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冕之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指:“沒有權威的名義而影響、作用極大的人。”
在諸多的香港商人之中,恒基兆業的掌門人李兆基就是如此。有人如此評論李兆基:“他實在不是那種目光炯炯、逼人不敢仰視的人,雖然他是個腰纏萬貫的大富豪,但是一派穩健,絕沒有暴發戶的嘴臉。”而他自己也坦言:“當年我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小市民,做夢也沒想到能夠在1997年被福布斯宣布為全世界第四大富豪,也是亞洲首富”。無論是在地產、股票或金融領域,幾十年來,李兆基總能在風云變幻、商權更迭的香港商界穩坐泰山。同樣,無論是在新鴻基“奪門之變”還是在TVB“收購風波”中,李兆基也總是能夠權衡各方,主持公道。本期的《封面人物》將以李兆基為主人公,述說這位歷來低調,卻能夠榮登“百搭地王”和“平民股神”等“無冕之冠”的“四叔”。
誰能擁有“無冕之王”的稱號,一切還是要靠事實說話。在商業界如此,在體育界也是如此。
2007年8月18日,北京“鳥巢”體育場,百米男子跨欄預賽現場。“鳥巢”內的91000名觀眾忽而屏氣凝神、鴉雀無聲,忽而掌聲雷動、群情激昂,人們的掌聲與助威隨著一位運動員的比賽狀態,此起彼伏。
這位聚集了全球目光的運動員——劉翔,最后還是一瘸一拐地退出了百米跨欄的比賽。賽前,在傷痛的折磨下,劉翔仍然“一直在堅持,一直在玩命”,但這位“有著踵部之痛的阿喀琉斯”還是無法擺脫病痛的阻撓,從奧運會百米跨欄賽場上黯然離去。但是,這位惟一曾經為中國獲得男子奧運田徑金牌,否定了黃種人不適合參與田徑運動觀點的偉大運動員,仍舊獲得了眼含熱淚的億萬國民的諒解。“劉翔永遠是劉翔,大家不會因為這個就忘掉他。我們相信劉翔還會回來。”
同樣,來自奧運會中華臺北隊的,名叫蘇麗文的跆拳道女運動員在強手面前,帶傷參賽。她摔倒,奮起,再摔倒,再奮起的舉動,感動了裁判、對手與觀眾。最后,她第14次倒下,再也無力站起。一位觀看直播的評論員說:“我們要為她用力地拍手,把手拍斷了也還要拍。” 蘇麗文雖敗尤榮,她成為了本屆奧運會中國參賽運動員中“不是英雄的英雄”。劉翔與蘇麗文,兩位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無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