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設置了一個哈姆雷特式的問題。“讀,還是不讀?”
可男人從什么時候開始閱讀?
男人很小就從書里讓自己環游了世界;男人很小就從書里了解過女孩的身體,
學會親吻的技巧;
后來,男人用書追到了老婆,男人用書打發掉寂寞,男人在書封上印上了自己的名字。
女人立志“一定要有錢”,但對男人來說,閱讀卻一直與他們同在。
在“讀書”遠沒有“有錢”那么體面的今天,男人不愿意把它們春光乍現。
于是,我們在八零男孩那里發現一些欲說還休的對抗和煩惱。
在三位中年男人那里發現一些不為人知的野心和快樂。
這是關于男人的成長史。
于是,在“讀,還是不讀?”的問題上,我們回答是。而且一定是。

老六:智慧的另外一種可能
(《讀庫》系列叢書主編。)
讀書多于讀雜志,讀一本是一本;
亂讀書而不讀爛書;
做縱橫家而不做科學家;
《風尚志》:過去一年讀了多少本書?
老六:精讀有10本,泛讀大概有200本。
《風尚志》:說說3本印象深刻的書?
老六:顧隨《詩詞講記》,其中有一句話:我們能寫詩因為是讀書人,而寫不好亦因是讀書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對我有很大影響。但愿我會找到機會重讀。
讀的最多的是《讀庫》的書稿。要不停地讀。《讀庫》從2006年3月第一次出版,在編輯和出版《讀庫》的這幾年,我得到了豐富的情感慰藉。特別推薦上海版《昆韻驚夢》那一期——如果你也喜歡戲劇和昆曲的話。
《風尚志》:推薦一個買書的去處?
老六:王府井商務印書館的涵芬樓。它對書的選擇、處理和陳列都和我心目中的一樣。序列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會讓人有安全感。所以總是習慣去那買書。
《風尚志》:推薦一個讀書的去處?
老六:對我來說,哪里都可以讀書。我讀書的地方一般都在家里,因為我在家里辦公。
《風尚志》:讀書之外最大的樂趣是什么?
老六:和朋友在一起吃飯喝酒。
《風尚志》:如果家里失火,只能搶救一本書,會帶哪一本?
老六:我的電腦。因為里面有《讀庫》未來的稿子。
《風尚志》:閱讀對男人最大的意義是什么?
老六:它提供的是智慧的另外一種可能,然后是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如果一個人不讀書,他永遠不會想到人類的靈魂會有那么豐富,生活的空間那么廣闊,文字里還有那么多美得絕倫的組合。閱讀是把自己帶出去,又帶回來。
《風尚志》:閱讀跟金錢的關系?
老六:沒有關系。人生有很多和金錢沒有關系的東西。閱讀是其中一個。
《風尚志》:閱讀跟女人的關系?
老六:閱讀是自己的需要。如果我能夠和一個人探討一本書,我不會記得對方的性別。閱讀或許曾是男人獲取女人芳心的手段,但現在它非但不是,而且還很危險,你需要負擔的后果不僅是被女人遺棄,也被閱讀遺棄了。

大仙:讀書要趁早!
(雜志男,評論人。)
少年志愿1:北京大學莎士比亞戲劇系;
少年志愿2:復旦大學詩歌創作系;
少年志愿3:中山大學足球評論系;
《風尚志》:過去一年讀了多少本書?
大仙:3本。
《風尚志》:說說三本印象深刻的書?
大仙:《我的千歲寒》,因為韓寒找我給他寫書評。那是哥們兒。必須好好通讀。
《記憶碎片》與《一刀不能了斷》,分別是老六和我的書。去年我用閱讀和他一起懷舊;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如果你是男人,看完之后知道怎樣去接觸女人;如果你是女人,看完之后知道怎樣被男人接觸。
《風尚志》:推薦一個買書的去處?
大仙:三聯。我以讀詩買詩集為主。三聯的詩集最全,氛圍也最好。
《風尚志》:推薦一個讀書的去處?
大仙:如果你有提前或準時赴約的好習慣,就在還沒開始的飯局前讀書。出門帶本書是個好習慣,最好是帶自己的書,看完就可以送人。
《風尚志》:讀書之外最大的樂趣是什么?
大仙:喝酒。
《風尚志》:如果家里失火,只能搶救一本書,你會帶哪一本?
大仙:《莎士比亞詩歌全集》它是文學語言的尺度。
《風尚志》:閱讀對男人最大的意義是什么?
大仙:獲取精神。精神是永恒的。它可以讓你自己寫出來的字有朝氣,不老朽,沒有時代的脈搏也有生命的脈搏。很多年前我立志,看書看到30歲,就不看了,去寫書。
《風尚志》:閱讀跟金錢的關系?
