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大二,上大學后什么都很順利,就是不習慣南方夏天潮濕悶熱的氣候,不喜歡穿裙子的我只能穿熱褲。最近因為天氣悶熱,居然出現了外陰紅腫、瘙癢癥狀。看來天氣濕熱衛生工作必須做得更徹底,以杜絕細菌滋生,光靠清水洗陰部還遠遠不夠。我趕緊去超市買了瓶洗液每天沖洗,使用護墊以防弄臟內褲。
一星期過去,不僅情況不見好轉,反而白帶增多、出現疼痛感,其間剛好來例假,情況變得尤其嚴重,會陰部有下墜感和灼熱感,上課都會癢得無法集中精神。所有癥狀都告訴我,情況已經很危急,只能求助醫生了!
硬著頭皮來到醫院婦科檢查,盡管有點心理準備,但是當化驗單上出現“陰道炎”時,我還是很難相信。我臉羞得通紅,小心翼翼地問醫生是不是弄錯了,我平時很注意個人衛生,也沒有男朋友,怎么會得婦科病……醫生解釋說“少女如果護理不恰當也會得”,夏天更是陰道炎的高發期。她還跟我列舉了幾種誘因。
我這才意識到,都是平時愛穿熱褲惹的禍。由于熱褲緊襠包臀、密不透風,使陰道分泌物不能透發,適宜細菌滋生繁殖;外陰部出汗也給細菌繁殖創造了潮濕的環境,在濕悶多汗的環境中很容易引發“緊身褲性陰道炎”。
當我出現紅腫、癢的癥狀后,近乎“潔癖”的清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炎癥。每天頻繁使用洗液,破壞了陰部弱酸性的生態平衡,從而損傷了陰部的“自潔”功能,讓細菌有機可乘。皮膚抗病能力下降,皮膚油脂減少引起外陰瘙癢癥等。另外,使用護墊會增加摩擦、刺激外陰部皮膚,致使局部濕熱積聚引起炎癥。醫生說,其實每天用溫水淋浴清洗1次才是最科學的。
做夢都沒想到“潔癖”讓自己得了婦科病,我很尷尬地問醫生是不是很嚴重。醫生頭也沒抬,邊寫處方邊說:“不用太擔心,情況不嚴重,吃點維生素C,注意科學護理就會沒有問題。”
從醫院回到家我立刻換下緊身褲,穿上寬松的純棉褲子。遵醫囑口服呋喃坦啶和維生素C,平時注意多飲水。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即使癢也忍忍,盡量恢復陰道的“自潔”功能。一個星期后瘙癢癥狀明顯好轉。
經過這次意外得病,也讓我學會更科學地護理個人衛生:不再使用護墊;平時盡量穿棉質通風的褲子,并保持干爽;毛巾使用后曬干或在通風處晾干;內衣褲單獨清洗(尤其不能和襪子一起洗),洗后在太陽下暴曬殺菌;飲食上適度喝些酸奶,有利于維持陰道酸性環境;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