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許多人來說,有著一雙憂傷而美麗眼睛的袁泉是個安靜又簡單的謎,或許對她自己而言,成長的每一種體驗也都是一個個需要去親自破解的謎。
而當下的她,正處于并不渴望表達的階段,也許媒體對她以及那種種八卦的過分關注,讓她體會到一切表達的危險。她寧愿選擇的生活,是褪盡一切華彩,自在,單純,更忠實于自我的那種。
知道袁泉的人總會用這樣的詞語形容她:“人如其名,清澈如泉”、“憂郁”、“孤獨的花朵”、“神秘”、“文藝范兒”……
對于一個僅靠一雙深邃美麗的眼睛就有資本故弄玄虛的女演員,即使在她身上用盡那些神秘色彩的文藝腔形容詞都不為過。
然而我們見面的時候,她卻率先低聲表示:最近我沒有什么表達欲望。
這種帶有極度自我保護傾向的表白,讓人突然覺得任何冒然的剖析,對她或許都是件不禮貌的事情。而在那不想表達的情緒后面,卻仍然可以從她眼睛里看到許多急于傳達的情緒。那些情緒中有面對陌生對話者的不安,也有期待某種惺惺相惜和共鳴的渴望。
當錄音筆開啟的那一刻,她全程附送語調緩慢和溫柔的標準答案,每一次作答都必定認真轉過頭用那雙美麗的大眼睛直視筆者的眼睛。以致化妝師花了近兩倍的時間才化好她的妝。
你可以忽略她那些因為“不想表達”而拋出的諸多標準答案,但卻無法忽略她這個習慣性的想要直達人心的小動作。
果然,最后在她拒絕做一個心理測試,聲稱不愿意被隨便分析后,我們關掉了錄音筆。開始跟化妝間的女孩們玩起了各種心理測試的游戲。
而剛剛拒絕玩這個游戲的袁泉,卻不時轉頭過來聽我們在說些什么。后來,她總算忍不住參與到我們的游戲中,仍然自己默默計算著自己的答案,并且擺出一副偷吃了甜美糖果的小女孩表情笑著告訴我們,她已經在心里給自己做了測試分析。
如今的她,害怕也不奢望被別人了解,卻那么想要了解自己。
顯然,她已經在長久的沉默中,明白了許多。
Sound of Silence
1
生活在別處的快樂
袁泉看起來很有漂泊氣質,其實她一直是一個很戀家的乖乖女,黏著父母和熟悉的朋友們,出去旅行對她來說都是很有壓力的事情。
這種狀況卻在去年開始有了變化。公司這次讓她在全球三個城市拍攝錄制主題為“臨時居住”的唱片,或許也跟這種心理上的變化有關。
專輯在臺北的部分已經錄制完成,她在臺北呆了整整十天,身邊沒有熟悉的人,工作人員都是臺灣的,她卻出奇的放松和自在。MV也不刻意拍攝,而是隨機拍攝她的行程。這聽起來很像袁泉的性格。不愿意刻意去表達什么,卻用最隨性自然的狀態展示自己。而此次臺北的短住,也讓她收獲了許多不一樣的心情。
“我去的時候,臺北正好是冬天的陰雨天氣,跟我在冬天里的心情很相像。天氣陰陰的,反而會覺得很輕松。沒有太陽時,你會發現自身的能量會顯現出來,不會需要天氣帶來幫助。
臺北特別親切,它太像內地的南方城市,到了那里沒有很新奇的感覺。那里的人呀,生活上的習慣呀,反而很像我小時候成長的南方城市,有雜亂的街道,也有大馬路,你突然拐過去會發現那里有一處綠化非常好的地方,和帶小花園的房子。還有非常好的咖啡,可以在那里呆一下午的特別安靜的咖啡廳。
這一切都讓我覺得挺熟悉,當然這種熟悉也不是完全,十天的居住讓我看到所有東西都是好的。很美好。”
她在說這段話的時候,安靜地看著我的眼睛,用一種類似書寫散文的語氣。極具畫面感的場景一點點展現在眼前,讓人很容易想象出這個戀家又很少有機會去外地輕松居住的女孩,是如何帶著她那雙漂亮眼睛去認真窺探來自新鮮城市的各種生活中的美好,突然發現一處美景,她也只是默默走過去,安靜地品嘗那一小部分屬于她自己的柔軟時光。

接下來還有許多地方想去,比如曾經去過但是走得匆忙的北歐。她充滿期待地想象著趁這張專輯錄制的機會再去一次。
“我去年去了瑞典和丹麥,可惜是冬天去的,下午3點多天就黑了,這次可以在夏天去的話,就有一個很長的白天。他們都說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最美的。我想要去感受一下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狀態和節奏。”
有人說,渴望旅行的人,也是渴望找尋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人。在我們的對話中,袁泉一直說自己現在是處于特不明白自己的階段,卻細致描述了自己對于可以生活在別處的渴望。
或許這是她所認為的可以讓她放松心靈,收獲美好,又可以認真對話自己的好方式。
2
惟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在我們的談話中,袁泉用了很多次“變化”這個詞。
生活的感受隨時可能改變,工作的內容要順其自然,沒有計劃性,而感興趣的事情也隨時都在改變。
那感情呢?
