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濟
中國有許多東西可供印度政府借鑒
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警告說,“印度與中國的差距正在拉大”。中國現在人均國民收入接近2400美元,幾乎是印度的3倍。GDP預測表明,這一差距還將繼續擴大。1962年印中交戰時,中國人均收入不及印度的一半!當時都認為中印軍力是不對稱的。今天,這種不對稱局面變得徹徹底底。中國正處于實力和影響力的巔峰,而我們被遠遠甩在后面。舉辦奧運只是中國用來慶賀成為世界大國的蛋糕上的糖衣,是中國慶賀國家在抗擊貧困、落后和無知的過程中所取得的偉大勝利的盛會。(印度《硬新聞》雜志5月號)
中國股市沒有“泡沫”
事實上,根本就難以找到有關泡沫的證據。按照2008年的一致收益預期衡量,基準的滬深300指數(CSI 300)目前的市盈率為23倍,遠不到我們所認為的泡沫估值,并且低于其30倍市盈率的10年平均水平。其次,2007年的業績增幅為48%,而市場人士普遍預計今年業績將增長32%。盡管考慮到全球經濟放緩,32%似乎是個雄心勃勃的數字,但其中7個百分點來自于一次性退稅,而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5%左右,25%的稅前利潤增幅是可能實現的——當銀行、石油和大宗商品成為主要驅動力時更是如此。(英國《金融時報》2008年4月10日)
人民幣將繼續升值
人民幣價值目前仍低于實際價值。雖然人民幣對美元比價走強,但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比價仍然走軟。中國政府允許人民幣升值的最重要原因是為了緩解中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并引導中國經濟軟著陸。中國政府如果為抑制通貨膨脹而提高利率,國際投機資金就會蜂擁而至,使中國經濟進一步混亂。因此,從目前來看,人民幣升值措施很奏效,這種趨勢將持續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比價年末可能會達到6.5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韓國《朝鮮日報》2008年4月11日)
政 治
中國崛起要求民族心理轉型
藏獨和西方反華力量阻撓奧運火炬傳遞,導致了新一波中國民族主義浪潮。面對西方反華力量的巨大壓力,中國民眾的這種心理狀態并不難理解。健全理性的民族主義必須克服“恥辱”和“過分自信”的心態,自尊而不自卑,自信而不驕傲。中國走的是和平崛起道路,這要求民眾既要有民族主義精神,又要防止其變質。中國是個大國,周邊有那么多國家,如果民族主義激進化,周邊國家就會感覺到威脅。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中國的崛起是全球化狀態的崛起,全球化規定了中國的國際角色。民族主義如果不能和全球化相一致,反而會成為國家崛起的阻力。(新加坡《聯合早報》2008年5月6日)
震災凸顯中國當前制度優勢
中國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的悲慘情狀,使身受者悲泣,聞之者傷悼。四川是中國古代人士所說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地方,這里的高山峽谷,行路已非常困難,遭到地震災難以后,救濟工作危險萬分。但是,全中國人民面對大災難時所表現的沉著、穩定的作風,為中華民族贏來全世界的崇高贊賞。中華民族在面對災難時所展示的團結、合作和奉獻,是歷史上所少有的。共和國搶救四川震災的表現,不但贏得舉世的稱贊,也展現民族的奮起。(馬來西亞《國際時報》2008年5月24日)
中國將嚴懲救災腐敗
中國警告其官員,任何與地震有關聯的腐敗將受到嚴厲懲罰。這場地震已造成逾5萬人喪生、500萬人失去家園。中國國務院網站周三發布的通知說,該國最高反腐敗部門將嚴肅處理那些挪用或拖延救災款發放的官員。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周三說,中國政府將努力確保援助不被浪費。王毅在北京舉行的聯合國800萬美元捐助接收儀式上表示,中國歡迎和接受來自國際社會的所有捐助。中國將以公開、透明的方式處理所有捐助。國務院網站上的通知警告官員們不要“挪用救災款”,誓言對拖延救災資金和物資發放、造成嚴重后果或致使救災物資嚴重毀損浪費的行為,將“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美聯社2008年5月21日)
社 會
抗震救災帶來中國新聞開放
四川的地震對中國新聞事業來說成了一個歷史性事件。中國以前從來沒有允許外國記者這么自由地報道重大災難。美聯社記者在成都的醫院附近進行了實地采訪。一群哭泣的父母告訴一名記者,他們的孩子是被倒塌的學校劣質建筑砸死的。那里沒有官方的“媒體看管人”提醒他們說批評政府可能會面臨懲罰。廣泛的媒體報道激發了巨大的善意。以救援隊、醫療專家和帳篷為形式的外國援助也受到歡迎,這在以不需要外國援助為自豪的中國還是件稀有的事。(美國廣播公司2008年5月26日)
來自黑暗的光明
不計其數的救援者、警察、士兵和很多其他被這場災難震撼的人表現出了沉著且毫不畏懼的英雄主義。當代從未有哪一場災難能像現在這樣,令從未經歷過上世紀60年代大饑荒和文化大革命的一代團結在一起。19日晚上在成都,很多人聚集在一座大型毛主席像前面。盡管這里的人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而且還在不斷擔心余震,但這里的氣氛卻是低調而樂觀的,展現了中國最偉大的一面。人們經常說,生活在后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人缺少社會和道德上的價值觀。對很多人來說,社會主義的很多優勢——例如工作的鐵飯碗、政府的衛生和教育保障——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很多自發到災區支援的志愿者都是年輕人。(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2008年5月21日)
