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多年,有一幅迷離景象,在腦海深深不散。一頭野鹿,站在山崖高處,嶙岣石角,鹿蹄沓雜,險危一刻間,碎石飛墜。鹿首猶豫,它就站在那丁點不到的小石臺,凝住了原野,不動如定鏡頭下一幅《國家地理雜志》的照片,然后瞬間消失在黃昏的幽暗中。
我說的不是夢中情節,也不是畢加索畫像里大眼大頭的心理異獸,而是在1991年的秋天,當我還是中文大學的學生時,遇見野鹿的情景。
由百萬大道轉向邵逸夫堂后的斜路,左邊是一面高聳百尺的石崖,那野鹿就站立崖頂。從下往上望,它昂首于血紅的黃昏,景象之奇超乎現實,如果不是有三兩個同學一起圍觀談論,我可能會下意識把記憶洗掉,或者當做是一時眼花心生異象。野鹿站在山崖不到五分鐘就離開,我急步走上新亞書院,已不見野鹿蹤影。
多年后無端又想起它。陌生的生命,親近平靜的記憶。凌晨兩三點,新亞書院圓形廣場外,忽然大雨傾盆。我退到誠明館的臺階避雨,黑夜無人雨聲嘈雜,雨打在石臺上密密麻麻彈起水珠,驟眼望過去好像一片跳躍的草地,水珠有規律的跳動變成了快速生長的青草葉苗。我在想,如果那只鹿還在,它會躲藏中大校園的哪個角落?風雨雷電的晚上它會棲息何方?誤闖鬧市將會演變成怎樣的鬧劇?
深夜,中大氣氛平靜安詳,大雨后空氣中有一陣植物的芬芳。不留神處那頭心中的野鹿聳聳耳朵就遁入黑夜.留給我一個困惑的問題:迷途野鹿你是從哪里來的小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