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市兒童醫院,每天到B超室查腎結石的患兒多達四五百名,長長的隊伍從樓上排到樓下。
這些患兒結石多為5毫米~8毫米,也有1毫米~2毫米的,像恬恬這樣大到13毫米的很少見,“目前是最大的。”
“喝奶、喝奶!”9月16日上午,當張明真剛把藏在抽屜里的三鹿奶粉拿出來,坐在她身上的小孫子琦琦馬上伸著小手大聲哭喊起來。
孩子越喝越瘦了
據張明真介紹,琦琦從11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喝三鹿奶粉,直到聽說三鹿奶粉有問題才停下來。
“孩子越喝越瘦了!”劉忠光把孫子拉過來給本刊記者看,“你看看,兩歲了才20斤,別的小孩兩歲都25斤了。”
從2007年5月18日至今,在長達16個月的時間內,琦琦的體重僅僅增加了一斤。
不僅“越喝越瘦”,琦琦經常尿色發黃,多次指著肚子喊疼,其間還出現過白米湯一樣的濁尿。
9月8日,看到“三鹿奶粉導致腎結石”的新聞,張明真趕緊叫回兒子劉海拔一塊兒到鄭州市兒童醫院給孫子檢查身體,9月12日,醫生告知他們:腎里面有結晶。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恬恬身上。
恬恬是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人,現在僅1歲零3個月,她的體重是7.5千克,頭圍是39厘米,而據鄭州市兒童醫院有關專家介紹,與恬恬同齡兒童的正常平均發育指標為:體重9千克,頭圍46厘米。
“都說俺恬恬頭小。”恬恬的媽媽郭彩虹告訴本刊記者,由于自己母乳不足,恬恬一出生就喝三鹿奶粉,至今已經喝了12箱(每箱12袋)。
瘋狂的“石頭”
9月12日下午,來自洛陽的張唐帶著還不到半歲的雷雷到鄭州市兒童醫院檢查,當B超室工作人員告訴他兒子腎內發現直徑5.4毫米的結石時,張唐當場就驚呆了,而他的妻子則哭倒在地。
張唐和妻子在鄭州做小生意,因為忙顧不上母乳喂養,兒子雷雷半年來基本是喝三鹿奶粉長大的。為了每袋省下三塊錢,張唐每次都是跑到遠在鄭州南郊的“萬客來食品城”批發三鹿奶粉,“零買一袋25元,批發才22元”。
更大的不幸出現在周口男孩強強身上。
強強家住周口市鄲城縣,現在剛剛10個月大。幾天前,一直活蹦亂跳的強強突然上吐下瀉,爸爸趕緊帶他到當地醫院,醫生說是缺水。
可兩天后,打針吃藥不但沒止住嘔吐腹瀉,強強的尿也越來越少,而且開始渾身浮腫。之后,強強在周口市醫院被確診為“腎結石”。
強強的爸爸介紹,強強出生時媽媽就沒奶,家人商量說要“好點的”,于是選擇了“名牌”三鹿。強強食量大,平均三四天就要喝一袋,如今已經喝了約30袋的三鹿奶粉。
如今,強強正在鄭州太學第一附屬醫院兒外科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身上帶著生命體征監測儀,“幾天都不尿,憋得不停地哭鬧,很難睡著。”
河南省衛生廳周勇介紹,河南省醫療機構累計排查服用三鹿奶粉泌尿結石患兒98例,“幾乎各地市都有。”
在鄭州市兒童醫院,每天到B超室查腎結石的患兒多達四五百名,長長的隊伍從樓上排到樓下。
這些患兒結石多為5毫米~8毫米,也有1毫米~2毫米的,像恬恬這樣大到13毫米的很少見,“目前是最大的。”
那些奶粉又香又甜
9月16日下午,鄭州市兒童醫院腎內科病房。
恬恬躺在媽媽懷里,手上扎著輸液的針頭,小臉紅撲撲的,睡得很香甜。
“剛剛用了擴張平滑肌的藥。”恬恬的主治大夫解釋說,這樣是為了擴張輸尿管,促進排石,同時血管也受到藥物的作用而擴張,所以出現了“臉紅”。
因為患小兒麻痹,郭彩虹雙腿殘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平時需要丈夫在身邊照顧。丈夫王志不得不一直呆在家里,一家人的收入全靠種地賣糧,生活十分艱難。
恬恬出生后,郭彩虹卻一直沒有正常泌乳,恬恬餓得哇哇大哭,夫妻倆心疼得直掉眼淚。
無奈,他們只好選擇喂奶粉。“當時想著三鹿是大品牌、國家免檢!”王志說。
“三鹿奶粉口感也好。”郭彩虹補充說,“我嘗過三鹿奶粉,其他的奶粉都有點異味,只有三鹿又香又甜。”
這時,我的手機響了,是條信息:“三鹿奶粉被其他奶粉群起而攻之。他們說:你丫也太狠了點,我們是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你是往三聚氰胺里加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