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一群應(yīng)聘者去福特公司應(yīng)聘,他們是經(jīng)過嚴格的初選后,才得到了這次寶貴的筆試機會。他們一個個都做了最充分的準備,結(jié)果令他們意外的是,這次筆試只有一道題:你在福特公司的業(yè)務(wù)繁忙時間像金子一般的寶貴,你面對的事情分別是:緊急且重要的事情、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不緊急卻重要的事,以及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你會用什么順序完成這些事情?
這道題令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氣,甚至有的人猜測公司是在跟大家開玩笑,甚至是走過場。不過,他們依然很認真地完成這道題。
幾乎所有的人都選擇了這樣的做事順序:先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接著“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再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最后是,“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只有一個叫艾倫的應(yīng)聘者的答案與眾不同:先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接著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再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最后才做“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
人事經(jīng)理閱完試卷后,向大家宣布說:“這次筆試只有艾倫先生一個人通過,其他的朋友們,我要非常抱歉地告訴你們:你們都沒有通過。原因是你們的答案所反映出來的工作思路和作風,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大家都對此備感疑惑,不知道自己的答案失誤在哪里。應(yīng)聘室里頓時一片嘈雜,人們希望經(jīng)理能夠給自己一個解釋。
人事經(jīng)理笑了笑說:“其實,他的答案和你們只有一點點差別而已,他只是選擇先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后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而已。至于他為什么這樣選擇,我覺得還是由他本人來解釋一下吧。
這時,艾倫面帶羞澀地站起來說:“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順序,是因為我認為重要的事情永遠都是應(yīng)該優(yōu)先關(guān)注和完成的。首先,我和大家一樣都認為。‘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是必須最先完成的。接著,我認為先完成的應(yīng)該是‘不緊急卻重要的事’。大家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你在繁忙的工作中,先選擇去做那件‘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等你做完‘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之后,那‘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就可能已經(jīng)變成了‘緊急卻重要的事情了’。這樣一來,你又將如臨大敵,可能又要反復(fù)陷入被動的狀態(tài)之中,永遠不能真正地理順工作,永遠不能真正地輕松下來。這便是我做出上述選擇的理由。”
艾倫的話一說完,大家都恍然大悟。原來大家一直在時間的急迫感中失去了掂量輕重的理智,而唯獨艾倫沒有陷入時間的圈套里。大家沉默了好久,終于給艾倫鼓起掌來。最后,艾倫順利成為了福特的一員,他后來成為了一名很出色的經(jīng)理。
艾倫的選擇,同時也可以說就是福特公司的選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被時間的緊迫感所迷惑,而忘記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通常為一些根本不重要的瑣事所糾纏,浪費了處理重要事情的最好時機,使得自己陷入巨大的被動當中,難于解脫。
再或者,我們可以試著想得更深遠一點: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每天忙碌于緊迫工作之中,在這種強大的慣性忙碌之中,我們一味地為工作瑣事所糾纏,而常常忘記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比如關(guān)心自己的身體、家庭和感情,當這些原本看似“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演變成為一件“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或許已經(jīng)為時過晚,讓你后悔莫及了。
所以,讓我們?nèi)W(xué)學(xué)艾倫、學(xué)學(xué)福特公司的選擇,像他們一樣去安排工作以及我們的生活,乃至整個人生,這樣我們才可能真正地駕馭生活,并給自己交上一份最滿意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