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全球化、信息化以及一體化為特征的新一輪經濟變革正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本土企業推向變革競爭的戰場。在這場令人眼花繚亂的快速變革中,企業利潤在日漸攤薄,經營成本在逐日提高,本土企業開始面臨變革與否的全方位挑戰。
[關鍵詞] 環境 變革 組織結構
一、經濟一體化大勢迫使本土企業面對變革壓力
巨大的不確定性在今日之中國市場正在快速形成,企業規模也在隨之越做越大。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快速變革中,企業利潤在日漸攤薄,經營成本在逐日提高,變革的壓力開始降臨在發展日漸提速的本土企業身上。按照學者阿迪茲(Adizes,2004)的觀點“這個世界在物質、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在變化...而且變革會產生問題,問題則要求有解決辦法,解決辦法會創造出更多的變革。”
自2003年以來,本土一些快速成長起來的實力企業紛紛提速于國際市場,無論是“海爾”、“聯想”還是“TCL”,都是這方面可圈可點的佼佼者,這些企業正在快速實現著國際化夢想。而與此同時,外資企業開始在加快對中國市場的進入速度,其國際化力度不僅在逐日增強,其在華業務更是在逐漸呈現出全方位、無邊界限制的趨勢。對本土企業而言,不進入歐美市場將是國際化進程中的遺憾之筆;對歐美企業來說,不進入中國市場則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在中外實力企業基于國際化不同理解而隨之展開的異國市場“對進”中,本土企業開始面臨全方位壓力。這種挑戰體現在:產品理念轉換壓力,產品生命曲線縮短壓力,單一品牌向復合品牌轉變壓力,企業運營效率壓力、國際化人才缺失壓力以及以變制變的市場應對壓力。這些壓力正在逐漸匯聚成本土市場環境變化的主旋律,這給處于快速成長的本土企業帶來必須改革的使命。這種以全球化、信息化以濟一體化為特征的新一輪經濟變革正匯聚成一股更為強大的力量將本土企業推向變革競爭的戰場。
二、本土企業的變革壓力可從對組織結構的改變來尋求突破
對旨在實現國際化發展的本土企業而言,在所面臨的諸多變革壓力中,以企業組織結構運營效率低下為最重。這種壓力體現在:組織結構需要從垂直領導的單一式結構向扁平化、多鏈條式結構轉變。也就是說,本土企業不僅要形成跨越組織邊界合作的邊界模糊的復合式結構,還要向企業間日益廣泛的戰略聯盟以及由信息技術所凝結而成的多家組織形態轉變。
雖然長期以來本土企業所采用的垂直型組織結構可達成層級分明的效果,也能對責權有更為明確的界定,其上傳下達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使企業高層所做出的決策被果斷執行。也正是基于此,很多不錯的本土企業都采用了這種結構。但由于這種結構將工作劃分為狹窄的模塊,無形中拉大了管理層與基礎之間的距離,不僅無法確保企業運營效率,也無法及時應對快速變化的競爭環境。從另一方面看,由于廣大員工無法在這樣的結構中獲得激勵,企業效率被極大地削弱。對旨在達成國際化發展效果的本土企業來說,這種結構最終會使決策之權集中在少數管理者手中,而接近問題的“專業人士”又無權快速做出決策,這是該結構在執行時所要面臨的尷尬。在本土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進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企業不同層面的專業人士能擁有因地制宜的決策權利。由于企業高層距異國市場的距離無論是在時間層面上還是在空間層面都很遙遠,決策層的戰略性決策很可能會因這種情況的現實存在而脫離實際,并最終導致企業戰略對變化的環境缺少可行性。從效率視角看,垂直型結構也會使企業信息無法在廣大員工與基層管理者層面實現分享,不僅會妨礙有效信息的流動,也阻隔了員工之間的合作。由于必要的橫向協調在這種結構中無法形成,團隊合作感的缺失已成為制約企業效率提升的瓶頸;這種以職能部門為基礎的垂直型結構在運營效率方面終究無法同以工作流程為基礎的扁平式新式結構相媲美,這在業界已是一個共識。
在探究垂直型結構在本土企業所走過的歷程中不難發現,這一結構也曾伴隨著很多企業經歷了市場經濟、政府計劃以及官僚主義的漫長道路。本土企業對垂直型結構的青睞有佳實則是長期的使用習慣所使然。由于這種結構無法使廣大員工擺脫本職部門的局部利益,這使得組織結構之靈魂之“協調性”無法在這一結構中發揮出應有的效果,這最終使跨職能溝通與合作成為泡影。也正是基于此,這種結構在風起云涌的一體化經濟范疇中已日顯滯后。
三、結論
雖然傳統的“垂直型”組織結構在過去的歲月里曾為本土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非凡的貢獻,但這不應成為企業固守于今日之競爭環境的理由。因為今日之競爭環境正在發生著變化,“企業決策層應當擁有高度自治權的傳統理念”正在經受著日益提速的變化的競爭環境的洗禮。
本土企業若想從容應對全球化競爭的全面挑戰,須將權力下放給中間層管理者與重要的基層團隊以完成最為直接的工作任務。推倒企業內部森嚴的等級(職能)壁壘,組成跨職能決策團隊已成為今日本土企業變革的主流之一,這將為企業形成更為靈活的戰斗性創造條件。需要強調的是,企業決策層能否從狹隘的官僚式組織結構的思考范疇中走出來在這場舉足輕重的企業變革大潮中尤顯必要。也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考慮,企業決策層要避免“一切都要自己管”、“過于集權”、“自己不過問一下就不放心”以及“大而全”這樣的傳統思維定式,這應當企業能否最終打破部門障礙并形成大團隊作戰理念的關鍵,這也將成為本土企業應對變革壓力所要走出的具有戰略性的一步。
參考文獻:
[1]Ichak Adizes.Mastering Change,趙斌陳更生譯:華夏出版社,2004
[2]Kotter J P.羅立彬譯:變革,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加里·哈默爾.曲昭光賴溟溟譯:領導企業變革.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4]涂超:管理變革:將管理創新進行到底.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