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土耳其看看是一個很突然的想法,也許是因為2008年夏天那近乎傳奇的歐洲杯,也許是因為想暫時逃離商場的紛擾與喧囂。總之,收拾了簡單的行裝,我又一次獨自遠行。
藍色伊斯坦布爾
抵達伊斯坦布爾時,已是凌晨時分。由于出發(fā)之前做足了功課——預定酒店和了解交通,加上一位機場工作人員的熱情幫助,我并未有強烈的陌生感,很順利地來到了酒店。酒店的房間不大,但還算舒服,開窗可見著名的馬爾馬拉海。
第二天一大早,頂著霏霏細雨,我朝藍廟(BLUE MOSQUE,又名藍色清真寺)進發(fā)。藍廟是世界上唯一的六塔清真寺,相傳它在19世紀前一直是前往麥加朝圣的出發(fā)地。寺外設有凈室,做禮拜者要先將臉、手洗干凈方可進入寺內(nèi)。外國游客進入清真寺參觀前要脫鞋,穿裙子的女性要在入口處領取一塊大方巾圍在身上,才被允許進入大廳。大廳地面鋪著厚厚的紫紅色土耳其地毯,圓形大吊燈從穹頂?shù)痛苟拢谋阼偳吨鴥扇f多塊藍綠色瓷磚,在陽光的反射下呈現(xiàn)出神秘的藍色,使人如人夢幻之境,藍廟也因此而得名。最漂亮的是那些彩繪的玻璃窗,在昏黃的吊燈映襯下,神秘而典雅。設想在沒有電的時代,成百上千只蠟燭搖曳著火光,不知不覺問便把人與神的距離拉近了。
走出清真寺,雨已經(jīng)停了,天依然是陰陰的,但卻并不會使心情壓抑,相反,這樣的天氣似乎很適合在這座滿是歲月痕跡的老城中漫步。沿著并不寬敞的小路步行,一會兒便來到了老皇宮。“奢靡”一詞,也只寫出老皇宮萬分之一的風情。整座宮殿全部由雪白大理石鋪就地面,櫥窗里鉆石和祖母綠的光芒讓人充滿幻想。后妃們的居所則鋪設著一張張美人榻,軟紗與綢緞像水一樣從屋頂傾瀉下來,把我們湮沒在天方夜譚式的神秘與遐想中。
不知不覺中已是下午,肚子也開始向我抗議了。早在出發(fā)前就打聽好藍廟附近有一家叫CENNET的餐館。餐廳提供不同餡料的薄餅、蔬菜、薯條和奶酪等,而且環(huán)境很有地方色彩。薄餅由坐在餐廳中間的土耳其婦女現(xiàn)包現(xiàn)烙,其他食物均用盤子從二樓吊下來。用餐同時還可以欣賞到當?shù)貍鹘y(tǒng)歌舞。用餐之后,發(fā)現(xiàn)早上還是空蕩蕩的藍廟廣場已是人聲鼎沸。藍廟的頂部彩燈閃耀,穿過廣場,兩旁的街道燈火通明,使人沉溺于這異國的溫暖之中。
人間仙境棉花堡
棉花堡是土耳其最美的地方,也是游歷去土耳其必去的地方。這里有著奇特的自然景觀,宛若是人間仙境。從山腳下隨便一家小餐廳向外望:碧藍的天空下,棉花一樣雪白的大山矗立眼前,我做夢也沒想到,世界上還有不是雪山的純白山峰。它的奧妙在于,附近溫泉噴出的礦泉水富含鈣質,碳酸鈣隨著地勢沉積成階梯狀的白色石灰?guī)r淺池,形成此處鐘乳石和盆池等美麗奇觀,從下向上看,酷似大團大團的棉花。
從古羅馬時代,這里就吸引著眾多的人來此進行水療。坐落在山頂上的歷史古城希拉波里斯,還為今天的人們遺留下了溫泉中心和溫泉池。現(xiàn)在,由于過度開發(fā)利用,池中已不見往日碧藍的泉水,只剩一條細流從山頂引出,沿地勢向下沖刷成一條小水溝。這并不妨礙我赤腳在石灰石上行走,或坐在水溝邊,把腳放在里面享受溫泉按摩。天然美景加上熱水的沖刷,旅途的勞累得到了充分緩解。
卡拉哈依特坐落在棉花堡的西北方,也是一個著名的溫泉中心,因泉水中含有高鐵質而聞名。赫娜茲山峰是愛琴海地區(qū)眾多高峰中景色最為美麗的山峰之一,山體被華麗的阿爾卑斯山脈森林覆蓋著。前基督時期建筑在南部斜面上高聳入云的城堡,古代稱之為考洛西,現(xiàn)在還可以看
到許多殘墻斷壁。
由于要等待晚上的大巴才能向下一站進發(fā),于是就有了可以在山下的小鎮(zhèn)隨意轉轉的時間。走到一家小雜貨店,正在東看西看之際,老板走上來用簡單的英語與我交流,當?shù)弥沂侵袊藭r,他請我品嘗了土耳其酸奶和奶酪,在攀談中得知,原來他對中國很有好感,還打算全家人一起去中國旅游。能在異國遇見這么熱情的朋友,頓時心里暖烘烘的。
