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滑是一項風靡全球的休閑健身運動,在歐美,十分之一的民眾在上班路途上,以輪滑鞋代步,現在,就連中國的重慶也出現了輪滑交警。輪滑也叫“滾軸溜冰”、“溜旱冰”,它是滑冰在陸上輔助訓練過程中逐漸演變形成的運動項目。同滑冰相比,它更刺激、驚險和時髦,而且四季皆宜。如今在都市大街小巷,我們常能看到背著書包的追風少年駕著“風火輪”從身邊飛馳而過。在合肥,有位年僅22歲的大三男生,當眾多師兄師姐仍在為找工作奔波時,他卻已當上身價逾百萬名副其實的老板,他就是安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三年級學生張錦。張錦在不誤學習的前提下,經過近3年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還為許多同學和朋友提供了勤工儉學機會,這一切憑借的僅是一副小小的滑輪。
打工發現商機
張錦的老家在皖西農村,大一暑假時,張錦為了鍛煉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獨自一人去了上海打工,可先后找了多份工作,都沒有落住腳。就在自己帶的1000多元盤纏快花光,無奈之下準備返回的那天,他路過火車站廣場,看到許多小朋友在家長陪同下,汗流浹背興高采烈地在玩“直排輪”。好奇的他上前咨詢,得知原來是一個“輪滑”培訓班正在上課,張錦一下來了勁,他便央求現場的負責人給他一個機會學習輪滑,也許是他對輪滑有天賦,僅僅2天時間,他便學會了輪滑滑行技巧要領,當場報名并當起了教練。在當教練的過程中,張錦發現培訓班實際上就是一種體驗型直銷。首先免費讓小朋友試玩,一旦他們產生興趣,再收取一定的學費,同時向他們推薦“直排輪”產品和護具,以賺取不菲的產品差價。因為基本上都是現場銷售,所以不需要店面,只需向廣場管理方交少量的管理費即可。忠厚勤快老實的張錦很快博得老板的信任,就連器材的采購運輸有時也讓張錦來做。
3周過去,一整套的流程接觸下來,張錦發現,別看直排輪滑鞋只有小小的4只輪子,如果要置備下一套有些“模樣”的“行頭”,價格也不菲。如果是業余級的,一雙品牌直排輪滑鞋,少則一兩百元,多則七八百元,護腕、護膝、頭盔加起來兩百元左右,備齊這整套行頭要花一千元左右,不過對于白領們來說,這筆花銷完全承受得起。細心的張錦還調查發現,滬上較有名的輪滑鞋銷售點每月有上千雙的售出紀錄,就連一些規模不大的體育器材商店至少每月也能賣出三四百雙,且體育用品商家看好了人們在輪滑上的消費能力,不斷推出適應初學者、中級學員和接近專業水準等各種類別的輪滑鞋。產品種類的增加,不僅滿足了輪滑愛好者的需要,還使運動用品生產銷售商獲得了豐厚利潤。所以在銷售輪滑鞋的同時,精明的商家早就準備好一條龍售后服務,現場教學輪滑技術,或者舉辦短期的輪滑輔導班,讓躍躍欲試的消費者付款后,馬上能踩著“風火輪”飛起來,而張錦受雇的正是一個體育器材商家的培訓部。當時這種頗受追捧的“直排輪”在安徽還不常見,那個暑假,憑借張錦的細心熱忱,他竟然發展了60多名兒童會員,推銷掉近百套產品護具,博得到老板的高度賞識,稱他是個“推銷天才”,而他的提成和獎勵除去食宿各項開支,凈得3500元!快開學了,和他年齡相仿的老板在依依不舍送他回合肥的大巴上,緊緊握住他的手邀請他寒假務必再來!張錦在大巴上當即興奮地給爸爸打了個電話,“老爸,這學期的學費兒子掙到了!”在父母的一片鼓勵聲中,靜下心來的張錦敏銳地發現了蘊藏其中的巨大商機,“小輪子能滾出大產業,上海人玩,合肥也可以流行”
3月招1名學員
回校后,說干就干,他在課余聯系上廣東一家滑輪生產廠家,可對方一聽說他是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和銷售渠道的窮學生時,生硬地拒絕了他。以后再打電話去,對方干脆不接電話。沒有產品一切都是白搭,張錦四處籌集了一萬多元資金,在開學后不久的十一黃金周毅然踏上了南下開往廣州的列車。輪滑鞋廠女老板對這個大學生的到來頓感意外,聽了他在上海的經歷后,為他的執著所打動,女老板破例不收他一分錢,借給他20套輪滑產品及護具代銷,并用自己的專車親手將貨品運上火車!