雖然之前被宣傳人員叮囑今天不要對她談論感情,可化妝間的墻上貼著夏雨的大幅海報,倒映在鏡子里袁泉輪廓分明的臉旁。有女生忍不住八卦地提起那個名字,袁泉卻突然很溫柔又很決絕地反抗:“不要提這個……嗯,這些不要聊……”
一段幾乎透明、備受關注時間長達八年的感情,從之前大方的牽手,到波折重重,再到一提起就黯然神傷。到如今,不愿任何人再去輕易談論。
袁泉緩慢而斷斷續續說,去年因為媒體,自己很受傷害。
所以她選擇用沉默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感情和自己的心。而面對大家的關心,她已經學會用微笑和沉默的方式來應對各種揣測。
世間最穩定的就是變數,無論是往好的還是壞的方向改變。如今的她已經懂得了如何接受變化,她說計劃不如變化,過好現在可以把握的生活,這就夠了。
工作上,也不會傾向把重心都放在舞臺劇,她對很多事情都希望去悄悄嘗試:“我覺得每一年的工作重心是不一樣的。前幾年有很好的機會讓我好好感受一把話劇,接下來想做的事情還挺多的,今年年底一定把專輯做了,后面就不知道了。這些計劃性的東西一定會跟其他的工作有沖突,所以我只能選擇現階段的工作。我覺得當演員挺幸福的,作為歌手也是。作品真的可以代表你此時此刻的感受,很多人跟你是有共鳴的,大家可以從你的作品感受到你。”
對于自己之前的工作成果,她表現得非常謙虛:
“我一直說,希望可以做拿作品說話的人,但是這真的是很難的事情。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標準也是你心里認定的,并不具備公眾的評判體系。我還是一直都在期待遇到我覺得好的劇本。
而唱歌這個東西跟戲就更不一樣,你對一種音樂風格的偏好,有可能是支撐你一輩子的。

在唱歌這個方面,我沒有想過要做很大改變,音樂首先就是好聽,能夠讓你有感覺。有時候那種越簡單的東西讓你越有感覺,選擇時還是會有一些讓我自己覺得心里有畫面感的旋律和詞。”
無論如何去順從變化,骨子里的倔強卻仍然在言談間流露。已經在娛樂圈滾打多年的袁泉,現在最喜歡做的事情還是穿著牛仔褲和板鞋回到學校里去看戲。
她說曾經看過有人在網上對她做的分析,從血型到名字,有句話很能得到她的認同:“孤僻愛自由。”
對于筆者說“孤僻的人都很聰明”的評價,她自我調侃說之前看過一個戲,有個學法律的學生在表演時一直在說:“你要讓我知道,你一定要讓我知道,你不能不讓我知道。”
她認為聰明人可能就是這樣,一定要把這件事情搞清楚。
“可是這有必要嗎?”她反問我。“其實到了最后,發現沒可能,你的清楚永遠是在你的角度,在別人的角度可能是完全顛倒過來的。”
雖然明白這一點,她卻還是自認自己沒有辦法做到裝傻,“裝傻我是做不到的,裝傻需要更高的智慧。”
3
力所能及不浮華
雖然感性又沒有計劃性,袁泉在做事之前卻需要明確自己能做什么后才去做。

她的計劃欄里只寫著這樣一行字:力所能及。
認真演戲,用心唱歌,就連穿衣生活,都只在控制范圍內做恰當的安排。她不讓自己超負荷,不是怕承擔,只是她認為“力所能及”是最好的生活和做事態度。
最近一直在參與賑災演出的袁泉,說她并不會沖動去領養小孩,也沒有很沖動地去第一線救災。
她看到報紙上很多演員真的做了很多事情,就想,我,又能做什么呢?
