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在巧施火牛陣之前,在對敵的心理戰(zhàn)上已作了層層輔排,從而使前后記敘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我們順著文章的次序讀下去,會有一連串的問題浮上心頭:為什么田單不早不遲,要在并昭王卒、燕惠王立的時候,放出空氣,說是處在即墨前線的燕將樂毅正在緩圖南面而王齊的大事,因而即墨之危倒在于燕國另派他將攻打?為什么在騎劫接替樂毅,準備一展身手的時候,田單卻號召即墨人吃飯前在庭院中祭祀祖先,以便讓飛鳥下來共享?為什么在激戰(zhàn)前夕,田單又向?qū)Ψ筋l傳信息,吐露自己最為俱怕的一是把俘虜去的齊兵割掉鼻頭后排在燕軍前列攻打即墨,二是把齊人祖先之基掘開焚尸?為什么命令士兵埋伏,卻要老頭、瘦弱者和女子登上城墻,仿佛饑殘不可支?為什么收得大量民金,托富豪饋贈燕將以求投降后的茍延殘喘?
但是,從后來火牛陣大勝來看,這些問題使迎刃而解。
田單首先利用惠王與樂毅的矛盾并設(shè)法強化之,通過惠王的手把善于用兵的樂毅趕走,消除心頭大患;其次利用騎劫的頭腦簡單和燕軍的迷信,一方面為齊軍造成“神師”的假象,為火牛陣神兵天降伏筆,一方面佯露齊方“寒心”所在,調(diào)動騎劫來聽從自己的安排,以激怒齊軍出擊;第三,通過處處向?qū)Ψ绞救醯募傧螅楸詫Ψ剑员阋慌e而勝。
其實,在誘導(dǎo)對方聽從自己的指揮的同時,田單也日夜為火牛陣作了精心的安排。一是策劃火牛開道,神兵夜襲;先集中千馀頭牛,飾以紅綢外套,畫以五彩龍紋,牛角縛以銳利小刀,牛尾系以浸沒蘆葦;再在城墻根鑿開幾十個洞;又組織五千精壯戰(zhàn)士街枚禁聲,隨牛之后。二是動員全民參與,分工合作;城中青壯午到時要擂鼓吶喊,接著出城沖殺;老人弱者也要敲打銅器發(fā)聲助威。三是指揮具體戰(zhàn)斗,層次分明;只要牛尾點火豎起火把沖向燕軍陣地,第二、第三梯隊便接踵而至;牛角所觸,非死即傷,齊軍所至,更把敵人砍得像斬瓜切菜一般;加上各種聲音震天動地,燕軍才知神兵天降名不虛傳,奪路逃跑潰不成軍,騎劫當(dāng)場:斃命;齊軍追亡逐北,徹底扭轉(zhuǎn)整個戰(zhàn)局。此后陸續(xù)收復(fù)七十馀城,為光復(fù)齊國奠定了基礎(chǔ)。據(jù)《戰(zhàn)國策》記載:當(dāng)時田單“有死之心,而士卒無生之氣”,一聲令下,“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zhàn)”,終于取得大勝,成為兵法上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著名戰(zhàn)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