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原產北美,其成蟲啃食稻葉,幼蟲蛀食稻根。水稻受害后生長發育遲緩,分蘗率降低,成穗率明顯減少,抽穗期和成熟期顯著推遲,一般造成水稻減產15%~20%,嚴重的減產50%以上,有的甚至導致絕收。1986年我國將其列為對外檢疫對象,許多國家均有稻水象甲危害水稻的報道。長期以來,一直使用呋哺丹顆粒劑對稻水象甲進行防治,雖然取得了顯著效果,但該藥劑于1995年后就被禁止使用,目前尚無替代呋喃丹的藥劑。曾燕清等研究表明,用阿克泰、銳勁特、吡蟲啉分別與三唑磷混配,對稻水象甲成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若用20%三唑磷加1.8%阿維菌素或30%雙富加1.8%阿維菌素處理,施藥后1 d防治效果可達100%,但是這種處理成本較高,農民難以接受和大面積推廣。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選擇氟蟲腈、毒死蜱和啶蟲脒3種原藥分別進行單劑和復配劑室內毒力測定及田間藥效試驗,現將結果報道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