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美麗與和諧共存#65377;今天的安樂鎮,集旅游觀光#65380;特色商貿于一身,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穩步前行#65377;
21世紀,一個迅猛發展的時代,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我國一個個縣市迅速崛起為經濟發展的“舵手”,招商引資#65380;立項建廠#65380;土地開發,以振興一方經濟#65377;
然而,在“九朝古都”花城洛陽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地圖上一個平凡的小鎮——安樂鎮,她地處洛陽市老區與新區的交匯處,不能說她沒有機遇,只是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并沒有給她多少施展空間#65377;因為她的腳下隱藏著千年的歷史——隋唐遺址城#65377;保護隋唐遺址城是國家的政策也是政府的使命#65377;不能建造高樓大廈,不能搞土地開發,更不能引進工業項目……
特殊的地理環境,既是限制,也是優勢#65377;安樂鎮,以自己獨有的脈動在古城洛陽搏動#65377;
“花海”淘金
8月,酷暑時節,安樂鎮新村村,一片綠色,陣陣花香沁人心脾#65377;
“這里是新村花卉一條街#65377;”順著路人指引看去,“麗美園藝場”“鑫怡花房”“五真園藝場”“興運花木市場”等花房一字排開#65377;
走進“麗美園藝場”,金麒麟#65380;霸王樹#65380;新天地#65380;不夜城等兩三百種花卉讓人目不暇接#65377;
“我們是華陽國際飯店的,這里的花便宜#65380;批發#65380;品種多,我們單位用花都是從這里采購的#65377;”一位正在選花的顧客和記者攀談起來#65377;
“我們做花卉批發生意已經17年了,除了這個花房,在邙山我們還有十幾畝地,七八個花房;另有一個占地幾十畝的牡丹基地#65377;我們從南方買進半成品后在邙山培育,像這棵滴水觀音要培育20多年……” “麗美園藝場”主人王麗美的嫂嫂指著一棵高兩米多的滴水觀音說道#65377;
“現在的行情,一個月能賣1000多元的鐵樹30~40棵,140~150元的富貴樹20~30棵,300多元的春玉30~40棵,600多元的元寶樹10多棵……名貴的花卉我們還可以代養#65377;具體的收益沒細算過,只是每個月都要去南方進一次到兩次貨#65377;”
旁邊,“鑫怡花房”正準備駕車給客戶送花的張老板湊了過來,“生意是不錯,比那些年種地強太多了,要說一年能賺多少錢?可不能說,那是商業秘密#65377;”張老板一句玩笑道出了“花農”的“甜蜜事業”#65377;
目前,安樂鎮新村村2000多人中,花農占80%#65377;2002年5月,經洛陽市政府批準由洛陽市新村花木有限公司在洛河南岸,洛宜公路南側興建一個大型花卉綜合展示中心,即今天洛陽人熟知的洛陽新村花卉市場#65377;
進入洛陽新村花卉市場,宛如置身一座植物博物館,一縷縷花香,一簇簇綠#65377;
據安樂鎮新村村主任孫慶堂介紹:“洛陽花卉市場占地1萬平方米,鳥魚寵物區5000平方米,種植存貯基地和冷庫等配套設施2.5萬平方米#65377;經過6年運作,花卉市場現有花卉1000多種,包括溫帶#65380;亞熱帶植物#65377;展示中心主要展示名優特鮮切花#65380;盆花#65380;藝術盆景#65380;仿真絹花#65380;綠化苗木#65380;新優花種,園林機械#65380;花卉藥肥#65380;工藝禮品#65380;奇石根藝#65380;鳥魚寵物#65380;園藝書籍#65377;”
花卉市場建起后,新村村許多“花農”搖身一變成了“花商”“花經紀”,村民的收入大幅提高,2007年,新村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0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65377;
安樂鎮新村村黨支部書記胡新民說:“洛陽新村花卉市場經過6年的運作,直接和間接效益達到2億,成為豫西地區花卉市場最大的集散地#65377;它帶動了餐飲#65380;租賃#65380;貨運相關行業的發展,拉動了農業基地化建設,為洛陽打造文明衛生城市起到了推動作用#65377;”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65377;”古時人們從雍容華貴的牡丹里尋找美麗與富饒,今天的安樂鎮新村村人從“花海”里淘金,為安樂鎮乃至整個洛陽市增添了一抹瑰麗的色彩#65377;
