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雷·米勒起床了,做好早餐的媽媽對他說:“昨晚你睡得好嗎,親愛的小寶貝?”
“不知道,媽媽,因為我睡著了。”
“媽媽,有一件事差點忘了,”正要上學的米勒說:“今天我們學校有一個小小的家長會,老師叫你務必去參加。”
“什么小小的家長會呀?”
“就是只有老師和你兩個人開會的意思。”
原來米勒在學校闖了禍,老師要找他媽媽談談,他不敢直言相告,便編出了所謂的“小小家長會”的說法。
在上學的路上,米勒想起身上沒了零花錢,這時,剛好有一個似曾相識的大人走過來,米勒迎上去說:“早上好,叔叔,你可不可以給我5元錢,讓我和我的家人團聚?”“好吧,你的家人在哪里呀?”
“他們在下一個站臺旁的檳榔店里。”
在植物課上,老師問:“這種水果在什么時候采摘最好?”
米勒的同學舉了手,但站起來卻不知該怎么回答,只得用求援的眼神望著米勒。
“主人不在的時候!”米勒大聲地告訴同桌。
同學們聽了拍手稱快。老師便點名米勒回答下一個問題:“防止食物壞掉的最好方法是什么,聰明的米勒?”
“吃掉!”米勒說。
“哈哈——哈哈——”教室里爆發出一片歡叫聲。米勒成了他們班的答題英雄。
類似這樣的問答,幾乎在每一堂課上都發生,在米勒的帶動下,同學們都學會了積極回答問題。例如:
“為什么自由女神站在紐約港口?”“因為她不能坐下來。”
“不能冷凍的液體是什么?”“熱水。”
“17世紀的科學家有什么共同的特性?”“他們都死了。”
在體育運動時,米勒跑到老師那兒說:“我哥哥的帽子掉了。”
老師問他:“你哥哥的帽子掉了,你哭什么呀?”
“它掉的時候是我戴著的。”
放學前,米勒來到一個女同學面前:“下午用不用水彩?可不可以借給我用?”
那女孩說:“對不起,米勒,下午我要用。”
“那好,你下午就沒有時間用網球拍了,我向你借網球拍好了。”
回到家里,米勒傷心極了:“媽媽,我把梯子弄倒了。”
媽媽安慰他說:“沒有關系,去告訴你爸爸把它扶起來就是了,孩子。”
“但是,爸爸本來是在梯子頂上的呀……”
吃晚餐的時候,隔壁那個破鑼般的嗓音又傳來了。
“你為什么真希望他去電視上唱,你不是被他煩死了嗎?”
“是啊,”米勒說,“如果他是在電視上唱,我就可以馬上關掉電視。”
睡覺前,米勒同哥哥玩時打破了花瓶,哥哥很害怕,米勒卻說:“看我的!”
米勒跑到大廳,告訴正在看電視的媽媽:“我和哥哥發明了一種方法,媽媽,你幾十年來一直擔心那個花瓶出事,從今以后你再不用擔心了。”
“什么方法?”
“這是個秘密。”說完,米勒跑進了臥室。
這個美國少年的一天是不是讓你感覺很快樂?你喜歡他嗎?為什么?
(徐錫華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