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彩禮是一個很俗的話題,但也是一個比較實際的問題。已經一只腳踏入婚姻門檻的人,突然又把腳收了回來。彩禮本來只是一個美滿婚姻的前奏,卻在不經意間給婚姻添了堵。一面是心愛的女友和辛勞半生的雙親,一面是厚重的彩禮和羞澀的錢囊,我們究竟該作何選擇?彩禮究竟是幸福的開始還是婚姻的門檻?
故事篇:
結婚前夕遇到彩禮麻煩
跟相愛兩年的女友準備結婚的事,女朋友的媽媽提出:應當按照老家的習俗,給她彩禮錢6萬8千塊,這讓我覺得很為難。如果正常來說,這6萬8我是能拿出來的,雖然我的工資不算高,但是平時還比較節約,存了一些錢。但是在2007年的時候,女朋友要買房子,我聽說后,毫不猶豫地主動借了6萬給她,當時她父母都知道。借給女朋友6萬后,我也就剩下不多了。這下突然要6萬8的彩禮,我覺得非常地不理解,我跟她媽媽說:我的工資不高,沒那么多錢,好不容易存下的錢,已經借了6萬給您女兒,您就不能少要點彩禮錢嗎?
我也知道,女朋友的媽媽也不是想要這筆錢,她是想給女朋友多爭取些錢,這在我們老家那邊有很多這種現象,可是她明明知道我的錢借給了她女兒,還非要這么多彩禮的做法,讓我很難接受,我怎么想都想不通,她總不能只顧著自己的女兒,而一點都不考慮我的處境吧,這樣也未免太傷人感情了吧?為了這件事,和女朋友吵了好幾次,每次她都站在她媽媽那邊,替她媽媽說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的心情,真是痛心啊。
彩禮不夠6萬8,跟愛情say byebye
張海和嵐是朋友中公認的才子佳人,他們從相識到相愛三年來,從來就沒有看過他們紅過臉。然而就在舉辦婚禮的一個星期前,雙方家人卻因為彩禮的問題發生了爭執,以至于婚禮要延期或者取消。
小嵐的父母說張海家里的彩禮給得太少,而且要他現在買一套房子,不住家里的老房子。可是現在房價這么高,對于收入水平一般的張海來說,哪有這些錢來買?去跟小嵐的父母商量,希望他們能多理解一下,但是溝通的結果是“能做的,我全部做到了,能說的,我也說盡了。她家里態度很堅決,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小嵐也是站在她父母的立場,我現在也沒有辦法!”話說完,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如果張海達不到女方家的條件,只能對三年的愛情說聲再見。
男友只準備了幾千塊禮金 我很傷心
心情很不好,昨晚男友打電話給我說今晚他打電話回家了,跟他媽媽提起結婚習俗。我們這邊結婚男方要出四金,還有禮金方面的,不過聽到他說他媽媽還有那四金的東西,不過禮金就得男友自己出了。
我還以為他媽媽在禮金方面會多幫一點,結果卻要男友自己出。本來男友的積蓄并不多了,如果再擺酒席的話,根本就沒有積蓄了,以后還能買什么結婚用品呢?想一想真讓我煩心。
更何況昨晚男友就只跟我說他出幾千塊錢作為禮金給我家人,我聽后真的好生氣,在他家擺酒席至少也得花1萬塊左右,可給我家的禮金就只幾千塊而已。他家要面子,我家就不要面子嗎?幾千塊錢的禮金叫我還如何說好!真的感到傷心,我還想著要拍婚紗照呢,那是不可能的了。
討論篇:
男方:彩禮的多少能維系婚姻的幸福嗎?
