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又名甘薯、番薯、紅苕、山芋等,原產于南美洲,含有豐富的淀粉、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余種微量元素和亞油酸等,營養價值很高,被營養學家成為營養最均衡的保健品。我國傳統醫學認為,紅薯“性平溫無毒、健脾胃、益陰精、壯筋骨、補血和中、延年益壽”,紅薯在具有防癌保健作用的12種蔬菜中功效居首位,被譽為“抗癌之王”。黃酮類化合物是藥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相關藥理和臨床實驗證實,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廣泛的藥理功能,如不少治療冠心病的中草藥或活血化瘀類中藥中均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蘆丁(rutin)、槲皮素(quereetin)、葛根素(puerarm’)、人工合成的立可定(recordin)等;染料木素(genistein)、金雀花異黃酮(5,7-二羥基-4’-甲氧基異黃酮)、大豆甙元(daidzein)等均有雌性激素樣作用,黃酮物質對治療癌癥和抗HIV病毒有一定的作用。本試驗采用溫浸法來提取紅薯藤中的黃酮,先通過單因素試驗探討乙醇體積分數、浸提時間、液料比、浸提溫度對黃酮提取的影響。在該基礎上,采用正交設計試驗,進一步探討紅薯藤黃酮提取的最佳條件,為利用紅薯藤黃酮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