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女兒放學回家就一頭扎進玩具堆里翻箱倒柜地折騰,找一個月前與幼兒園同學交換的3個玩具。
很早以前我就鼓勵孩子與玩伴交換玩具,一來孩子玩膩了的玩具可以重新利用,二來也可以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我不在乎女兒交換來的玩具價值是否等同,但有一點我明確提醒她:交換前必須考慮清楚,交換后玩具就是別人的了,不能后悔;要真后悔了,也要自己想辦法取得對方同意把玩具換回來。兩年多了,女兒與小伙伴們交換著彼此心儀的玩具,相安無事。
但是那天,女兒邊找玩具邊哭喪著臉告訴我:“皓皓媽媽向幼兒園李老師告狀了,說我拿了他的玩具。李老師嚴厲地批評了我,一定要我找出來還給皓皓。”我問女兒:“你有沒有告訴老師,你們是交換玩具?”女兒害怕地搖著頭。我明白了:女兒只有5歲,還不能清晰地表達,加上老師不明真相的嚴厲批評讓她更害怕了,不敢再有任何抵抗和辯解。
女兒和皓皓之間發生交換玩具。皓皓媽媽和李老師可能并不知道,所以產生了誤會。在女兒成長過程中,會發生很多類似的誤會,這件事情處理好了,她就能學會去處理其他誤會。我告訴女兒必須讓大家知道這件事的真相,要敢于表達。我還告訴她公正的做法應該是向皓皓提出把自己的玩具換回來。如果皓皓把玩具弄壞或弄丟了,也要用寬容的心原諒他。
當天晚上,我偷偷和李老師通了個電話。不出所料,老師和申皓的媽媽完全不知情,我提議兩個母親和老師一起鼓勵兩個孩子大膽地表述事情的真相,這對雙方的孩子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第二天,女兒高興地回來了,她對我說:“媽媽,今天老師找我和皓皓談話了。我把玩具還給了皓皓。申皓把我的玩具弄丟了,他向我道歉了,我原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