小時候,看到哪家嫁娶,隨著鞭炮聲聲,將大人小孩的腳步引到喜氣揚揚的那家門口。大人們三一群倆一伙地談論著這家的閨女都帶了哪些家什或者男方家里接收了多少點綴,我們這些小孩只管興奮地搶著散發下來的喜糖,那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從人縫中,我們看到汽車裝載著滿滿一車的新娘隨嫁,有洗衣機、電冰箱,還有自行車……這些在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是最奢侈的物品了,新娘子被這些時尚的物品陪襯著,格外嬌艷,同時,顯示著新娘子家對女兒的不舍與重視。
凡是經歷過出嫁、迎娶的家庭,彩禮這一關是必定要過的,只不過是在數量上互相PK。如若男方家庭富裕,除了應允了女方提出的翻蓋新房、添加家用電器等等高要求外,還要額外添補一些金錢首飾高檔貨給未過門的新媳婦;如若男方家庭貧寒,賣了一年的收成,還要東拼西湊剩余部分的彩禮錢……苛刻的那點面子被彩禮壓榨得直不起腰……
而女方家里認為,我將閨女養這么大,容易嘛我,一個大活人嫁到你家,也該奉獻點吧,不能白白拱手相送一個大活人。所以,有的閉塞的鄉村,總認為養閨女是賠錢貨,所以到了女兒出嫁的時候,狠狠地向男方家索要裝點臉面的“彩禮”,男方家則毫無怨言照單全收。
我認為,彩禮的多少并不代表男、女雙方家庭的背景,而是男女雙方的面子!我想這里才是真正的伏筆,誰不想婚禮辦得風風光光,載著滿車的彩禮,讓鄉親們行著注目禮?!那點榮耀勢必在新人的心里是甜滋滋的。但在這風光的背后,挨過了多少酸甜苦辣,爭鋒相對的過招?殊不知,兩個人婚姻的幸福不在彩禮的多少能夠維系,多少權勢背后的風光,如若婚姻幸福著,那么,就是狠淘了一比“基金股”,如若禁不起平淡婚姻的磨礪,隨著婚姻的解體,只能被“淘汰”出局。當年被彩禮點綴得無限風光的光彩,霎時倒塌。孰輕孰重,只有婚姻天平傾斜的角度去衡量。至少,我是不需要婚姻之外的那點“陪襯”當作嫁衣,唯一需要的,就是兩個人心心相印,行走于兩個相親相愛、并肩作戰一起構筑的桃園下,我想,溢出的笑容是最自然最美的,不為父母添加一絲憂愁,相反為父母迎娶到真正豐收的甜蜜果食,才是真理……
女方:20萬現金+馬六一輛,我要的彩禮過分嗎?!
我今年32,大齡待嫁女。我在一家外企做人力主管,有存款,有房子,事業上一帆風順!我不是丑女,多年的公司高管閱歷讓我看上去很高雅,可不知道為什么,感情的事,非常不順!
我骨子里是個很傳統的女人,我崇尚夫唱婦隨,男主外女主內。我的夢想是做個全職太太,專心在家相夫教子,每天做好飯菜等老公下班。28歲開始我正式步入相親隊伍,四年了,在這四年中我接觸了太多的男人,而結果也總是我喜歡的沒錢沒事業,看上去很不成熟;喜歡我的又都是些又老又丑的王老五!相了四年的男人,結果到現在還一事無成,我依舊形單影只!
倒是也有那么幾個男人發展到談婚論嫁的地步,可一說我要的彩禮,得,再好的感情也告吹!我只要了20萬現金和一輛馬六!這多嗎?這過分嗎?!
20萬現金,我想投資一家咖啡廳,休閑娛樂都有了。效益好的話還可以賺錢回來!至于馬六,又不是什么好車,我都沒要寶馬!我是有自己的社交圈的,結了婚總不能再那么寒磣吧?!不明白男人為什么那么小氣,尤其是那些出來相親的男人!腰纏萬貫死了也帶不走的!
20萬+馬六就讓你們那么心疼?!再說,我媽媽把我養這么大,嫁人跟送人有什么區別?!男人,20萬+馬六換一個水靈靈的老婆,難道過分嗎?!
理論篇:
什么叫彩禮?
彩禮,有的地方稱為聘禮、納彩等,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一種婚嫁風俗。按照這種風俗,男方要娶他家女子為妻時,應當向女方家下聘禮或彩禮。彩禮的多少,隨當地情況、當事人的經濟狀況等各方面因素而定,但數額一般不在少數。
有些地方習俗稱為納征,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禮之后,婚約正式締結,一般不得反悔。若女方反悔,彩禮要退還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則彩禮一般不退。
在買賣婚姻中,彩禮表示女子的身價,有的地區和民族直稱為身價禮。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禮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
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結婚給付彩禮現象仍然比較普遍。在不少地方,許多生活本不富裕的家庭,為了給付彩禮而舉家債臺高筑,造成了極其沉重的經濟負擔。
切莫讓“彩禮”成為婚姻的門檻
兒女的婚姻大事,本來應該是可喜可賀的,但是一心鉆在“錢眼”里的女方父母,不但打破了這么一樁姻緣,還把自己扯進了官司里,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時至今日,人們對待“彩禮”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父母不再受彩禮的約束,而是把對兒女的婚姻祝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況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章第三條明確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但是在我國農村,“彩禮”之風仍然非常盛行,一些人把嫁女兒多收彩禮看作是一種榮耀,上下左右互相攀比,形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不少有情人被“彩禮”這個大棒打得鴛鴦各自飛,甚至造成了終身的婚姻悲劇。當然,我們并不是一味地排斥傳統的東西。不過像彩禮這樣一些禮儀上的東西一定要適可而止,要把孩子的婚姻幸福放在首位,改變一些歪風陋習,使婚姻走向文明化,孩子以后孝順的機會多著呢,何必硬要把“彩禮”當作一個“門檻”,導致雙方摩拳擦掌拳腳相加呢?