“我希望我發揮的力量,即使是細水的,也希望它是長流的。”
即使在感情最沖動的時候,也考慮到自己現在去可能會給災區添麻煩,而沒有沖去一線救災。她認為自己并沒有特別大的號召力,因此只愿意默默去籌劃自己的幫助計劃。
“每一個藝人的公共狀態是不一樣的,有的藝人是可以起到一呼百應的。比如有很強大的組織,或者非常強的觀眾緣,可能他們起到的整合力量更大。作為我來說,我要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剛開始我也很沖動,但是最初的沖動平靜后,我就開始去思考實際的問題。”
對她來說實際的問題是能夠把那種沖動和力量保存下來,在未來的災后重建中保持住細水長流的關注度,可以為重建學校出力,如果可能,她準備好要去做支教的工作。
袁泉說這件事情的時候看起來經過了長久的深思熟慮,在她心里這已經成為她想要一直去關注和盡力的事情。
化妝完畢,工作人員給她看拍攝使用的服裝。她仍然是溫柔緩慢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服裝師大膽嘗試把一件小禮服改造成一件休閑款式的小上衣,她眼睛里流露出小女孩的驚喜。
這時候,你便可能會有點明白這個一直很有主見,特立獨行的女孩為什么口口聲聲說自己處在不明白自己的階段。
她一直那么珍惜自己的羽毛,又那么認真地開始注意起自己的每一點小變化,及一切其他可能性。
風尚問答:
《風尚志》: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個女孩,而是一個女人?
袁泉:我到現在都沒覺得自己是個女人,哈哈。我一直覺得自己有一種學校的情結,經常還是會覺得自己是學生。身邊的朋友還是之前上學的那些,還都留在你身邊,跟你非常親近。
《風尚志》:你覺得有人了解你嗎?
袁泉:有,但很少。(夏雨?)啊,不說這個了吧。這些都不要……現階段我真的沒有什么交流的欲望。因為很多事情在自己心里很不確定。所以想要去旅游。離習慣性的生活遠一點,那樣可能會自然而然的明白,你自己需要的和你自己真正愿意成為的人。
《風尚志》:有沒有什么小時候的愿望是現在實現了的?
袁泉:我挺多愿望都實現了。比如能讓自己的父母很好的渡過一個晚年、有一份自己很喜歡的工作。
《風尚志》:在選擇衣服方面,你有什么特殊的喜好呢?

袁泉:材質最好是棉質感的,不要有光澤。出席重大活動的禮服基本都是找設計師定做,而做禮服的時候也一定是把面料有光澤的那一面反過來。款式方面,無論怎樣都會有兜兜,那樣手可以有地方放,比較自在。此外我不喜歡緊身款式,很多裙子都是特別松弛的樣子。喜歡非常簡約的風格。
《風尚志》:平時和朋友聚會會化妝嗎?
袁泉:出席聚會的話會化淡淡的妝,其中比較重視眼妝。
《風尚志》:你最喜歡的家居裝飾呢?
袁泉:植物。
《風尚志》:美容方面有什么秘訣?
袁泉:晚上盡量不熬夜。我其實是很怕熬夜的人,有的人是可以晚上特別精神的,但我到10點11點就必須要睡覺的。
《風尚志》:你的手很好看,會去做指甲嗎?
袁泉:我的指甲永遠是剪得平平的。
《風尚志》:你是個愛美的女孩嗎?
袁泉:我的愛美神經不是很敏感,平時很少琢磨怎么把自己弄好看。比如遇到喜歡的飾物,我會買,但是不戴,就放那里看著。
《風尚志》:你喜歡貓還是狗?
袁泉:更喜歡貓多一點。我看到貓的眼睛會覺得特別親切,覺得像孩子的眼睛。
《風尚志》:你認為作為一個女人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
袁泉:獨立。心靈的獨立。不管你跟任何人生活在一起,不管遭遇什么樣的境況,都能用很自主的狀態去面對它。而且你的心靈是可以有免疫力的。就是面對不一樣的狀況,哪怕是很糟的狀況,你摔倒會有爬起來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