輪滑事業終于開張了!張錦沒被暫時的成功興奮沖昏頭腦,為節省費用,他把場地鎖定在休閑廣場和居民小區內。第一個培訓點他選擇了和平廣場,張錦和他的幾個鐵哥們在每個周末都帶著“溜冰鞋”在烈日下守候“招生”。然而,由于沒有固定的公司,幾個人又很年輕,許多家長似乎有所顧慮,2個多月無人報名。
搭檔心灰意冷,連他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的產品與服務是否真的有市場?“也許合肥人很傳統,我應該在他們的接受方式上努力創新”于是,張錦開始精心設計出自己的廣告宣傳單,大幅標題是你想飛起來嗎?旱地輪滑,給你飛起來的快感!宣傳單上的簡要文字說明是:輪滑運動是風行國內外的一項集驚險、刺激、健身、娛樂于一身的戶外運動,自由式輪滑在世界各國都得到了飛速發展和普及,鑒于輪滑運動的發展,國際奧委會已把輪滑運動作為2008北京奧運會的5個新增項目之一。張錦和幾個伙伴滑著滑輪在廣場上見縫插針地穿梭,不厭其麻煩地散發傳單介紹,又整整堅持了一個月,到了月底,終于有一個9歲的小女孩報了名,這是他們招到的第一個學員,張錦和同學們激動得一塌糊涂,發誓要把小女孩培養成合肥最棒的輪滑手,成為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報名交了200元培訓費后,那個小姑娘幾乎每天傍晚都要給張錦打電話,請他教自己滑,尤其是那句“張叔叔,我在這要會又不會的當兒,癮大著呢!”更加堅定了張錦繼續自己事業的信心:自己認準的路,絕對的朝陽產業!兩個星期后小女孩自己能獨立“上路”了,有了“榜樣”,孩子便在自己的小區與學校中成了“獨立特行”的風光人物,孩子們對這個新鮮體育運動的興趣一下被激發起來,很快就有20多個孩子加入了“輪滑”一族。
從此,每個雙休日的下午,合肥最大的和平廣場上,那一群群七八歲的孩子套著黑色的護腕和護膝,腳上蹬著一雙天藍色的直排溜冰鞋,頭戴深藍或桔黃色的頭盔,在夕陽下閃閃發光。他們快活酣暢地穿行在寬闊潔凈的廣場上,引得許多路人駐足欣賞。運氣來時擋也擋不住,從廣州進的輪滑一下全賣光了!張錦流著淚把這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告訴了廣東老板,并迅速把前期6000元進貨款打給了對方,那個女老板欣然鼓勵他說:“小伙子,你用你的激情嘗試到了創業的苦與甘,我敢斷言,我聽到你成功的腳步聲了!”至此,張錦獲得了這家大廠產品在安徽的唯一代理資格。事業要做大得有規模,經過一段時間的良性運轉,在掘得第一桶金后,2005年9月,張錦和另兩名同學一起投資6萬元,在安徽農業大學校園旁的一個寫字樓租間房,悄悄正式創立合肥首家“世紀輪滑俱樂部”,并吸收數十名學校友加盟,他們經專業培訓后當兼職教練廣為招收學員。
一年收3000“弟子”
因為俱樂部的活動都在周末,對他們正常的學習影響并不大,一開始就得到了校領導及老師的支持。隨著學員的增多,俱樂部從上海花高薪挖了2名教練,增加教學點。2006年暑假,俱樂部迎來了第一個“旺季”,市區同時開設的輪滑教學點達到了近百個,僅教練就有100多人,每個教練帶幾十個學員。到今年夏天,在俱樂部學習過的孩子已有4000多人。非常搞笑的是,由于學校很大,張錦招聘的教練中有不少校友竟然不知張錦的真實身份,以至在校園內相遇,常常叫他“老板”。“一邊讀書,一邊當‘老板’,感覺還不錯,”張錦笑著對記者說。
