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到1976年的20年間,我就職于貴州烏江上游的鴨池河畔的鴨池小學。1967年開學初,“造反派”召集全公社公辦民辦學校師生數百人,批斗我和李祖蔭校長。河谷地區的三伏天驕陽似火,連一絲風也冒熱氣。幾個小時下來,參加批斗會的師生們特別是彎腰接受批斗的李校長和我,早已是汗流浹背。
緊鄰公社約十里地的馬安水庫,是會后師生們解暑首選所在。我倆在各校師生之后也到了水庫壩邊,上百師生有的在水庫里游泳,有的在岸邊嬉水,我正欲下水解暑,學生張洪全驚呼:“你們看,那娃兒……”我抬眼望去,一個男孩正在離岸邊約3米的水里掙扎。我立刻縱身扎入水中,將其托出水面游上岸。小孩10歲左右,驚魂未定,一個學生問:“娃兒,你來干啥?”“黃滿英老師帶我們來批斗當權派。”孩子哭喪著臉。
這個落水學生是大水井民辦小學的學生趙樹興,教師黃滿英不顧所謂階級立場向我致謝,我呆呆地坐在地上,眼淚奪眶而出,一則是感嘆公道自在人心;一則是想起去年9月10日,我那10歲的孩子趙瑾落水遇難慘事,當時我在教民辦學校的老師唱革命歌曲,聽聞孩子落水趕到出事地點,為時已晚。
如今,53歲的趙樹興仍住在大水井,已是5口之家,每個孩子都學業有成,住房寬敞整潔,家電俱全,生活美滿幸福,令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