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了一種生活
我剛離職的時候,所有的朋友都不理解我的做法#65377;在他們看來,我是“鐵飯碗”:名校的骨干教師,前途無量,錢途也無量#65377;
但我厭倦了那種生活#65377;我不喜歡當別人介紹我時總說:這是××學校的老師#65377;根本連我的名字都沒介紹,就會有一堆熱情的家長圍上來寒暄,爭著搶著握手,還不停地夸獎我的單位,仿佛這種恭維就會讓我的臉上有光#65377;
同樣,我也不喜歡在學校里教書的那種感覺:一切都要照本宣科,永遠是機器上一顆微不足道的螺絲釘#65377;學生們看我的眼光,也讓我不安:我仿佛就是那逼著他們考試的魔鬼#65377;
于是我在眾人驚愕的眼光中,飛快地辦好了離職手續#65377;每個人都以為我當時放棄了那份優越的工作,是因為有更好的單位在等著我#65377;殊不知,我只是不愿意在那個環境里繼續了#65377;
夾縫中的悲哀
閑待了一個星期,我就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一家新興的媒體公司做事#65377;新公司給了我很高的待遇,我也對它期望頗高#65377;然而當我拿著那厚厚一本員工守則,再看到嚴苛的末位淘汰制時,我的心就有些不安#65377;
最初我把這種不安歸為對新公司的陌生感,但我很快就發現,那里彌漫著一股病態的競爭氣息#65377;我還發現,在這個公司里我基本上見識了這輩子所有的丑惡#65377;我眼見上級把下屬的功勞據為己有,也眼見親如兄弟的兩個人為了一筆廣告收入大打出手,就連一對被大家視為金童玉女的親密愛侶,也因為相互的猜疑而勞燕分飛#65377;每個人都像最警惕的斗士那樣,不僅要瞄好敵手,更要提防背后#65377;
因為心神不寧,我的工作效率很差,幾次的業績都勉強過關#65377;這種無奈之下,我想到了原來的單位#65377;但當我回去原來單位時,我才發現,他們就像穿著白色亞麻布的天使,而我的衣服卻已經被染缸染得五顏六色了#65377;我們身上的氣息,完全不同#65377;
我需要做個抉擇了#65377;是硬著頭皮再回到原來的單位,還是在新的地方忍下去,拿著高薪,卻刀光劍影?說實話,我覺得這兩邊都不適合我#65377;我完全就是孤立在他們之外的個體,仿佛和他們之間隔著厚厚一層玻璃,雖然看得見,卻摸不著#65377;
“我”和“你們”
在這種愁思中,我出了車禍#65377;腳扭了,車子也被撞壞了#65377;雖然按照規定我可以休息,但是那可怕的末位淘汰制,讓我還是不得不打車去上班#65377;
那出租司機很健談#65377;我剛一上車,他就和我說:我認識你#65377;
哦?我很詫異#65377;
他說:我每天早上都在這小區門口,常看到你開車走#65377;怎么車壞了?
我隨口就把自己的情況說了說#65377;說實話,我當時只是想隨口說說,發泄一下自己而已#65377;
但他卻很在意地聽#65377;聽完,他對我說:你確實應該考慮一下了#65377;
他問我究竟喜歡干什么#65377;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就瞠目結舌地答不上來#65377;
據他說,他原本是個國企職工,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聽故事#65377;就這么一個簡單的要求,卻常常得不到滿足#65377;后來他一怒之下就辭職,干脆干起了出租#65377;跑出租這些年,他見慣了悲歡離合,也聽到了無數故事#65377;
就為了聽故事,干脆!擇了一個職業?這真讓我難以想象#65377;想到這里,我忽然靈機一動,問:要是能有機會讓你回原來的單位,你會去嗎?
他說:不會#65377;因為我和他們說不到一起#65377;每次我回去,都會覺得,我是我,他們是他們#65377;
我是我,他們是他們?我想到了自己那種玻璃的隔閡感#65377;
他說:對#65377;其實要判斷自己是不是屬于這個群體,很簡單#65377;只要看你和他們說話的口吻就知道了#65377;你們是一塊兒的,你就會說“我們”,否則,你會說“我”和“你們”#65377;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發現自己為什么換到了一個新公司,卻還總感覺不良了#65377;最簡單的例證就是,我似乎從來沒融入過他們,他們也沒心思接納我#65377;我們的談話,永遠是“我”和“你們”#65377;
那天我們談很久#65377;臨走時,我付了他車錢#65377;他收下錢,笑著對我說:放心,咱們都會好的#65377;
我明白他的意思#65377;他說了“咱們”,表示在選擇職業#65380;!擇歸屬的問題上,我們是同路人#65377;
找一個團體去歸屬
時至今日,我還很感激在那個迷茫的時候遇到這樣一個人#65377;我換了新公司,新公司仍然是個能讓我找到自我價值感的行業,卻沒有了那種相互傾軋的病態競爭#65377;我有了自己的團隊,最開始我是旁觀者#65377;慢慢的,我變成了參與者#65377;再后來,我變成領導者#65377;在這其中,我發現了自己的樂趣所在#65377;
我知道了,一個人在做!擇的時候,不單要看自己的內心,還要看周圍的環境#65377;要知道,你總是要!擇一個團體歸屬的#65377;如果遲遲找不到,那種憂慮與焦躁,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甚至進而懷疑自己的能力#65377;
!擇一個團體歸屬,未必會讓你多得多少錢#65377;它給你的,是一種內心的平靜和支持#65377;
我的車修好了,我每天開車上班#65377;最開始的時候,我每天出門時都會看到那輛出租車#65377;我們會相視一笑,表示我們是“我們”#65377;
后來有一天,那輛出租車不見了#65377;我想,他一定是又聽從了內心的召喚,找到了更適合的“我們”#65377;
(自《青年心理》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