世俗與彩禮毀滅了幸福
我這不是在危言聳聽,金錢在特定的情況下,確實會毀滅幸福。一男一女,兩情相悅,這是好事,不日就將步入婚姻的殿堂,他們在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拜見二老,最為重要,能夠得到父母的祝福,這婚姻才會毫無缺憾。可是,我們中國的各種風俗習慣,在這里卻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各地的習俗不同,新的習俗也層出不窮,讓人無暇全部顧及。如果心胸寬一點也就罷了,但問題就出在這里,老人講究,兒女計較,互相之間的矛盾便因此而產生了。
第一次“晉見”的見面禮,是為“千里挑一”,公婆不得不給,如果只支付了“1010元”,兒媳會嫌公婆小氣,一般都是1100元。第一次過年的禮金為幾百元不等,如果公婆沒有這講究,或者忘記了,就會有人適時地提醒兒媳:“這是風俗,不能缺少”。訂婚的禮金為22000元,也有3萬以上的,有些人家的四金已經包括在內,就必須多加,如若不然,另外結算。這也就罷了,小兩口的房子問題尚未解決,公婆到時怎能不贊助一些呢?
有些人家,家境較好,比較富足,這點結婚費用,自然不在話下,或者兒媳善解人意一些,能夠多體諒公婆的難處,這一切的問題也就不稱為問題了。但是卻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公婆比較小氣,心疼金錢,不愿為子女付出那么多,想讓兒女自力更生,什么結婚費用能免則免,于是兒媳認為婆家人不重視自己,不把自己當作一回事。另外,兒媳只顧自己擺排場,不理會婆家人的實際情況,讓公婆揭鍋賣鐵,四處借債來為他們舉行隆重的婚禮。
這一切的矛盾都圍繞著金錢而產生了,婚禮過后,大家的心里已經結下了疙瘩,婆媳本就很難相處,又多了這些隔閡,今后的婚姻必將受到一定的影響。稍微有點孝心的男人,誰不希望自己的老婆能夠同樣孝敬他的父母呢?他們夾在這二者之間,不單單是一個“難”字可以詮釋。老婆不孝順,作為一個男人,他如果完全聽從老婆的意見,便成了不孝的氣管炎,但他若一味地違逆,兩口子的感情受損,最終會造成家庭破裂。
還有善兒媳、惡婆婆的家庭,婆婆在他們結婚時摳門,婚后又四處刁難,要錢要物,在外人面前嚼舌根,讓兒媳哭笑不得,左右為難。對于這樣的婆婆,兒子幫誰也不合適,有一個最大的可能,就是偏向于母親,一起委屈媳婦。金錢,再加上這婆媳關系,致使這一對小夫妻的婚姻出現了不應有的危機,甚至很難彌補。
造成這一切悲劇的罪魁禍首是什么呢?無疑與世俗脫不開干系,我并不想詆毀迷信者,就連國家都不反對各種宗教信仰,何況我自己某些時候,也多少有點半信半疑。但是這些風俗習慣,又是怎么得來的?不都是人們閑著無聊時,編造出來的嗎?以前的風俗已經不少,現在的彩禮卻越增越多,到了許多家庭難以承受的地步。但是為了面子,為了這風俗中所謂的幸福,只能勉強承擔。
都說“信則有,不信則無”,年輕人也就罷了,老一輩人卻根本做不到,他們的傳統與迷信,不是一時就可以改變的。女方,有父母在為女兒出謀劃策,男方的父母呢,也有許多的參謀在旁協助,在這場婚姻彩禮的爭奪賽中,純粹是兩方家長在較量,而最終輸進去的,卻是這對新婚夫婦未來的幸福。
選擇篇:
你想要哪種形式的彩禮?
我們發現,有些女人在談戀愛的時候非常善解人意,處處為心愛的男朋友省錢。可一到談婚論嫁時就彷佛變了一個人,父母喊下天價彩禮,她一點都不替這個即將成為另一半的男人心疼。她的邏輯是:你父母難道不會為了兒子的婚禮準備彩禮錢嗎?你父母工作這么多年的積蓄難道不是為了留到現在用的嗎?哪怕讓男友的父母去借錢,她也覺得是理所當然。也有些女人會說,跟你要的彩禮,將來還會作為我的嫁妝還回來……如果是這樣,那還不如一開始就少要點呢。當然,也有不少女人是真正不在乎彩禮的,即使沒有彩禮,她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婚姻的幸福和彩禮的多少無關。
你會選擇以下哪種形式的彩禮?
