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畫報》 Jon Wertheim
我曾說網球被納入奧運會是個錯誤,現在我發現自己肯定屬于少數派,但我仍然認為奧運網球沒多大意義。這并不是丑陋的美國主義,也不是因為奧運會破壞了美網系列賽的完整性。對于一個在奧運會中的項目,金牌應該體現該運動的巔峰,是對運動員成就的最高肯定。而在網球世界,奧運會甚至排不上前四,顯然四大滿貫的重要性都在奧運會之前。
在我看來,奧運會是屬于那些“工兵型”運動員的,應該是那些默默無聞訓練四年的射箭選手,跳水運動員們一展自己實力的舞臺。

我們都愛羅杰,但他乘坐私人飛機到了北京,住在一家五星級酒店,偶然去奧運村轉轉,給大家簽簽名,合個影。當比賽結束,他飛到紐約,為了一張價值七位數的支票而努力。我并不是貶低費德勒,但他的確不符合我眼中奧運會選手的標準。
你可能要說,不是很多籃球明星,包括NBA百萬富翁也參加奧運會了嗎?其實,我很高興回到只允許業余和大學生選手參賽的日子。但即使現在職業球員加入了,奧運籃球至少還有著特殊價值。詹姆斯,科比,基德都穿著統一的隊服,和中國國家隊交手,這種場景可不常見。
而奧運網球呢,帶來的還是傳統網球比賽,基本上變成了北京公開賽,最后三個人拿到獎牌。休伊特對陣比約克曼?對我來說,那并不意味著“澳大利亞對瑞典”,而更像是“圣何塞周二下午的一場比賽”。
不可否認,奧林匹克精神激勵人們超越自我,奧運會則激勵每個國家做得更好,以網球為例,自從網球被列入奧運項目后,俄羅斯、克羅地亞和中國的網球發展突飛猛進。而且運動員們參加奧運會都樂在其中,看看多少網球大腕參加了奧運開幕式,又有幾個人退賽,你就會明白他們對奧運五環的熱情。所以也許解決辦法很簡單,讓奧運網球成為一項真正的團體比賽。
天馬行空說奧運
tennisgrandstand網站 Bill Mountford
奧運網球比賽落幕了,我來說說那些超出大家想象的事。
1) 男女雙打金牌都被單打高手組合摘得,令人詫異。優秀的雙打選手戰勝偶爾配對的單打高手,此場面司空見慣。費德勒這次在雙打賽場所向無敵,雙打專家們沒給他制造太多麻煩。
2) 俄羅斯紅粉包攬女單金銀銅。每年有8支隊伍爭霸聯合會杯世界組,如果規則允許,俄羅斯有實力派出4支不同的隊伍參賽。
3) 德門蒂耶娃是移動最好的女球員,這塊女單金牌再次肯定了她是非大滿貫得主中最強的。
4) 看到費德勒贏得雙打金牌那么興奮,真是令人高興。在過去三場奧運會男雙比賽中,他展現出更多能量和自信,比整個賽季所有單打比賽中都多。
5) 薩芬娜有可能登上世界第一,尤其是在當今女子網壇亂世中。她的哥哥薩芬在ATP積分榜上占據9周榜首,如果她能在美網取得佳績,沒準能打破這個家族記錄。
6) 你能想象納達爾天天住在奧運村嗎?拉法在奧運村廣交朋友,刮起一陣明星旋風。我想象的場景是這樣的,拂曉時醒來,他和所有乒乓球選手過招,來份豐盛的早餐,和西班牙田徑隊一起進行熱身跑,然后與加索爾一同完成投籃練習,挑戰幾個摔跤手,比比誰的力氣大,再去射箭場試試手感,盛大的中飯過后,一些沙灘排球練習,快速打完一場網球賽,來個冰鎮飲料/按摩/新聞發布會,接著是種類多分量足的晚餐,立刻趕往水立方,與所有西班牙同胞來場混合泳的較量,最后,是八小時的電玩時間,對手?全體運動員。
7) 我猜想有些奧運會獎牌得主(或者至少是他們的教練)會慶幸德爾#12539;波特羅沒來北京,謝天謝地。整個夏天這小子像野獸一樣打球。
8) 半決賽輸球后,德約科維奇的失望和傷心溢于言表,而當他戰勝布雷克贏得銅牌后,臉上滿是喜悅,一悲一喜正反映了他和很多選手是多么看重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