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日,南京紫金山東面的仙林站址,棗紅色載重大卡車、桔黃色的推土機和掘進機整齊地排列兩旁,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施工人員列成方隊站在會場中央。鐵道部、江蘇省、上海市在這里聯合召開滬寧城際鐵路開工動員大會。
長三角第一條城際快速客運專用通道——滬寧城際鐵路7月1日在南京開工建設。兩年后,滬寧黃金城市帶將藉此更緊密地牽手相連。作為目前國內最長的城際鐵路,它對生活方式、經濟發展、城市布局、交通格局等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龍頭,也是目前區域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其中,滬寧交通走廊經濟發達,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較高,多項經濟指標居全國前列。該地區交通基礎設施較發達,但在總體上仍不適應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2005年3月,國務院審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5年~2020年)》,決定將滬寧城際鐵路納入寧-滬-杭-甬“Z”形主軸的一部分。
滬寧城際鐵路全長300公里,全線設21個車站,建設工期為兩年,計劃2010年7月1日開通運營。屆時,滬寧城際鐵路將大量開行高速動車組列車,列車最小間隔3分鐘,滬寧兩地可以實現公交化運輸,上海直達南京僅需1個多小時。根據設計,近期最大區段客流密度為4850萬人/年,遠期為6700萬人/年。
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長江三角洲包括江蘇、浙江兩省部分地區和整個上海市。因20世紀90年代初的浦東開發,江蘇、浙江的16個地級以上城市迅速集結為當代中國現代化戰役中活力四射的一支勁旅。未來十年內,長江三角洲將有可能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亞太地區經濟發達地帶,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外向型經濟示范區。
自1995年中央政府作出建設長三角區域經濟及沿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決策以來,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顯著加快,區位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長三角地區的土地面積只占全國的2.1%,人口占全國的10.7%,而GDP占22%以上,人均GDP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特別是作為區域經濟主軸的滬寧杭經濟帶,發展更為迅速。滬寧鐵路沿線六大城市的GDP總量占長三角的59.2%,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超出長三角平均水平20%,成為區域經濟重要的增長極。鐵路作為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在促進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區域現有滬寧、滬杭、浙贛、宣杭、蕭甬、新長、寧啟等鐵路干線13條、支線33條,營運里程2785公里。上海、南京、杭州已成為重要的鐵路運輸樞紐。
建設滬寧城際鐵路勢在必行
滬寧城際鐵路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城際客運鐵路規劃網主骨架,與滬寧高速公路、京滬高速鐵路、京滬線滬寧段、312國道共同構筑起橫貫滬、蘇兩省市,密切聯系滬寧沿線城市群的綜合交通運輸走廊。
長江三角洲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交通運輸能力十分緊張,旅客運輸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各種運輸方式發展很不均衡。建設城際鐵路網,建立以城際軌道交通為主導的新型區域旅客綜合運輸體系,將促進以上海為中心2小時交通圈的形成,促進整個區域的融合,引導本地區城市合理布局、協調發展,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這對于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滬寧城際鐵路項目地處長三角的核心區域。修建滬寧城際鐵路,為城市化發達地區提供大能力、高質量的快速、公交化新型交通運輸方式,與通道內高速鐵路、干線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及其他運輸方式有機銜接和互補,將從根本上解決滬寧通道運輸能力緊張的狀況,確保干線鐵路貨運暢通,為旅客提供多樣化的出行方式,滿足多層次高質量的出行需求,同時,將有效緩解高速公路的建設壓力,縮短城鎮間的時空距離,改善旅客運輸格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
滬寧城際鐵路始于上海站,經蘇州、無錫、常州、鎮江,至南京,正線全長300.168公里,其中新建線路293.86公里,改建既有線1.608公里,利用既有線4.7公里。全線設21個車站,其中江蘇省境內設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17個車站,上海市境內設安亭北、南翔北、上海西、上海4個車站,并接入新建的虹橋站,全線預留10個車站。滬寧城際鐵路初步設計總概算394.5億元,由鐵道部、江蘇省、上海市合資建設,2008年7月1日開工,計劃2010年7月1日竣工。
滬寧城際鐵路的功能定位
