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每個人內心的感受。要讓幸福的種子在心中發芽,不可缺少一個浪漫的情懷。先采講幾個故事。
英國女子珍妮·古道爾,1934年生。年幼時,她就喜歡動物,立志長大了要到非洲去看動物。長大了,缺錢。只好先做招待和秘書,26歲時才有機會去肯尼亞。此后,為研究黑猩猩的群體生態,先后在叢林中待了22年,整個研究工作則持續了45年。
解放初期,年方20的男孩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寡婦徐朝清,為了這個驚世駭俗的愛情,他們在一個清冷的月夜逃進了無人涉足的深山老林。半個世紀以后,他們的世外桃源才被一支探險隊發現,50年間,他們生了四個孩子,并將后代養育成人。他們在山頂上蓋了房子,養了野蜜蜂,修了一條六千多個臺階的下山的路。報道者把他們的愛情稱之為“天梯上的愛情”。
文懷沙,一位研究楚辭的學者,一位世紀老人。有一次,他進了醫院,準備開刀。手術前,兩位女醫生正打算為他注射麻藥,他卻提出:“我就這么一個要求,我覺得我受得了。古人都可以刮骨療毒,我看著你們,你們的美麗就是麻藥。”做完手術,醫生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你這樣的病人。”他回答:“我也從來沒有見過你們這么美麗的醫生。”
四川女子李蘭,大學畢業,在郵局上班。她沉溺于麻將,難以自拔。眼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她決定痛改惡習,做個合格的母親。于是,她辭職進京,給人家當保姆。她要用業余時間寫一部小說來昭告世人。兩年中,她四易其稿,終于將小說《以賭為生》發表在文學刊物《當代》上。發表之日,她請東家全家吃飯,大家一起慶祝。
什么是浪漫情懷?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最好還是馬丁·路德·金的那一句——“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夢啊,它并不虛無,真的值得向往,因為它恰是引領我們前行的目標,勇敢地尋夢,熱烈地追夢吧。沒有夢,幸福的種子難得在心中發芽,甚至,我們可能一無所有。
(蒼 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