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大會上,愛德華·肯尼迪的講話排在最前,可見頗受尊重,他也不負眾望,幾句話,講得很動人,一開口就說:“今天仍能在這里講話,真是難得……無論怎樣,我是不會讓任何事阻止我參加今晚這個大會的?!笨夏岬现傅娜魏问?,是早些時發現患了腦癌。腦癌是近來的流行話題,肯尼迪也因此時常被言及,因有一種未經證實的理論廣為流傳:手提電話能導致腦癌。
美國某大學癌癥研究所主任向校內師生員工近三千人發放一則通告,嚴正告誡所有人:手提電話可能與腦癌有關,盡可能減少使用手機,兒童尤其要小心.家長要限其只在危急時使用。
這是癌癥專家傳發的警告?“可能有關”就發警告,不是很專業嘛。引致腦癌是賀伯曼教授研究報告中最易理解的要點,所以廣發周知。但這不夠說服力也不算科學,媒介因此訪問教授問個明白,為什么在研究主持人都承認這是還沒有證據證實的疑似結論,就先發表這預設的結論?
教授說:他們這項研究已做了很久,的確尚無證據,但他的常識和觀察告訴他,不能再等了,先提出警告是有必要的。他建議非要使用手機不可者,須同時使用無線耳機配合,避免耳朵與頭接觸手機;更進取的建議是在公眾場合禁止使用手機,因會影響他人。
教授的警告發出后,即有二十個美國機構發聲明支持:芬蘭、印度、法國更早就向國民發出警告:小心兒童使用手機;加拿大對兒童使用手機的政策最激烈,多倫多市已禁止八歲以下兒童使用。
從科學觀點看,這些反應都不算有根據,因沒有一項調查明確肯定手機與腦癌有關,科學的是:也沒有一項調查明確肯定使用手機頻密與患腦癌無關。Safe rather than sorry。
這情形與香煙甚相似,指香煙致癌之初,理論資訊也很混亂,發展到今天香煙要收起來賣、吸煙者被驅逐出建筑物、吸煙者形象負面等,手機會走其路?可預期的發展是在包裝及機身上有“用手機危害健康”及“X歲以下兒童不可接觸”字樣、辦公桌上放一牌子上書“謝謝你不在本室內使用手機”(有二手煙也有二手輻射)、手機生產商要捐巨款資助研究因手機導致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