1.5000元與他的愛
他沒有那么多的彩禮,只有對你的愛,也許婚禮沒有你想象的那么浪漫,但以后的生活中你們共同面對的困難要小很多。
彩禮金額:5000元
愛情指數:★★★★★
婚禮精彩指數:★★★
他的愛情:★★★★★
婚后幸福指數:★★★★★
負債指數:★
2.20000元與浪漫的婚禮
20000元的彩禮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算是對他的一個小考驗,看看你在他心目中到底是什么位置,不過彩禮里面很可能有外債哦。
彩禮金額:20000元
愛情指數:★★★★
婚禮精彩指數:★★★★
他的愛情:★★★★
婚后幸福指數:★★★★
負債指數:★★★
3.100000元與奢華婚禮
十萬元的彩禮充分體現你高貴的身份,奢華的婚禮足以留下最浪漫的記憶,不過婚禮之后你可能面對的是債臺高筑,幸福又在哪里?
彩禮金額:100000元
愛情指數:★★★
婚禮精彩指數:★★★★★
他的愛情:★★★
婚后幸福指數:★★
負債指數:★★★★★
幸福篇:
5000元彩禮的幸福
我27歲,我和老公是網戀認識的,我是順德大良的,我老公是外地的。那年我剛上大三,就認識了他,現在算來是第4年了,2006年年初我們結婚了。老公是一個很有責任感很體貼的人,我們相互都很愛對方。我們的結合沒有任何金錢的因素在里面,認識他的時候,他是個負債的人,當時我身邊也有很多家庭優秀男生追,但我還是選擇了我現在的老公,雖然他當時負債,但他是個很有抱負的人,而且做事也很有計劃,所以我選擇了他。結婚的時候,只拍了婚紗照,我們選擇了旅游結婚。至于彩禮,我讓老公象征性地給了我父母5000塊。我結婚也沒要父母一件嫁妝。我們都覺得這樣很好。
我們結婚兩年多了,去年我們一起開了家廣告公司,剛開始時我們非常辛苦,半年以后我們的公司就慢慢成長起來了。我就出去找了一份服裝設計工作,而他繼續留下來打理我們的公司。他現在很寵我,我們結婚兩年來,家務多是他在做。他常常問我當時為什么會選擇他這個負債的人,而不去選擇比他優秀幾十倍的人,我常常笑著不答他,讓他自己猜。他哪知道他對我真誠的愛,卻勝于千倍他認為比他優秀的那些“物質男”。
因為女人最大的成就是婚姻幸福美滿,希望各位男士懂得珍惜自己所愛的人時,也是在珍惜著彼此的幸福。
七嘴八舌:
1.每每不能理解子女結婚要很多彩禮,沒有房子不結婚。父母的財富是辛苦半生得來的,年輕人是沒有權利拿走父母半生積攢下來的財富的。房子和彩禮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條件,幸福的人生是要靠自己創造的,這樣的幸福是讓人踏實的。人生,需要你時時滿足,才會感受到幸福,也要時時不滿足,才更有利于激勵自己去創造,這也是一種幸福。(蘭馨兒)
2.彩禮只是一種風俗,量力而行就好,只要兩個人是真心相愛,沒必要為了彩禮而毀了自己的幸福,葬送了自己的愛情。要真把彩禮看得過重,我覺得那婚姻的本質就存在問題。幸福才是最主要的。(芳菲)
3.彩禮是肯定要給的,這是一種形式,是中國歷史流傳已久的,反正現在都是獨生子女,財產都是他們的,彩禮的多少是掛個好彩頭,表現一下或者說是炫耀一下男方。(海子)
4.要什么彩禮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以前不同了,大家生活壓力這么大,不都得籌錢買房子、裝修嗎??嫁女兒又不是賣女兒,這樣只會造成社會上的攀比行為,受到傷害的就是結婚對象了。我支持全部取消!(燕子)
5.我真的不認為女方家必須要彩禮!嫁女兒又不是賣女兒!女兒和女婿共同組成了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家庭!要是要那么重的彩禮不是讓女兒以后也生活得很沉重?我的父母就很開明,我結婚的時候沒有問我老公家要一分錢,還盡自己的力量幫助我們!畢竟現在的房價太高了,所以我很高興我有這樣的父母!(源兒)
6.結婚給幾千元的彩禮錢是必須的,再多就是刁難了。(毛毛)
7.彩禮只是一種攀比之風!予以取消!!……如果我女朋友向我要彩禮的話,要少我還能接受,畢竟是俺們農村人的風俗,如果大于5000,我立即說不!(都別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