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這個已過不惑之年的商場老將,卻是《征途》這款游戲開發的領銜人物。在《征途》開發過程中,史玉柱曾經和2000個玩家聊天,每人至少2小時。按2小時計算,2000個人,就是4000個小時。
日前在蘭州與當地一位大地產商交流,得悉他最服氣的一線企業家不是王石,不是張瑞敏,不是柳傳志,甚至也不是任正非,而是廣受爭議的史玉柱。我深以為然。
與阿里巴巴的馬云只做對人類有益的生意不同,當下備受爭議的史玉柱選擇了備受爭議的保健品和網游,作為他重出江湖的跳板。然而,史玉柱這個已過不惑之年的商場老將,卻是《征途》這款游戲開發的領銜人物。在《征途》開發過程中,史玉柱曾經和2000個玩家聊天,每人至少2小時。按2小時計算,2000個人,就是4000個小時。
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他本可以找十幾個人聊聊天就行了,其他憑借想象,也可以有個八九不離十。可史玉柱不這樣想。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都有閃光點,把分散在許多人身上的閃光點匯集在一起,就有了無人匹敵的競爭力。
咬定目標去與新新人類聊400天而不生出厭倦來,史玉柱怕是第一人。中國公司的頭號問題,不是技術,不是戰略,不是模式,不是體制,而是忽視了客戶的心智。通過一天十幾個小時做客服,史玉柱掌握了業務的核心,掌握了客戶的心智。
在4000多個小時的聊天過程中,他洞悉了從事網游的樂趣、激情、義憤、郁悶、心跳、歡暢、緊張、算計、張狂、好奇、竊喜、嫉妒、悔恨、無奈、宣泄、控制、霸氣、說一不二、依劍昆侖、飲馬天河的豪氣……
給所有這些情緒一種載體,一種釋放機制,正是《征途》最吸引人的地方。40多歲的史玉柱,平心靜氣地進入了十幾歲少年的情懷。對人性的這種把握和定力,是《征途》不同于任何一個網游的根本所在。
人都有惰性。如果領軍人物不能身先士卒一刻接一刻地提出新問題,單憑技術人員,不會一個接一個地去攀援那無盡頭的山峰。對技術人員,那是一份工,而不是他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對史玉柱,就不同了。對完美的追求,是他的生命。在企業遲疑不決時,需要領軍人物的一個“是”或“不是”,堅定地向著更高的目標走。
《征途》成功上市后的史玉柱,不像大多數老板那樣忙于去各種論壇和EMBA班學習,也不習慣于跟政府要員和名商大賈私密聚會,更沒有許多老板打高爾夫的雅興,而是每天大概有10多個小時做客服,“很喜歡做”。史玉柱樂于幫助游戲玩家解決碰到的問題,也是游戲本身的缺陷,這也正是《征途》能夠一刻接一刻地更新的原動方。
老板沖在第一線,跟聽匯報來決策,完全是兩回事。通過做客服,史玉柱真正掌握了業務的核心,掌握了客戶的心智。現在無論是年輕的還是一把歲數的企業家,都紛紛以史玉柱的這份韌勁為楷模。
史玉柱掌握客戶心智的做法,用京瓷公司創始人稻盛和夫的話說,是抓住了“工作現場的神靈”。
以長期從事制造業的生命體驗為媒介,稻盛和夫發現了企業家的智慧之井: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有一個稱之為“智慧之井”的地方,無意間人們將“智慧之井”儲存的“智慧”作為自己的新思路、靈感、創造力。稻盛和夫進而發現了“開辟智慧之井,釋放無窮睿智”的秘方:“工作現場有神靈。”
稻盛和夫現在是京瓷株式會社的名譽會長,已經多年不涉足具體經營管理事務了。可是,他依然保持著全然的敏銳。他對財務報表有很深透的研究。從數字上,他就可以判斷哪個生產和物流環節出了問題,拿到現場一檢驗,他的判斷和建議都能奏效。這是他幾十年不脫離經營管理第一線的重要體現。
解決問題的答案總是在現場。當一個人以不服輸的高度熱情投入產品研發之中,在對其進行全然的審視、傾聽之時,往往會聽到“產品的私語”,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正是開發“智慧之井”、釋放無限睿智,使得稻盛和夫得以在40多年的經營生涯中,一手創立兩家世界500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