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化,地方財政部門構建了一系列業務管理系統、辦公管理系統和內、外網網站。但是由于技術、業務、需求、經費和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加上時間和歷史等原因,造成了各系統的開發平臺不同、操作系統不同,特別是數據庫管理系統千差萬別,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如何擺脫目前各部門、各系統的信息無法溝通、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局域、廣域、異構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環境下的信息集成,將分散的信息資源更好地統一、整合、管理,并通過統一的信息門戶呈現出來,已成為提高財政信息化應用水平的關鍵。
1財政信息化的現狀與面臨問題
1.1信息的極速增長
伴隨財政業務的多項改革開展,財政信息化的不斷推進,財政內部大量信息系統的投入應用,特別是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工資統發、財政供養、清產核資等業務系統的應用,使財政內部信息量爆發性增長,這些信息存在大量冗余和數據不一致問題,增加了有效信息獲取的難度,在信息極大豐富的同時產生了信息饑渴現象,而信息的不完全性也使得政府與企業不得不重復搜集大量的信息。
1.2信息孤島問題日益凸顯
在財政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統籌規劃,應用系統之間缺乏標準化數據接口定義,不同的應用系統之間形成了相對孤立的格局。目前,像預算、國庫、基建等多個不同部門均擁有各自獨立的應用系統,不同系統提供的數據來自不同口徑,其數據內容、格式和質量千差萬別,常常遇到數據格式不能轉換或數據轉換格式后丟失信息等棘手問題,嚴重阻礙了數據在各應用系統中的流動與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島。
1.3決策支持的信息需求增強
政府部門決策者面臨著如何從海量信息中獲得用以決策支持的準確有效的信息。對于政府而言,需要從大量的文件信息和數據信息中提煉、分析加工,為決策者提供制定戰略決策的必要信息依據和保障。
2信息整合概念及目標
2.1信息整合的概念
顧名思義,信息整合就是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將業務應用系統的數據進行有機整合集成而實現對業務應用系統的信息數據共享的過程,生成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新的信息集合體,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實現信息價值的增值。
2.2信息整合目標
通過整合財政信息,建設財政綜合信息平臺來實現以下目標:①促進信息溝通、消除信息孤島;②建設財政數據倉庫、統一數據管理;③重復利用歷史數據;④建設分析系統、提高決策能力;⑤建設財政信息門戶、方便信息獲取。
3信息整合體系架構
財政綜合信息系統采用J2EE技術與Oracle10g數據庫技術相結合的技術模式構建,如圖,系統分為數據存儲層、數據同步層、應用展現層和信息門戶四個部分。

3.1數據存儲層
數據存儲層對預算庫、執行庫、其他數據庫及外部數據源的元數據,按照數據倉庫模式設計要求進行歸類,并建成元數據庫,相對應的數據經過數據同步、遷移后加載到數據倉庫中;當用戶需要查詢數據時,先通過信息展現工具了解元數據或者直接瀏覽元數據庫,再發起數據查詢請求得到所需數據。
3.2數據同步層
數據同步層是將業務系統的數據整合到數據存儲層當中。一般業務數據要經過清洗、過濾、歸并、拆分、抽取、轉換等多種方式進入數據倉庫。數據同步層要支持多種轉換方式。同時,還要支持數據能夠以不同頻率進入系統,比如:對于歷史性數據一次同步即可;對正在發生的關鍵業務數據每天同步一次;對于變化頻率不高的業務數據每月同步一次;對于關鍵性的業務數據需要即時同步;對于特殊類型的業務數據需要指定同步的具體時間。因此數據同步層的數理邏輯相對比較復雜,首先要選擇功能較強的ETL工具,另外在數據處理過程中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也比較大,有些特殊業務的數據需要人工清理。
3.3應用展現層
用戶最終通過應用展現層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結果,根據對信息獲取需求的不同分成OLAP(聯機分析處理)、數據挖掘、統計報表、通用查詢等幾部分。
3.4信息門戶
這一應用將政府信息化建設息息相關的各種核心業務應用,及多種結構化和非結構化信息,通過Web方式整合在一起,對內、對外分別實現協同辦公,政府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交互服務能通過多種途徑以唯一的接入點,訪問與之相關應用,獲取有針對性的信息,從而達到信息、數據與應用資源的共享及政府服務的便捷應用。
結束語
財政信息整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管理、技術等諸多方面因素,需要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前瞻性的專業規劃,否則會在消除一部分信息孤島的過程中產生出一個更大的信息孤島。只有各個方面結合起來,相互彌補,不斷完善,才能有效地實現財政信息整合。
參考文獻
[1] 全國財政系統“金財工程”建設座談會會務組.金財工程建設指導手冊[S].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9).
[2] 宋欣. 財政管理信息化模式與實施的研究[D].濟南大學, 2006.
[3] 王澤彩. 財政均富:中國財政體制目標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