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best of life
他兀自端然地在看一份雜志,臉上的神情極是淡然且沉著。鮮亮的桃紅色短袖T-shirt,淺灰色及膝短褲,腳上著一雙乳黃色涼拖。小臂結實有力,與三年前相比,至少就衣飾與外形而言,郭曉東變化近乎天壤之別。
從《桃花燦爛》開始,到持續熱播電視劇的《新結婚時代》、《大校的女兒》至最新電影《頭名狀》、《江山美人》和《深海尋人》。短短三年,在北京,憑著一部又一部戲的新角色,他由寂寂無名的電影藝術殿堂朝圣者,躋身國內一線當紅男星行列,創造了屬于郭曉東自己的奇跡。
不靠緋聞尚未,也決不以任何事情炒作自己,他能取得如此不俗成績,實在令人對娛樂圈的信心指數增高不少。
我們曾耳熟能詳他的成名故事,像他所演的電視劇那般動人。僻遠的沂蒙山村,讀電影學院時的諸多不易,乃至曾經的惶惑與不安……該經歷的,他似乎都經歷了。而那些不曾壓垮他的負面力量,以另外一種形式如DNA般儲存在了他的體內,最終幻化為他奮勇向前、決不放棄與妥協的動力。
郭曉東說自己這一兩年變得無比繁忙,總有做不完的工作。如果拿繁忙指數衡量一個藝人是否成功,那么郭曉東無疑是成功的。
作為演員,你帶給自己的快樂和愉悅,以及帶給對方的快樂和愉悅,這是最重要的。
話題從他拍攝的最新電影《深海尋人》聊起。
“我更愿意將之視為一部心理懸疑片,至于是否驚悚,還取決于每個人對它的具體感受。”他的語調依舊緩慢。
而首度出演該類型電影,對它而言并無任何特殊之處。“只是拍攝的過程比較復雜。電影的拍攝有一些專業性的技術在里面,但是對于我塑造角色而言,我只是在詮釋另外一個形象。”
雖以文藝片起家,為人所矚目,但郭曉東坦言,自己對于影片類型并無特殊關注。“我更在意的是所拍攝的電影故事,只有當你喜歡自己所拍攝的故事,才會挑逗你創作的欲望。對于演員而言,能有這種創作欲望是最重要的。”而至于是藝術影片,還是商業影片,并不在他的考慮范疇之列。他笑:“那是導演更關注的事情。”
什么樣的故事會打動他?郭曉東沉默片刻:“從人性最根本的層面出發,真真實實地體現人性的良知。我不喜歡那種寫得縹縹緲緲,故事凌駕于人物之上的那種。不食人間煙火,遠離生活,是不對的。”而他更坦承,至于《深海尋人》這部電影,最令他有拍攝欲望的,是徐克導演本人。“首先我很喜歡他的電影,他也的確是一個大導演。對我來說,選擇一部戲,要么是如剛才所說,它的故事好,會打動我,要么是因為合作的演員是我欣賞的,再或者,就是它的導演是我一直想要合作的。”郭曉東的話里透著真誠和爽快。“總得有一個方向,然后你自己明白自己圖什么,想要什么。”
“對我來說,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很多工作機會擺在面前,只要我愿意,基本上一年都不會停歇下來。”他稍作停頓,“既然有無數機會可以選擇,當然會挑選自己更感興趣的。這是最重要的。”
委實,通過工作來掙錢養活自己和家人,早已不是郭曉東奮斗的目標。他也早已經超越了這個階段,“我現在更注重的是精神層面的追求和思想上的碰撞。”
“演員最輝煌的時刻,是在你與導演或者對手戲演員在碰撞交流時所產生的激情,那個時刻,作為演員,也是體現自己價值的地方。而至于整天忙于參加某個派對或者活動,那個是次要的。作為演員,你帶給自己的快樂和愉悅,以及帶給對方的快樂和愉悅,這是最重要的。”
在《深海尋人》里,李心潔看到郭曉東逝而復生,看到他的身體,甚至觸摸到他的溫度。“當你已經看到了一個人硬生生的離去,并且是你深愛的一個人,當你看到他再度出現。你心里的那種痛,那種害怕再次失去的情感,再度出現時,郭曉東說自己的整個人都崩潰了。”而當導演、演員與攝影融為一體時,在郭曉東看來才是最棒的。
現在沒有什么語言能夠傷害到我,也沒有什么事情能左右得了我。
“我真的感謝我的這份工作,它讓我體味到全然不同的人生狀態。”但是,即便是所參演的影片投資越來越大,郭曉東坦言自己不太會去考慮票房的壓力。“我還談不上這個,”他笑出來,“當下來說,我最重要的還是踏踏實實把戲演好,票房不需要我來承擔什么,再說,我也還沒有到那個級別。我不是李連杰劉德華。現在還到不了那個位置。”
而對于自己的迅速成名,郭曉東有著更清醒的認識。“人啊,首先一定要帶著腦子去思考生活,帶著眼睛去觀察生活,帶著一顆心去感受生活。只有在這種時候,你才不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單調,不會覺得那些日子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流逝。”
他所過的生活,是傾盡血肉和情感,把生活本身譜寫成一首氣勢磅礴的協奏曲,而不是短短的樂章或者片斷。“這是我對生活的理解。”而在他看來,表演更是一個事業。而事業是需要不斷超越的,這令他可以用不妥協地向前奔走。“我自己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生活在流逝,時間在繼續……如果人不選擇成長,就會被生活所拋棄。”
三年前的時候,他才開始看到自己的眼前出現一條道路,他所要做的,是踏踏實實去走好每一步。而此前,他所面臨的是百般迷茫與悵然。
問他是否覺得自己已經足夠成功。郭曉東不置可否地搖頭:“我依然覺得自己只是剛開始。”人一定要對自己有所要求,同時,也不可滿足于現狀。知足而不滿足,是他一貫堅持的。而如何才算是達到自己的成功?他認真思索,然后緩緩道來:“我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就是可以真正全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這意味著你已經到了一個位置了。但現在還是為了生活還得放棄一些原則……”