美麗新村莊
“沒有梧桐樹,招不來金鳳凰#65377;”安樂鎮要不斷向前發展,安樂鎮農民要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美好事物#65380;幸福生活,最終還要依靠安樂鎮自身的努力和發展#65377;
安樂鎮鎮長張大偉告訴記者:“安樂鎮轄16個行政村及2個社區,農業人口3.47萬人,農村勞動力1.5萬人#65377;在新農村建設方面,我們鎮力求做到路燈安裝#65380;衛生保潔#65380;農村社區服務中心#65380;道路硬化四個全覆蓋#65377;”
安樂鎮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首先,整治道路,安裝路燈,通組通戶硬化道路#65377;
安樂鎮全鎮各村共投資2000余萬元,硬化城中村內的背街小巷等道路22萬余平方米,2008年,安樂鎮還新建道路19公里#65377;
道路平坦#65380;寬敞了,人們出行方便了#65377;安樂鎮又著手環境整治#65380;美化鎮貌村容,建設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更舒適的生活居所#65380;更便捷的服務#65377;
2008年,安樂鎮從洛陽孟津縣收購了1700余棵黃楊,喬灌木搭配,全鎮范圍內栽種各種常綠樹木6500余棵,另外,安樂鎮已與專業公司簽訂協議,由公司統一規劃#65380;統一管護,于2008年完成生態廊道綠化14.7公里#65377;同時,在10余條道路上設“常規軍”全天候清掃保潔#65377;
“村里路村里出錢付我們工資,鎮里每人每月給我們100元的補貼”,一位背心上印著“安樂環衛”的保潔工人和記者聊起了自己的生活,“我除了種地也沒別的活,干這個不耽誤家里活,挺好的”#65377;
為了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安樂鎮安南#65380;安東兩個社區,還推行了開展教育,凝聚人心;深化社區服務,溫暖人心;豐富社區文化,陶冶人心;加強社區管理,穩定人心;發展社區經濟,鼓舞人心的“五心工程”#65377;
獅子橋村文化大院,原來是學校,一直廢棄,成了村民放養奶牛的地方,一到夏季蚊蠅亂飛,遍地牛糞#65377;獅子橋村委會,依托新農村建設契機,在原址上建成了文化大院,一改舊村面貌#65377;村民打牌賭博的少了,參加文化大院活動的多了,歡聲笑語也多了#65377;
西崗村文化大院圖書室,69歲的張老漢正在看報,他指著報欄說:“這有兩三種報紙,天天換#65377;我年紀大了,不過這眼神兒還能瞅見幾個字,沒事就來看看#65377;” 西崗村綜合文化活動室現有圖書5000多冊#65377;
在基層組織建設上,安樂鎮要求基層干部要想干事#65380;能干事,對村干部鼓勵干#65380;批評看#65377;每周一例會,及時掌握村干部思想動向,掌握村里動向,把矛盾解決在初期#65380;早期#65377;
安樂鎮黨委書記李安民說:“我們的原則是:老百姓有一分合理訴求,我們就解決一分#65377;由于及時發現問題#65380;解決問題,近幾年,安樂鎮實現赴京#65380;省#65380;市零集訪#65377;”
2008年,安樂鎮趙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曙光#65380;中崗#65380;安樂村#65380;王莊#65380;西崗#65380;水磨等村被命名為市級文明村#65377;
2008年4月16日,安樂鎮被洛陽市委#65380;市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鄉鎮#65380;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先進鄉鎮稱號#65377;
趙村文化大院里,幾位老年人正在樹陰下下棋,院子里的空氣中安樂祥和的氣息透過院墻,飄散在安樂鎮的上空#65377;
“鳳凰樓下逍遙客,郟鄏城中自在人#65377;高閣望時花似錦,小車行處草如茵#65377;”
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美麗與和諧共存#65377;今天的安樂鎮,集旅游觀光#65380;特色商貿于一身,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穩步前行#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