠的、互贏的合作態度去幫助一些產油國穩定外匯儲備,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最后,他強調要堅持外匯儲備多元化的原則,進一步發展非官方的外匯儲備,而石油儲備是一個很重要的儲備。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在關于“全球石油市場走向、定價與金融安全”的主題演講中指出,受美元、投機、產油國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未來國際油價應該在80~100美元之間波動;并同時呼吁中國石油定價機制必須與國際接軌。
他認為目前的石油市場是供大于求,不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消費都在下降。價格從7月份147美元一桶到現在不到70美元一桶,下降的幅度十分大。目前有兩種力量同時左右著油價的走勢,一種力量是往上推,一種力量是往下走,未來油價到底走勢如何,則取決于這兩種力量大小。
對于油價預測的問題,董秀成認為油價預測跟賭博一樣,他提醒大家在考慮油價的時候,不能單純考慮原油的生產成本,還要考慮油價的社會經濟運行成本。對于產油國來說,會千方百計地讓油價保持在他能夠接受的范圍,但絕對不允許油價回落到讓他的經濟崩潰,基于這樣的理由,國際油價無論如何也不會持續走低。董秀成預測國際油價明年應該在80美元~100美元之間波動。
同時,董秀成認為中國石油定價機制必須與國際接軌。而這種價格機制是直接接軌,關鍵是要完善,也就是說要加快調價頻率,比如,半個月或者一周,甚至一天、兩天,并且給企業的權利要加大,在允許范圍內可以調整;其次,他認為臨時價格干預會保留,但是,這個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一定是臨時的,不能把臨時的東西固定化,關鍵要讓它透明化、公開化。
會議于11月4日順利落下帷幕。這是一次在特殊時間窗口下被賦予了特殊使命的大會,本次會議產生的成果必將為中國乃至世界成功應對金融危機提供寶貴的智力支持。
(責任編輯: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