大仙:書可以產生的精神財富比金錢要遠遠多得多。所以面對這個世界的好書,還是要賺更多的錢。
《風尚志》:閱讀跟女人的關系?
大仙:讀書可以跟女人進一步接觸。給女人講一本書,這就是聯系和交流的契機。事實是,我讀的書都是女人沒看過的。我希望我的書會有女人來讀,我的語言核心是陰性的,悶騷而妖異,直取女性核心,取不到核心,也在兩肋激蕩。

莊仔:尋找一萬個人生
(《雕刻時光》主人)
習慣把書讀慢讀厚;
說文解字是一生的愛好;
年輕時不給姑娘講故事,三十歲以后給老婆講故事;
《風尚志》:過去一年你讀了多少本書?
莊仔:不到10本。
《風尚志》:說三本對你印象深刻的書。
莊仔:詹宏志的《人生一瞬》。他是《悲情城市》的總監制,也是一直以來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IDEA物語》講的是一家叫做IDEA的設計公司創辦的故事。我希望從它那里吸取一些東西,然后用來完善雕刻時光。
《少女之夜》:臺灣作家許正平的小說,講的是臺灣中南部的故事。午后的鳴蟬,廣袤的農田,那也是我出生的地方。小說后來被改編成一部叫《盛夏光年》的電影。
《風尚志》:推薦一個買書的去處?
莊仔:香港的三聯,臺灣敦化南路的誠品,北京的光合作用,還有南京的先鋒書店和萬象書店,以及青島一些很小的書店。
《風尚志》:推薦一個讀書的去處?
莊仔:我習慣去魏公村的“雕刻時光”,那是最老的店,熟人比較多。還有南鑼古巷很多咖啡店,比如“喜鵲”。
《風尚志》:讀書之外最大的樂趣是什么
莊仔:運動,旅行。
《風尚志》:如果家里失火,只能搶救一本書,你會帶哪一本?
莊仔:《新罕布夏旅館》,約翰?厄文的小說。
《風尚志》:閱讀對男人最大的意義是什么?
莊仔:獲取知識是第一步,然后凈化心靈,最終讓想象力更加豐富多元,讓視野和心態都變得寬容遼闊。
《風尚志》:閱讀跟金錢的關系?
莊仔:閱讀需要金錢來支撐,因為它需要時間、好的地方、安靜的心情。當然,金錢并不是必要條件。大學時代我們很窮,但我們在那個時候讀書最多。
《風尚志》:閱讀跟女人的關系?
莊仔:兩個人一起躺在床上,各看各的書。這是很動人的狀態。書會讓男人和女人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寬廣,然后打開彼此之間的通道。一本好書可以讓一個男人遇見另外一個女人,而其中的喜悅是不為人知的。

Geo:閱讀是不可言喻的奇幻
(設計師,服裝店主人。)
讀雜志多于讀書;
買書多于看書;
否認自己讀書的場合多于承認的時候;
《風尚志》:過去一年你讀了多少本書?
Geo:買書的數量很驚人。大概有50本。但是通讀下來的不到3本。
《風尚志》:說說其中三本印象最深刻的書?
Geo:E.B.懷特的《這就是紐約》,我不喜歡讀死板的東西,但發現了E.B.懷特這個幽默可愛的老頭,他寫的隨筆透著淡淡的幽默,像女人一樣吸引我。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朋友送的一本繪本,是給五歲左右小孩子看的。我敢保證,這本書我讀完了。
《魔法外套》,迪諾?布扎蒂的小說。由40多個短篇組成,個個精彩。他是現在少有的能用短篇小說把一個故事講得淋漓盡致的作家。而且讀短篇小說不會有疲勞感。
《風尚志》:推薦一個買書的去處?
Geo:北京龍之媒和世貿天階地下一層的CHATERHOUSE外文書店。外文書店里很多不同種類的設計書,還有好看的小說可以找得到。
《風尚志》:推薦一個讀書的去處?
Geo:我只喜歡在家看書。在外看書我會覺得不自在,也沒有安全感。因為閱讀是自己的事情,它是唯一一個不會離你而去的東西。
《風尚志》:讀書之外最大的樂趣是什么?
Geo:和朋友一起買東西。
《風尚志》:如果家里失火,只能搶救一本書,你會帶哪一本?
Geo:Christian Dior的周年畫冊。因為是Dior送我的,里面包括所有Dior這60年來的經典設計,我喜歡有年份的東西。
《風尚志》:閱讀對男人最大的意義是什么?
Geo:它會不間斷地讓男人成長。到最后具備一種不自欺欺人也不嘩眾取寵的修養。當然,也可以更吸引女人。
《風尚志》:閱讀跟金錢的關系?
Geo: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風尚志》:閱讀跟女人的關系?
