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旅行了好幾個地方,發現所有地方的博物館#65380;旅游手冊或導游人員,都會提及令當地人難忘的自然災害#65377;那些曾經給人們帶來苦難#65380;帶來死亡的大天災都記在了歷史上,也記在了一代代人的心里#65377;
在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島,20世紀初的一場暴風雨摧毀了島上幾乎所有的房屋,而當時僅剩的幾座建筑今天成了旅游景點,似乎在告誡大家,我們應該修建什么樣的房舍才經得起大自然惡劣氣候的考驗#65377;
在夏威夷州考愛島,人們對1982年的“伊娃”颶風和1992年的“伊尼基”颶風還心有余悸,提起當時因養雞場的雞被刮得滿天飛以致造成今天野雞滿島的情景,不單是在講笑話,更飽含著對遭災的苦澀和無奈#65377;
在馬里蘭州大洋城的救生站博物館里,電視屏幕播映著上世紀30#65380;60年代暴風災害的黑白紀錄片,讓今天的人們重溫當年狂風和海潮摧毀家園的可怖景象,并告訴大家由此在房屋建筑等方面吸取的教訓#65377;
這個不大的大洋城,在抗災救難上具有優良的傳統和很大的氣魄#65377;他們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早就成立有救生站,在附近大西洋上搶救因颶風或觸礁而遇難的船只和水手,在上世紀大約30多年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先后從300多艘遇難船只上挽救了7500多人的生命#65377;后來有了美國海岸警衛隊,救生站的工作才告終止#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