暢游于膠片世界,而不為外物所左右,曉東形容:“那才是最棒的感覺!”而主動地掌控自己,對他來說,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當被問及外界的吹捧贊譽是否會影響他的內心時,他也坦蕩蕩地說:“前幾年的確會有,但現在不會了。”他開自己的玩笑:“都這么大歲數了……說實話,現在沒有什么語言能夠傷害到我,也沒有什么事情能左右得了我。”他專注地說,“我永遠是我自己。每個人所能做到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堅定地做你自己!而不是隨波逐流,隨風飄擺。況且,人經歷多了事情后,你會對一些東西很淡漠。在生命面前,沒有什么是讓你可以自己與自己較勁兒。”

“但是做任何事情,過去,現在,或者將來,我都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一切都會從我的良知出發。”如此,他才會坦然生活。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個文藝范兒十足的靠譜青年,骨子里是割舍不去的來自孔孟之鄉的熏陶與濡染。
我希望自己是盛在容器里的水,遇圓則圓,遇方則方,外在形態會變,但內心永遠不會變,保持自我。
“沒有一個地方是全然的慈善機構,”他擺弄著手上的黑色手機。“我覺得自己很努力,也很幸運。”盡管吃盡了苦頭,他依舊感謝生活的饋贈。電影學院讀書,他是不折不扣的自卑派。而更早些時候,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他說在黑色和白色之間,他會選擇灰色。彼時的心態,于曉東而言,當然不及現在的堅定。
“那是一個對自己的認識搖擺兼肯定的過程。”對于自己曾經的過去,他當然比任何一個人都清楚。“那時的我已經明確了自己的方向,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行走下去。而灰色地帶,其實就是一個介于黑色與白色之間的邊緣地帶。”
“而現在的我,依然是一個中間色,灰色其實是一個特別美好的顏色。它至少不會讓人變得極端,”他笑,“而且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適合灰色,作為演員,我希望自己是成在容器里的水,遇圓則圓,遇方則方,外在形態會變,但內心永遠不會變,保持自我。”
此時的郭曉東,講話意氣風發,語調鏗鏘,“以前我不太敢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我現在覺得沒有必要。人要善于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別人接受或者不接受,那是另外一個事情。但是我一定會說出來,你有你的觀點,OK!沒問題,大家一起來探討。”
“何況到了歲數了,你該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人生觀和原則。現在我是明確我的方向,而且,我現在的堅定與力量不會傷害到任何人,我只是把我的想法說出來,僅此而已。”
都說娛樂圈是一個大染缸,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郭曉東的答案一句是那句話:“做人要明確自己的方向。”在他看來,隨波逐流是可悲的。否則,最終只會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這是最可怕的。”
如他的堅持不抽煙,不喝酒,“不見得是好事情,也不見得是壞事情。”如何去應酬?他說那就是一個游戲規則問題。“沒關系,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大家在一起,就是一個游戲規則。小到家庭,大到國家,都是如此。”
可如此太堅持自己,會不會失去一些東西?
“所以你要在明確自己要什么的前提下再去做選擇。”他的語氣毋庸置疑。“明白你自己是最重要的。明確你的方向和底限,做什么都不為過。”如他所說,可能因為自我的堅持,會失去很多,但是沒關系,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踏踏實實拍戲,養活自己和家人,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你說,還有什么比這個更重要的呢?人活一輩子又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家庭嗎?我認為最幸福的時刻,就是一大家人圍在一起。”
風尚問答:
Q:盛名之下,如何把握自己?
A:保持一顆平常心。
Q:采訪中,你一直感嘆年齡大了,害怕變老嗎?
A:不是害怕變老,這是一個事實。
Q:男人的成熟是否與年齡變大有關系?
A:有關系,但不是必然。不過我覺得我是屬于比較早熟那種,喜歡思考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Q:你是一個喜歡懷舊的人嗎?
A:有時我會去看自己曾經拍過的一些作品,尤其是電影,我會覺得很感動。這算不算是一種懷舊?
Q:如剛才所說,你曾經是一個極為自卑的人,在你看來,人如何才能超越自卑呢?
A:對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此外,外界的認可也很重要。但最關鍵的還是自己。
Q:一路走來,是否覺得自己非常不容易?
A:要說不容易,誰都有不容易。我偶爾喜歡懷舊,但絕不自憐。
Q:一直堅持下來的事情是什么?
A:寫日記。也許將來會出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