Geo:閱讀讓男人與女人惺惺相“吸”。通過閱讀嗅到對方。
女人眼中的讀書男
《三國志》崔小倩(北京,編劇)
我身邊的男人鮮有正經愛讀書的。不過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跟我廝混上一些時日后都被浸染,冒充起愛書之人。這倒不是壞處,書這東西有時候就是高高在上,用來敬仰和膜拜的。運氣好的時候讓我遇上個好買不好讀書之人,那就愈發揀了便宜,好不歡喜。
就在前幾日,深夜對談。男人問我,要是被扔到某個孤島上,且只能帶一本書,我會選什么書?
我想了想。“《金剛經》吧。辟邪除魔。”男人高舉拇指。我問他如斯。
男人說:“我帶《三國》。”
不用他解釋,只有我知道為什么。看了三個月還在前三頁,若要在島上被困上個二三十年,也好有個消遣。
《小王子》小狐貍(臺北,編輯)
男人看書只會挑書中的一兩個重點,背背兩句經典的名句,好讓自己在聊天的時候可以好好“運用”,展現一下自己的博學多聞,享受別人崇拜的眼光,往往一本書可能只看了二十頁就罷了。但是,一旦有絕對的必要,又會發起狂來,買一堆書回來研究,一副誓死要成為專家的模樣。
認識一個男生,老愛跟大家說,他覺得書真是個好東西。問他:“你看過很多書嗎?”他說:“并沒有。”我又問:“那一定是有一本書讓你覺得受益匪淺吧?”這次他立刻用力地點點頭:“是的。是有這么一本書。”我立刻來了興致,“是什么書?”他說:“《小王子》。”我一聽,覺得很疑惑,又問:“為什么?”他很認真地看著我說:“因為它幫我追到了老婆。”
女人推薦:男人要讀有趣的書
陸文夫《美食家》食色
對幸福極度敏感的一類人,叫做美食家。男人的胃口不應該由女人來拴,男人首先要培養自己獲取幸福的能力。
煙、酒、茶、吃,男人應該一輩子津津樂道。
《命運交叉的城堡》好奇
卡爾維諾在這本小書里寫:“這個主題已令我沉迷多年。我先從隨機排列塔羅牌開始,看看我能否讀出其中的故事。”
一個男人若醉心于神秘的不可知的東西,他的人生一定會遠離枯燥與乏味。
《小王子》童心
飛行員安東尼·德·圣艾修伯里的著作《小王子》里,自大的國王、不可理喻的酒鬼、刻板的商人都是由男人來扮演的。
有些時候男人需要在閱讀里給自己一顆童心,拋棄掉一些不好的名聲。
《愛因斯坦的圣經》求知
創世之初的宇宙是什幺樣子?大型爬行動物何以統治地球?哺乳動物和人類真是進化而來的嗎?
認真的讀下這本書吧。有時候,女人們更需要男人能回答出這些問題。
四種男人讀書進化論Eva(香港,雜志人)
初戀男
初戀的小男友目不識丁,僅曉得看漫畫。一百尺不到的房間里面,堆滿一又一的漫畫書,書桌上床鋪底下,無孔不入。哥哥姐姐同住一房,經常埋怨,兄弟姐妹終日鬧個不休。一天,伯父按捺不住肝火,大發雷霆。沖動之下,把小兒子其中一箱雜志扔到樓下,兒子二話不說就拿了兩件衣服跑到我家來,一賴三天。伯父無計可施,唯有完璧歸趙之后,再向兒子負荊請罪。
國文男
大學年代,中文系男宿生,書蹤遍布整個校園。每次碰見,他手里捧著法語書。一次火車遇見,上前打岔:法文真是優美的文字啊!他微笑不語。轉而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是的,不過我到了,下次聊。后來聽說男生移民海外,便無聯系。直到多年后的校友聚會上,他主動走來攀談:其實我不會法語,當年不過是想裝帥。中文系男生不愿意承認自己外語程度低……
同居男
兩人同居意味著好好的書架要分一半給對方,唯有把不常用的參考書、不會再重讀的小說束之高閣。男伴乃醫學人,工作所需,專業用書特別多。工作以外,他喜歡看電視,對圖書雜志興趣不高。搬進來不消兩日,收藏品逐漸上架。細看之下,竟然也有我又愛又恨的神曲一本。便問:但丁你也看,什么時候買的?男伴錯愕回應:但丁是什么?書架下層的那些是我弟弟留給我看門口的,說嚇唬人用最好。
鄰居男
新搬來的鄰家男孩,一個人住。每天早上,我們差不多時候出門上班,一起等電梯的時間特別長,感覺不能沒有話題。男孩穿著很瀟灑,不背包,但總是拿著一本寸許厚的書。一天,我忍不住問:你為什么不挑一本薄點的書帶出去看?應曰:那樣子會太快看完。續問:那又如何?應曰:我和女朋友每天都相約一起吃晚飯,她喜歡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