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一諺,誰都曉得,我對它,不但信,且頗懷敬畏。如果說,前一半宿命的色彩太濃,后一半則具有充分的科學性。神秘主義無法解釋,科學呢,則是可以闡述的。
先說兩個并非虛構的例子:一、一對中年夫婦,太太因中風入院,多月無法蘇醒。深愛妻子的丈夫每天到醫院去探望,給妻子做按摩,當看護,每天大清早進病房,晚上才依依不舍地離開。熟人見了,無不稱贊他,說想不到,這男人平日擺大男人的譜,如今待另一半無微不至,把感情的欠賬都還了。不料,在太太發病兩個月后,先生也被急救車送進醫院,施行手術。起因匪夷所思:他患上急性喉炎,疼得要命,誤以為是喉嚨卡了魚骨,慌起神來,用鐵絲伸進喉嚨去勾,使氣管受損,導致嚴重感染。這么一住,就是三個月。其實,是他長期當陪護,累積的精神壓力太大,不會釋放,導致精神出現障礙。
二、一位業已退休的男士,兒子在外地工作,因同時吃兩種相克的處方藥,引起肝中毒,被送進深切治療部。他愛兒心切,乘機趕到醫院去探望,守候多天,直到兒子脫離危險,才放心離開。不料,到家不久,帶狀皰疹發作,患處劇痛,折騰了兩個星期才痊愈。醫生說,這種病毒多數人終生攜帶。如果免疫力強,則不發作。這位朋友連日為兒子操勞,心力交瘁,抵抗力下降,病毒便趁機肆虐。
兩個例子中的禍,并非比肩而來,而是有先有后,前者為肇因,后者為結果,一般說來,禍事來襲,多半屬于意外,即使有所準備(如知道患癌親人病情的家屬),遭逢不幸,也須付出重大的心理代價。這么一來,意志和生理狀況都經受重大考驗,人集中精力應付前禍,“后方”空虛,猝不及防之際。“禍”遂實施第二次打擊。不是老天爺太無情,“買一送一”,“屋漏”加送“連夜雨”,而是自己造成的。
鑒于這一嚴酷的邏輯,但凡有禍,在應對的同時,務必謹記:螳螂捕蟬,“后禍”這黃雀在窺伺,必須把“自保”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