中國城鎮可能變成地震紀念館
在遭受地震破壞的四川所有城鎮中,沒有一座城鎮遭到的破壞像北川縣城這么大。該縣新城區有約60%的建筑被夷為平地,老城區80%的建筑遭遇了同樣命運。政府計劃另選地點重建該鎮,預計北川縣城的廢墟將被保留為地震紀念館。人們認為建立地震紀念館——這還是中國首次建立類似紀念館——將能使人們明白自然災難的危險、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冒著生命危險在地震中搶救他人的勇氣。(美國《洛杉磯時報》2008年5月27日)
地震威脅古老的羌族文化
中國少數民族地圖顯示,30萬羌族人大多分布在這次地震的斷層沿線。生活在北川縣的羌族人約有9萬人,汶川縣有3萬人。地震后,一些羌族人從村莊跑出來。他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見到外面的世界。沒人敢說現在確認的遇難者中有多少是羌族人。很多羌族小山村十分偏遠,救援人員用了一周時間也沒到達。茂縣一名羌族學者黃成龍說:“羌族人受災是最嚴重的?!钡沁€有希望,羌族人的房子都是用石頭蓋的,它們經受住了1933年茂縣大地震的考驗。黃還說:“地震不僅減少了羌族人口,很多人災后重建期間會從山區搬到大城市居住,這將給保護羌族文化帶來巨大困難?!保绹栋蜖柕哪μ枅蟆?008年5月25日)
四川大量古跡在地震中受損
掉落的磚瓦將巨大的銅香爐砸成碎片。古香古色的寶塔毀于一旦。中國年代最久的石像之一——二王廟的鎮廟神像攔腰而斷。這場奪走很多生命的災難也讓這個古跡遍布的地區蒙受損失。據政府初步統計,四川省有184處文物古跡在短短五分鐘內遭到毀滅或破壞。中國最受尊崇的詩人之一——李白的故居被震垮。江油一座有著800年歷史的木塔也遭到嚴重破壞。在四川省某偏遠地區,一座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藏傳佛教寺廟也全部垮塌。二王廟是為紀念都江堰設計者李冰父子而修建的,現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這次地震中幾乎完全被毀。(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2008年5月22日)
外 交
外國援助改變了中國的情緒
中國四川大地震以來,來自國外的援助,無論是沙特阿拉伯的5000萬美元,還是成筐的手機,在數量上史無前例,政治上也意義非凡。很多中國人認為國外的善意是對中國大國地位的認可,但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善舉也消解了因國外媒體批評中國所帶來的中國人高漲的民族情緒。更重要的或許是,地震一周之內,外交部呼吁外國進行援助,尤其是需要帳篷給四川受災民眾提供臨時安身之地,因為他們面臨漫長的重建時期。這強化了中國融入世界,與眾多國家結成友好關系的認識。這本來也是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的主題,但是卻被此前的西藏局勢和抗議圣火傳遞事件罩上了陰影。(美國《華盛頓郵報》2008年5月27日)
李明博訪華謀求提升中韓伙伴關系
韓國總統李明博訪問中國的首要目標是繼韓美同盟之后,進一步提升韓中關系。1992年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的發展過程包括“友好合作關系”、“合作伙伴關系”(1998年)、“全面合作伙伴關系”(2003年)。此次,兩國已通過協商就提升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達成共識。青瓦臺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中國目前同印度、俄羅斯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中方將以與韓國之間的戰略利害關系為基礎,大幅拓寬合作領域和范圍。”(韓國《朝鮮日報》2008年5月27日)
科 技
中國第二顆奧運衛星升空
中國周二成功發射了一顆氣象衛星,它將為北京奧運會以及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工作提供氣象服務。中國新一代衛星裝備了可監測地球大氣和氣候的三維傳感器;據說它還能監測海洋和南北極的冰帽。新衛星將幫助中國氣象官員們在8月奧運會期間對天氣作出更精準的預報。中國的太空計劃是民族自豪感的巨大源泉。同時,中國還希望通過太空計劃刺激衛星的商用。截至目前,中國仍被排斥在西方衛星通信市場之外,因為美國管制衛星零部件出口的政策禁止中國獲得并使用這些零件。中國氣象局稱,“風云三號”衛星上的設備與美歐國家水平相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美歐的水平。(英國《衛報》2008年5月27日)
軍 事
三亞基地承載中國海軍的目標
中國正在位于海南島的三亞修建高度安全的大型海軍基地?;匚挥谝粋€巨大的地下掩體,甚至最先進的間諜衛星都無從探測。它能??慷噙_20艘最先進的中國潛艇,還能駐扎幾艘航空母艦——盡管中國目前還沒有。簡言之,三亞基地是一個十分清晰的訊號。中國有著明確的目標:在第一島鏈一帶取得優勢,接著到2050年時在太平洋挑戰美國。三亞海軍基地是中國太平洋大計劃的關鍵一環——對此我們不可掉以輕心。(澳大利亞《世紀報》2008年5月26日)
俄中軍事關系處于低谷
過去15年來,俄對華軍售超過25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是軍機、海軍和空防裝備。近來俄中軍事合作出現問題可歸咎于幾個原因。一是俄羅斯未能交付價值15億美元的34架伊爾——76MD型軍用運輸機和4架伊爾一78空中加油機。更重要的是,中國不再想購買俄羅斯所提供的,而更愿意引進自行選擇的武器及用于本國生產的許可和技術,但俄方不愿意。中國看中了俄部分裝甲車和火炮。莫斯科不急于簽署這些協議事出有因。盡管中國現在很友善,但誰也不知道其今后的行事。美國一直公開對中國軍力增強表示擔憂。俄羅斯會不會把武器提供給一個未來把矛頭朝向我們的軍隊呢?當然這只是猜測,但從歷史來看,理論上的假設不止一次成為現實。(俄新社2008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