從客流性質、運輸組織模式和列車開行方案來看,滬寧城際鐵路與京滬高速鐵路、京滬線滬寧段的具體分工為:京滬高速鐵路主要承擔沿線地區對外的中長距離客流和通過本地區的長途客流的運輸任務,同時兼顧部分沿線地區大城市之間點到點的客流的運輸任務:滬寧城際鐵路承擔沿線各個城市、主要中心城鎮之間的客流以及城市組團、次中心城鎮之間的客流的運輸任務,兼顧少量跨線客車;京滬線滬寧段以貨運為主,兼顧少量中長途普通客車。
滬寧城際鐵路還可以起到對城市軌道交通補充和完善的作用,能有效實現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區和衛星城鎮的疏散;城市軌道交通又可為滬寧城際鐵路聚集和疏散客流,二者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共同促進區域內城市之間的合理聚集和分工。在運輸組織方面,滬寧城際鐵路以運行本線城際列車為主,并運行寧安城際鐵路、滬漢蓉通道通過本線的跨線動車組列車。滬寧城際鐵路開行大站直達、站站停兩種速度等級客車,在保證本線城際列車正常運營的前提下,利用高峰時段以外的時段運行跨線客車,全部采用動車組列車。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域相連、人員相親、經濟相融、文化相近,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是全國最具發展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地區之一。開工建設滬寧城際鐵路,有利于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長江三角洲經濟一體化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形成長三角同城效應,增強上海對滬寧沿線的輻射作用:有利于長三角地區的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提升競爭力。
有序推進滬寧城際鐵路建設
2006年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滬寧城際鐵路建設項目建議書,2008年2月發改委批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2月中旬鐵道部完成初步設計審查,5月20日初步設計得到批復,項目招投標工作于6月28日結束,中鐵四局集團等8家單位中標。目前,該項目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推進。
全面做好開工準備。滬寧城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鐵道部的部署要求,本著高標準、不失誤、無差錯的原則,高度負責地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他們緊緊依靠上海鐵路局,積極加強與江蘇省、上海市及路局有關部門的聯系,多次召開開工準備工作協調會,深入細致地抓好每一個環節的落實,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到位。他們堅持全線鋪開、同步進行的原則,在深入現場、掌握情況、吃透文件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集中編寫了具有指導性的施工組織方案,尤其是對鋪軌基地,制梁場的布置進行了反復比選,最大限度優化施工組織方案。
全力推進征地拆遷工作。該公司堅持原則,履行程序,積極推進,依法合規地做好征地拆遷工作。目前,公司分別與江蘇省鐵路建設辦公室、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滬寧城際鐵路征地拆遷實施協議,上海市、江蘇省先行用地均獲國土資源部批復,其他建設用地,公司正嚴格依照有關要求,積極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協調聯系,配合地方有關部門盡快完成土地報批相關手續,確保建設用地按期使用。
切實做好施工圖設計與審查。滬寧城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根據項目建設實際,按照先站前后站后的原則,制定了詳細供圖計劃安排表,加強與設計方的聯系,督促按時按需供圖,保證施工需要。目前,先期用圖已基本到位。
滬寧城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從公司及項目建設實際出發,在機構設置、人員選配、基本制度、現場管理、安全質量、隊伍培訓等方面建立了實際、有效、管用的工作機制。在人員選配上,他們抽調精兵強將,配齊配強了各專業、各部門人員,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人員的選配上,擇優選用從事過鐵路客運專線建設的人員。在制度建設上,他們先后制定了人勞、財務、合同、工程、質量及公文、保密、廉政等17項管理制度,保證各項工作盡快步入正常化、規范化軌道。在隊伍建設上,他們堅持全員、全過程、全覆蓋的培訓理念,建立了人員培訓機制,既強調有關基本技能的理論學習,更注重現場實踐的經驗積累,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作風硬、形象好的人才隊伍,為創造一流精品工程提供保障。
改革開放30年來,上海、南京間形成了密集的城市群和產業帶,成為充滿發展活力、舉世矚目的地區。建設滬寧城際鐵路,在我國人口最密集、城鎮化水平最高、經濟總量最大、運輸需求最旺盛的地區,打造一條全天候、大能力、現代化的高速鐵路通道,不僅有利于促進滬寧兩地及沿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快速流動,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運輸需求,而且對于全面提升長三角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東部率先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編輯 汪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