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集團企業文化部
從今年6月開始,按照國資委宣傳局工作部署,中國電信在全集團范圍內啟動了企業文化建設評價試點工作。在試點工作實施中,中國電信各級單位對此項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并通過試點工作,進一步推進了中國電信企業文化建設。

領導推動
接到任務后,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領導對此十分重視,公司黨組書記、副總經理尚冰和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晨霜多次強調指出,國資委選擇中國電信作為企業文化建設評價的試點單位,不僅是對中國電信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實際工作的充分信任,我們要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做好此項工作。在工作中,要全面、客觀、實事求是地反映中國電信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現狀,要以此次試點工作為契機,對中國電信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梳理,認真檢查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促進中國電信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為保證試點工作順利進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成立了由集團公司企業文化部為主、各相關部門參加的企業文化建設評價試點工作小組,負責組織實施企業文化建設評價的試點工作。
2008年6月,集團公司又借中國電信政研工作會召開之際,召集各省公司企業文化部主任在京開會,部署了開展試點的有關工作,并對如何開展試點工作進行了集中培訓。
制度保證
為保證試點工作按質、按量和按時完成,中國電信制定了企業文化評價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對開展試點工作的組織機構、內容、任務、進度安排、評價方式和評價人員選擇等,都作了具體安排。方案中明確要求,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根據員工的工作特點,細化工作方案,積極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評價試點工作;要向被調查單位的干部員工講明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評價工作的意義,積極爭取被調查單位干部和員工的支持;要將此次工作作為本年度各相關單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內容之中。
有效分解
查閱資料。在全面掌握集團文件及其他資料的基礎上,按照評價體系內容,仔細查閱中國電信自啟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以來相關的會議紀要、會議通知、文件、培訓資料、識別系統資料及其他資料,力求內容翔實、客觀,符合評價的要求。
實地調研。調研活動主要采取看辦公及營業現場、聽匯報、召開員工座談會等方式,了解相關單位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情況,并征求基層對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意見。
問卷調查。根據評價體系的內容,編輯成了企業文化建設評價問卷,由各省公司企業文化部門負責,采用紙質或網絡形式,下發給各級單位的員工。在問卷下發前,對被調查單位員工進行廣泛宣傳和動員。在確定被調查的對象后,又向他們詳細講明如何填寫問卷。在問卷填寫完畢后,再逐一回收,確保問卷保持很高的回收率。
在被調查對象的選擇上,參照國資委的相關工作要求,我們將被調查對象的選擇比例數(被調查員工數量占中國電信員工總數的比例)確定為2%;同時,為真實反映企業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意見,我們還將調查對象擴展到勞務工和實業公司的員工。
在調查工作中,部分省公司為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本單位的企業文化建設情況,適當地擴大了被調查對象的選擇比例數,因此實際接收調查的員工數量占中國電信員工總數的2.5%左右。
此次問卷,共發出問卷11038份,收回問卷11006份,回收率為99.7%。
巧借東風
評價與企業實際工作相結合,以試點為契機,推進中國電信企業文化建設。
進一步提高了對企業文化建設認識。通過試點工作,許多單位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和意義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認識: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作用在于要融入到企業的具體經營管理中,并通過企業和員工的具體行為去體現企業文化的理念。在認識提高的基礎上,許多單位進一步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有力手段,從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角度去開展企業文化工作。
不斷完善本單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許多單位通過擴大問卷發放范圍或擴充問題提問范圍等形式,對本單位近幾年企業文化建設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檢查,認真檢查本單位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透過現象,尋找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并聯系企業實際,制定具體的整改方案,以求本單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不斷有新突破。
積極完善和推進中國電信企業文化評價工作。中國電信企業文化建設評價工作已開展近兩年,企業文化建設評價的對象主要是省和地市公司。為進一步推進此項工作,我們在認真參照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對中國電信企業文化建設評價體系進行了認真修改和完善,并準備以試點工作為契機,在全集團范圍內全面推廣企業文化評價工作。
認真梳理
通過試點,我們認真分析了中國電信企業文化建設現狀:
一是中國電信具有完備的企業文化理念,且企業文化建設組織機制健全,有必要的物質條件保障,能通過各種行之有效、豐富多彩的活動,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滲透到廣大員工中去。
二是員工對中國電信的企業文化理念認同度較高,并基本認同本企業的發展戰略,精神狀態健康向上。
三是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制定較完善,并且得到較好的貫徹。
四是企業在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選樹、品牌推廣、用戶服務、經營績效等方面,成績顯著,連續3屆被國資委考核為A級。
五是企業文化制度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有許多工作需要進一步去完善。
思考與建議
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評價,提高企業文化融入企業實際工作的能力。如果將企業文化建設單獨作為一項職能來理解,就事論事、停留在表象加以評價,就不能準確分析判斷出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真正成效,甚至可能出現文化建設工作很好,但企業實際工作卻較差的現象。因此,我們進行企業文化建設評價,不能為“評價”而“評價”,不能為“文化”而“文化”,要通過“評價”看“管理”,通過“評價”提高企業文化融入實際工作的能力。具體方法就是在一些指標設置上,更多地從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來考慮,尤其是要多設置能直接反映企業文化工作成效的企業經營管理類指標。
穩妥處理宏觀性指標與微觀性指標的關系。宏觀指標是指有關企業大政方針和能反映總體態勢的指標,微觀指標是指有關企業具體工作的指標。如果宏觀指標設置過多,則不能反映企業真實存在的問題,或發現的問題都是“大而空”的問題;微觀指標設置過多,則不能反映企業的全貌,而且有限的篇幅,不可能將每個微觀指標都列舉出來。因此,企業文化建設評價體系在抓住若干個能反映企業全貌的宏觀性指標后,應對其中關鍵性的指標進行具體分解和設定,使評價體系真正做到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應對“亞文化”有更多考慮。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評價體系,主要側重點是對集團文化建設評價,但作為特大型企業,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各地,各地地域文化對當地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能左右某個企業的企業文化特點。因此,在評價體系中,能否增加一些“亞文化”的內容,特別是“亞文化”對員工工作習慣和行為準則影響的內容。
應更多地考慮用戶的因素。企業文化的主要作用,一是整合統一企業員工的價值取向,使之對企業的使命、愿景、目標、任務產生群體認同;二是能感召、影響外部公眾對企業形象、企業產品、企業服務的認同,并由此影響其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因此,企業文化僅有員工的認知、認同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得到用戶的認知、認同。所以,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評價體系中,應考慮用戶對某個企業企業文化的認同度、對企業形象的評價,等等,而這些因素,并不僅是客戶對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滿意度就能代表的。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