到了土耳其當然要吃地道的土耳其烤肉,雖不敢確定小鎮(zhèn)的是否地道,但是一家裝修很平凡的烤肉店還是吸引了我,烤肉配以沙拉、面包、酸奶、水,味道出奇得好,價格也很劃算。
卡帕多奇亞畫卷
經(jīng)過一整夜的跋涉,天亮時,窗外已是另一個世界。紅褐色的平原上矗立著一座座形態(tài)各異的山丘,有的像情人私語,有的像駱駝昂首,有的像蘑菇聳立,形狀惹人遐想。這就是卡帕多奇亞,一幅橫空鋪展的立體畫卷。
數(shù)百萬年前,Erciyes、Hasan和Melendiz三座火山先后大爆發(fā),火山灰覆蓋了卡帕多奇亞地區(qū),巖漿經(jīng)冷卻、自然風化及雨水沖刷,堅硬的石灰?guī)r形成巖錐、山谷或磨出平滑的石頭波浪。巖石波浪一波一波卷向前方,隨陽光的變幻,由白到粉紅,再變成暗紫色。這里有景色詭異的幽深峽谷,有層巒疊嶂的無際丘壑。卡帕多奇亞“仙人煙囪”18公里長的景區(qū)里,豎立著無數(shù)根高高低低的黑帽子“煙囪”,高的有40多米。由于風化嚴重,有的已經(jīng)快支撐不住“仙人帽”了。老的煙囪遭受侵蝕的時候,新的又在悄然形成。
當?shù)厝死么笞匀坏亩髻n,在山坡和石壁中開鑿住所、教堂、倉庫和清真寺,甚至鄰里之間的往來也是借巖石里的隧道穿梭。如今這些石壁上的建筑都已成遺址,我以為這是中世紀以前的民居,當?shù)貙в螀s告訴我,就在幾十年前,此地的居民還生活在這些崖居里,后來由于地震過于頻繁,政府強令他們遷徙到了安全的平原。但是,懸崖峭壁上還留存著基督教鼻祖的證明。當基督教尚未在歐洲成為合法信仰的時候,這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基督教義的壁畫、雕刻。幾千年前的古跡至今還有一部分被完好地保存下來。
土耳其購物
伊斯坦布爾是這次旅行的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早晨,我告別了恰那卡萊,渡過了達達尼爾海峽,于中午時分重返了伊市。距離晚上的飛機還有半天的時間,因為不習慣那種邊看手表邊走馬觀花的感覺,所以我決定不再去景點游逛,而選擇了去逛逛伊市有名的大市集GRAND BARZAR,買些紀念品帶給親戚朋友。這里跟新疆烏魯木齊的大巴扎很像,好像譯過來也就是一個意思。市集每天朝八晚八營業(yè),星期日休息。它的主體位于一座有五六百年歷史的古建筑內(nèi),服裝、黃金、皮革、地毯、瓷制品應有盡有。
在土耳其購物是件快樂的事。像我這樣來土耳其旅行的人,看到各式各樣的土耳其特產(chǎn),都會想買些帶回去。最受外國游客歡迎的商品是毛毯,除此之外,還有皮毛制品,青銅塑像、銀制品、陶瓷器、手工藝品、刺繡產(chǎn)品;還有很多土產(chǎn)店銷售土耳其的名產(chǎn),如海泡石煙管、瑪瑙等商品。在土耳其,絨毛皮和毛皮是非常重要的產(chǎn)品,用來生產(chǎn)各種各樣的服裝、手提包、腰帶、皮鞋等商品,其價格非常便宜。在主要城市的大商店中,采用高質量的皮和絨毛皮制作的連衣裙、褲子、衣服等商品非常暢銷。如果想購買一些有特色的東西,那么水煙管是最好的選擇了。
在市場上,土耳其商人不似中國商人那樣見利就賣,和他們砍價頗費周折,若用美金付賬可以便宜一些。市集外面是伊市的小商品、紡織品集散地,每逢周末人山人海,這里的蘋果茶茶杯和咖啡杯既便宜又討人喜歡。
當飛機飛離伊斯坦布爾時,已近零點,從窗戶向外望去,伊市已是一片漆黑了,偶爾會有幾點燈光閃過。就這樣,我匆匆地來,又匆匆地離去,而土耳其在我的心中留下的卻是一段純凈、震撼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