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吃燭光晚餐,在家中聽音樂關(guān)上電燈,點洋燭效果好,究竟有什么好呢?有沒有科學證據(jù)?
原來在比較黑暗的地方,瞳孔會放大,瞳孔放大了會令人看到的景物美化,吃的飯菜色香味也看起來美感一些,令觀感上浪漫化#65377;最重要是情侶吃燭光晚餐,在對望時燭光都美化了對方,“燭光底下出西施”,情人的五官都在燭光忽明忽暗的效果下,出現(xiàn)了最美的一面#65377;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淺笑傾談之間,在腦海中產(chǎn)生化學作用,小小的瑕疵也看不到了,那是多么的美妙動人呢#65377;
古時沒有電力供應(yīng),在晚上就只得用燭光照明,例如在大劇場上演歌劇都是用大量燭光,那些在皇宮大殿吊著的水晶燈也是點洋燭的#65377;一般平民百姓,也是在黑暗中度日子,富有的人家,可以有錢點洋燭,窮人家唯有點油,用小小的油燈來換取光明#65377;
對于現(xiàn)代人,實在不可以想象沒有電的日子,一遇停電便叫苦連天,沒有冷氣,照明,上網(wǎng),電腦,怎可以活上一天半天#65377;不少時尚家庭愛在家里點洋燭,而且那些洋燭在燃點時發(fā)出不同的香味,有松弛神經(jīng)的作用#65377;晚上浪漫一下,在燭光映照下,做瑜伽和冥想最好,在寧靜和幽暗的氣氛下,吟誦佛經(jīng)和大悲咒,忘記煩惱,忘記工作人事上的煩惱,也是一件好事#65377;
小時候?qū)鹩袩o限的興趣,時常背著父母偷偷玩火,一年一度公然玩火,就是在中秋節(jié),在父母的監(jiān)督下玩燈籠玩燒等,用紙燈籠點火#65377;
可惜今天的小孩只有電燈籠,實在無趣之至,這種玩火的傳統(tǒng)已不多見,實在可惜#65377;小孩也不好玩了,怕火怕冒險太受保護了#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