事業進入穩定運行期間,張錦又將他的目光瞄準喧囂大都市里被壓力浮躁所困擾的白領們,他想用這雙輪子使他們釋壓,點燃新的生活熱情。“玩輪滑,是在接受一種全新的休閑觀念,嘗試對自己作一次改變!”張錦在晚報上打的廣告使在一家IT公司工作的劉浩成了張錦的教練們服務的第一個白領。劉浩看了張錦贈送給他的法國輪滑表演的紀錄片后,他就被這種美妙的運動打動了。“傳統的觀念認為,玩溜冰應該是青少年的活動,對于三十歲以上的人來說似乎已經過時了。可在歐美,五六十歲的老外還帶著兒孫一起玩輪滑,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玩的?”解開了心結,劉浩欣然加入到輪滑一族的行列中。初學時,劉浩飽嘗了摔跤的苦楚,每個周末都要摔上幾十次。“無論是摔跤,還是和年輕人在一起玩,首先要克服一種恐懼心態,這種恐懼根子上就是對新事物的不了解。改變生活方式,接受新鮮觀念,從玩輪滑開始”劉浩不時品位著張錦的經典宣傳,漸漸把自己整個身心融入了飛舞的輪滑。現在,劉先生和一群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少年們切磋交流輪滑技藝,成了他工作之余最大的享受。
令張錦更開心的是,不用他費力宣傳,獨生子女們學輪滑也感染了他們的父母,輪滑愈顯成人化趨勢了!在合肥最大的社區琥珀潭廣場上,每天的傍晚6點半以后,一個40多歲的男子會準時帶著妻子、兒子來到廣場玩輪滑,他們全家的滑鞋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只是大小規格不同,“到了周末,我們一家經常開著車子到這里玩輪滑。”在合資企業擔任人力資源部經理的仇君平時沒時間鍛煉,一個偶然的機會,兒子迷上了輪滑。誰知道給兒子買完鞋,看兒子玩上兩圈后,仇君自己也動了心。仇君一家還在這里結識了不少玩輪滑的其他家庭,不到半年,幾家人之間就建立起比鄰居還要親密的關系。像仇君這樣因為繁忙的工作和應酬,沒時間和家人團聚,也沒有時間到戶外散心,更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白領很多,他感慨地說:“曾經嘗試到健身俱樂部辦了張卡,結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健身機械雖可消除贅肉脂肪,卻難以讓人消除心靈上的緊張和壓迫感,很乏味”,與其在健身房里自己一個人悶頭鍛煉,還不如和家人在一起鍛煉。仇君一邊說著,一邊拉著妻子輕盈一陣風般徑直去追趕滑到前頭的兒子去了。
“讓爸爸回家,這是小康后都市家庭為營造融洽家庭氛圍,促進社會穩定的呼聲。輪滑運動是一種具有很強烈家庭氛圍的運動,對于一周忙碌不停的白領來說,周末開著車子,帶上輪滑鞋,到戶外開闊的空間,享受大自然的氣息,和親人一起鍛煉身體,好不瀟灑!何況如今輪滑早已從旱冰場走向街頭,一塊平整的水泥地、小區阡陌甚至是商務樓大堂,都可以成為‘風火輪’馳騁的疆場,它帶給人的感覺是我在飛!”張錦的這番總結,為拓展自己的市場范圍提供了堅實可操作的理論基礎。
張錦,一個在校大學生,3年里把輪滑變成了合肥全民運動,這是一個奇跡。剛進大學的時候,張錦就給自己人生擬訂了一個粗略的計劃,畢業3年內尋找獨立創業的機會,有志者事競成,沒想到這個計劃尚未畢業已經藍圖初現,現在他的總資產已超過百萬,成為合肥眾多高校在讀生創業族的領軍人物。下一步,張錦準備注冊一個公司。進行規范化運作,并讓自己的輪滑事業向地級市滲透,開“連鎖店”。生意做大了,會不會影響學業?張錦的輔導員王老師說“張錦很低調內斂,他的生意做這么大,許多老師才是今年春節后才聽說的,他從未因創業而請假耽誤學業,相反他的成績自入學時一直穩定保持在班級拔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