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絡欺詐嚴重影響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予以有效防范。政府應完善監管體系,商家要在信息化建設、網站建設、保護交易文件上做文章,消費者則應掌握網上交易知識、了解商家信譽、優選交易平臺。
[關鍵詞] 電子商務 網絡欺詐 B2C C2C
一、問題的提出
網絡欺詐正嚴重影響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打擊網絡欺詐是發展電子商務的必然選擇。商務活動從交易過程來看,是買賣雙方的博弈;就市場競爭而言,是賣方與賣方的博弈;而就市場管理而論,則是交易者與管理者的博弈。因而,抑制電子商務中的網絡欺詐,必須從國家、商家、消費者三個角度入手,在弘揚誠信美德的前提下,防范、檢舉、制裁欺詐者,建立電子商務的信用機制。本文僅從防范網絡欺詐視角進行闡述。
二、基于國家角度
為了保障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國家的任務是加強監管,建設有利的社會環境。2005年我國實施了《電子簽名法》,為打擊網絡欺詐邁出了重要一步。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健全國家級的監管組織體系。首先要便于申訴和舉報,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降低網絡欺詐的社會危害。如美國有IFCC和IFW,而我國是由國家計算機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各地工商局和消費者協會兼管網絡欺詐的舉報工作,缺乏專業針對性,不利于專項治理;其次要有直接的責任主體。國家目前依托中國電子商務誠信聯盟等開展電子商務網絡欺詐監管工作,而這些組織本屬于業界自律組織,開展工作既缺乏自我懲治的主動性,又缺乏大眾認可的權威性。
另外,網絡交易需要建立驗證交易各方的身份、對網上信息給予證實的機構——認證中心(CA)。此外還應加強網上信用中介機構建設,并強化其管理。例如健全網上信用印章服務機制等。網上印章是在網絡環境下,面向B2C交易建立的對網上商家進行評價、通過發放徽章等形式傳播有效信息的服務。目前已應用于許多國家。國外網上印章一般有時限,收費標準明確,多數可由消費者參與,可向印章簽發機構投訴或索賠。我國目前僅有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電子商務誠信評價中心提供“電子商務誠信單位”徽章服務。在相應方面卻不明確。發放徽章要嚴格評估與審批程序,對于在網站上使用了相應徽章的要注意真偽辨識和后期監督。實現打擊欺詐、強化信用的良性循環。
三、基于商家角度
商家防范網絡欺詐的內涵主要是防止資金損失,防止他人盜用自己身份、盜取或篡改商業文件。為此,必須著手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信息化建設。實施欺詐者往往有較高的IT素養,欺詐者有時候來自企業內部,提高企業自身網絡和計算機系統的技術含量和管理者的技術素養是安全電子商務的必然選擇。防范欺詐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但從長遠看對企業提高電子商務經營效益是物有所值的。為此,必須重視自身的信息機構建設,將抑制網絡欺詐作為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由CIO對自身所有電子商務業務實施信息監管。
2.網站建設。目前,網絡目錄仍是許多商家電子商務的重要盈利模式。如果非法者打著企業網站的旗號實施欺詐,不僅使消費者蒙受損失,商家也難逃法律追究。所以保護自己的網站的地位不受侵犯是商家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商家應及時向CNNIC注冊與企業名稱或商標密切相關的域名。警惕他人仿冒或盜用自己的域名、網站Logo、企業標識、商標,在網站上散發虛假產品目錄,或通過篡改目標URL等方式篡改網站信息。
3.交易文件的保護。交易文件是交易的記錄和憑證,也往往是欺詐者實施欺詐的載體。為保障交易安全,商家必須對包含重要財務、產品、技術信息的數據庫文件采取有效的技術保護措施。要充分認識電子簽名在電子商務中的意義,在B2B交易中對交易文件全面使用數據加密技術和數字認證技術,特別是數字簽名、數字時間戳技術,以保證其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和不可抵賴性,防止被黑客或交易對手截獲和篡改。必要時向國內外相關機構尋求更多的技術支持。例如數字時間戳需要求助于國家授時中心(NTSC),因為它是國內唯一提供相應服務的專門機構;而國內PKI產品和服務機構尚不成熟,主要借助Entrust和VerySign等國外公司。
4.資金支付。非法者實施欺詐的目的主要是獲取資金,而盜取帳號和密碼是其最常選擇的途徑。因而在資金支付環節必須有效防止非法者通過網絡監聽等方式獲得口令信息。通過第三方代理的信用卡支付由于采用虛擬帳號而且信息不在開放網絡傳輸,可保證支付安全。但一般只適于部門經理的小額支付。在B2B交易中資金數額較大,使用電子現金支付系統或電子支票,不僅可以保證支付的安全性和匿名性,還可以降低成本,應作為第一選擇。
四、基于消費者角度
消費者防范網絡欺詐的任務是保護個人隱私,減少資金損失。只要消費者具備了足夠的網絡素養和網上交易知識,特別是電子商務營銷和盈利模式知識,對于網絡欺詐就有了一定的識別能力。消費者首先要充分了解電子商務交易細節,明確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更要了解商家信譽、優選交易平臺。在B2C交易中,商家的信譽是消費者免遭欺詐的根本保證,因此獲取商家的信用信息是必要的。為此消費者應經常瀏覽中國電子商務誠信評價中心網站(http://www.ectruseprc.org.cn)。還應通過中介機構查閱賣方是否具備CA認證和信用圖章。同時應注意,不同種類的網上信用印章核心價值不同。有的僅限于保護隱私或說明消費者滿意,承兌性印章才是兌現承諾的保障。要警惕商家夸大信用印章的適用范疇。在C2C交易中,因多數交易者不具備CA數字證書和信用印章,選擇安全交易平臺至關重要。為防止欺詐,不熟悉賣主背景時最好不與其進行交易,消費者直接向賣方匯款是不明智的,應選擇具有第三方支付服務和履約保障服務的平臺。而YY、聰明點等網站對同一商品提供多個商家及其交易評價指數,為消費者選擇賣主提供了便利;易趣拍賣網提供Paypal網支付服務和安付通履約保障服務,必要時可為買家提供交易安全基金,并共同追討欺詐者的責任或向賣方支付全額退款;在B2C交易中,當當網推出“送貨上門”、“貨到付款”、“上門退換貨”服務。易趣網還對欺詐和不履約行為開辟了投訴空間。這些都為消費者防范欺詐鋪平了道路。
參考文獻:
[1]周鑫王應鎖:《電子商務》,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肖明:《信息資源管理》,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